梦菲
朱德以信念坚定、忠诚坚毅、无私无畏等著称于世,被毛泽东誉为“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他一生为党和人民建立奇勋,身居高位,却从不居功自傲,十分重视家风建设,努力树立和营造良好的家风。在教育子女中特别强调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目标,坚决不能搞特权。他常说:“躺在老一辈的功劳薄上,就会变成资产阶级的少爷。”他的优良家教观集中体现在:不搞特殊、一心为公、清正廉洁、勤俭朴素及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上。朱德家风的精髓实质,还是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1月29日在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讲话中聚焦总结得好:朱德同志当年写诗赞扬我们党领导的解放区“只见公仆不见官”,他自己就是人民公仆的典范。……新中国成立后,朱德同志把人民安危冷暖放在心中,生活上克勤克俭、清正廉洁,保持朴素本色。他强调:“我们一切力量都出于群众身上,一切办法也都由群众创造出来。”
坚决杜绝搞特殊化
功勋卓著的朱德一生都不骄不躁、谦虚低调,时刻严以律己、不占公家便宜。他认为,共产党的领导人不是耍威风、摆架子的“老爷”,而是人民的公仆,他们的子女不是“公子小姐”,而是普通群众的一员;领导人手中的权力不是用来谋取个人私利的,而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他教育后辈要做普通群众,帮助子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他告诫子女:躺在老一辈的功劳簿上,就会变成资产阶级的少爷。他杜绝子女利用父亲的职位便利享受任何特权,特地为家人规定了“三不准”:不准搭乘他使用的小汽车;不准亲友相求;不准讲究吃、穿、住、玩。
朱德的儿子朱琦1937年到达延安,不久就被送到部队基层去锻炼。1943年,他在战争中右脚负伤而致残疾,伤好后被分配到抗日军政大学工作。当时学校的条件十分艰苦,一边学习还要一边生产。朱德并未偏爱或心疼地把这个儿子留在自己的身边,更不因为朱琦受了伤就照顾他到机关工作,而是教育儿子要服从党的需要,鼓励他到群众中去锻炼和学习。
朱德在生活中既不向家属子女讲党内和工作上的事情,也从不夸耀自己的过去。子孙们后来深情回忆说:“他老人家的保密观念极强,有些密级很高的事情他连与他一起战斗一生的奶奶都不讲。很多事情我们也是从解密的资料中了解到的。”
朱德规定,儿女们上班、孙子们上学,一律不得用自己的车子接送。他认为,小汽车是党和国家分配的工作用车,不是私有财产,除本人工作使用外,家人都不能使用,否则会使他们滋生享乐和特权思想。从用车之事中朱德掂出很重的分量,他的生活原则和做人准则从不含糊,容不得半点私情。
抗战时期,有一天,毛泽东、朱德同中央其他9位首长一道去看戏。朱德的儿女朱琦和朱敏也跟着去了。当时,党中央只有一辆汽车。戏散场后,朱琦走得快,先上了汽车。这时朱德走过来对他说:“你下来,步行回去!”待回到杨家岭时,朱德诧异地发现朱琦已经先自己一步在门口站着了。便问:“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朱琦回答:“我是站在驾驶室外的踏板上回来的。”朱德生气地说:“你占了警卫战士的位置,那人家就只好步行回来了,是吧?你呀,你……”气得在大路旁边的草丛里来回踱步。在稍稍平静下来后,又耐心地教育说:“你想想,警卫战士的职责,就是要保卫首长的安全嘛。你站了人家的位置,战士不能随时行动,万一路上有情况怎么办?你妨碍了战士们执行公务,知道吗?”朱琦错而羞愧地低下了头说:“是我错了,爸爸!”
建国前是这样,建国后,朱德对亲人在这方面的要求更严格了。1949年11月,党中央决定成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由朱德出任第一任中纪委书记。期间,朱德坚持党性,用严格的纪律来处理事情、教育党员。在担任中纪委书记的那些年里,朱德的清廉自律、对腐败的“零容忍”一直被传为佳话。除了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对于自己和家人,朱德同样也是严格要求——从革命战争年代到建国后的和平时期,朱德始终坚持不搞特殊化。朱敏忆及相关往事时谈到:“正因为当初爹爹没让我享受特殊的生活,让我和普通人一样生活和工作,才使我今天能拥有普通人幸福的生活和普通人那金子般的平常心。”
朱德认为他子女的孩子都是亲孙儿,无内外之别,一律让叫他“爷爷”。朱敏共生5子1女:刘建、刘康、刘进、刘敏、刘武、刘丽。刘武动情地回忆说:“从北京师范大学到万寿路,爷爷要求我们必须走着去,或者乘公交车去,不准用公车接。老人家最经典的话就是‘你们在人民之中是最安全的。”
老家有个侄孙不太安心在农村工作,曾几次写信给朱德请求把他调到北京工作,朱德都拒绝了。后来这个侄孙作为适龄青年参了军。一次从东北回老家探亲途经北京时看望朱德。朱德对他说:“你参军了,咱们是革命同志关系,尔后才是其他关系,你要模范遵守部队纪律,好好学习,严格训练,努力进步。”几年后,这个侄孙临近复员时到北京请求朱德帮他在城里找个工作,朱德说:“使不得,回原籍安置是政府的政策,我要带头执行,不能有半点特殊。你在部队入了党,共产党员更应该服从组织纪律。仪陇县天地广阔,需要你,你要愉快地回老家去,由地方组织安排,無论干啥都要干好。”这位侄孙听从朱德的教诲,愉快地回到了家乡,当地政府安排他当了公社的放映员。
1974年8月,88岁高龄的朱德委员长到秦皇岛贝壳雕刻厂视察。他走遍每个车间亲切地和工人们交谈,全厂上下十分感动。于是大家商议,一定要选一件最有意义的贝雕制品送给朱委员长以表敬意,选来选去选中一幅美丽的贝雕画《山峡夜航》:青山对峙,湍流直泻,船灯闪烁,破浪而行。象征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全国人民历尽千难万险去夺取全国胜利的伟大气概。选好后怕朱德当面拒绝,就悄悄放到朱德警卫员乘坐的车座下带走了。回到住处警卫员发现后便将它交给了朱德。朱德看了看,沉着脸说了声:“送回去,老规矩!”翌日康克清唯恐警卫人员“完不成任务”,专程亲自送回厂里。工人们诚恳地说:“这幅贝雕是我们大家亲手创作的,是向委员长做汇报的,还是请您劝委员长收下吧。”康克清诚挚地笑着告诉大家:“朱老总一再说了,这是人民的财产,应该拿去换外汇,支援国家建设。大家的心意,朱老总已经收下了,谢谢大家。可这幅贝雕坚决不能收。我看还是按朱老总的意见办吧。”工人们感动得一时说不出话来。
朱德多次出访,也多次会见外宾和国际友人。但他把外宾送给他的礼物,一概看成是送给中国人民的,全部上交给有关部门。
美国著名女作家史沫特莱在抗日战争时期曾多次采访过朱德并与他结成好朋友,她花费大量心血和时间最终著成了《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一书,向全世界人民热情真实地介绍中国共产党及其极具代表性的人物朱德的风雨历程。为了表示对朱德的敬意,1950年,她逝世之前,特意在遗嘱中写明将此书的稿酬交给朱德。1958年2月,我国驻民主德国大使馆曾就此事向有关方面请示:“朱德副主席在我馆存稿费(系史沫特莱遗留)95008.30马克,已有二年之久,此款如何处理。”朱德批示道:“买自然冶金科学新书、化学新书寄回。”朱德一心想着的是新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大业,毫不犹豫利用这笔稿费为正在建设中的国家购进了大批新书,自己却分文未取。
朱德经常对子孙说:“你们是革命的后代,要热爱老一辈的事业,不应关注老一辈的财产,你们是革命事业的接班人而不应该是我财产的继承人。我没有财产,我这里的一切包括我的整个生命都是属于党和人民的,没有党便没有我的一切便没有你们。” 他指出,革命家庭必须摆脱资产阶级特权,革命家庭的子女必须要和工农子弟一样,靠自己去生活,去工作,去创造自己的未来。
为此,临终前,朱德还一再嘱咐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有两万元的存款,这笔钱,不要分给孩子们,不要动用,告诉康克清同志,把它交给组织,作为我的党费。”对此女儿朱敏说:“这来之不易的积蓄是爹爹用近似‘虐待自己的方式才换取而来的。”这里的“虐待”,是指朱德大公无私、省吃俭用到了非常苛刻自己的地步。
可见,朱德真正做到了“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孙谋”!
教育子女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
朱德自己是一位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的楷模。他身先士卒,率先垂范,身体力行,自己首先做到了始终如一。他一生学习、一生向前的奋斗精神感人至深,值得敬仰。
朱德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几个历史时期,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他经常用“革命到老,学习到老,改造到老”鞭策自己,用中国的一句古话“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学不了”勉励周围的同志。他强调“不学习就会落后,就不能跟社会一道前进”。延安时期,为了鼓励干部学习,党中央曾规定以马克思的生日5月5日为“干部学习节”,他被评为第一届学习节的“模范学生”。20世纪60年代中期,朱德已经80岁高龄,还坚持研读党中央规定学习的32本马列著作。他既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更重视在实践中向群众学习。他说,“马列主义最重要的一条精髓就是联系群众,向群众学习”,“学习马列主义,第一便要求能正确地认识客观现实、认识世界”,“第二个要求,便是理论与实践的一致,把理论运用在实践中来改造实际,从改造实际中更加丰富了发展了理论的内容”。
朱德不仅是这样终生严格要求并努力践行的,而且还总是教育自己的孩子,也要认真学习马列和毛泽东著作。
早在1951年,朱德的女儿还在苏联上学,每次回国度假,朱德总要问她是否学习了毛泽东的著作。由于女儿中文程度差,阅读有些困难。他就抽出时间,让女儿坐在自己身边,扳着女儿的手,一字一句地给她读毛泽东的著作,一边读,一边讲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难懂的词句。
后来,朱德的子女陆续参加了工作,开始了独立生活。这时,朱德适时指导孩子们说:“你们都独立了,生活也很不错,今后在生活上不需要帮助你们了,但是马列著作,我还是要给你们买,帮助你们学习的。”每当假日,孩子们来看望他,他必让孩子们汇报学习情况。
朱德不仅关心孩子们的学习,而且教育他们身体力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不止一次告诫:“不管干什么,都要安心自己的工作,干哪一行,就得把哪一行干好。”
1953年,朱敏头次生孩两个月的产假刚满,朱德就催她去上班:“你安心去上班,孩子放在我这里,我替你安排好,不要惦记。”并一再嘱咐: “你上班后要住在学校宿舍里,不要老回家,要好好工作,和群众打成一片。”在他教育下,女儿安心工作,每逢节假日才回家看望父母和自己的孩子。
这样,朱敏的长子刘建在朱德身边生活的时间最长。刘建回忆说:我从小是在爷爷身边长大的。母亲从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毕业回国后,被分配到北京师范大学俄语系任教。“为了让母亲专心工作,爷爷决定把我留在身边抚养,他说‘孩子就放在我这里,你安心地去工作好了!又让母亲搬出中南海的家,到北师大的集体宿舍住,父母亲有好几年住在各自单位的宿舍里,这样,我便开始了与母亲分离的日子。”朱敏搬出是因工作单位与家相距较远。“爷爷嘱咐她要做一名称职的人民教师。经常回家,就不能全身心好好工作,搬出来是让母亲专心工作,并且要求妈妈周日才能回家看孩子,平时不准回去。这是一条‘硬规定。”刘建还说,“在战争年代,形势险恶,戎马倥偬,爷爷和亲生女儿饱经长期分离之苦,在那时,爷爷把对女儿的私爱化作对祖国人民的挚爱。因此,爷爷把我和弟弟留在身边,我想大概是想弥补对母亲关心抚养不够的情感。”至今,刘建还一直称呼朱德“爷爷”。过去曾有人让小刘建叫朱德“姥爷”,朱德说,“我不是‘老爷,地主老财才叫‘老爷”。
朱德一向以庄重坚决的口气谆谆教育子孙们:“一切听从党指挥!”建国以后,朱德儿媳赵力平的工作多次变动,由于受到朱德的不断鼓励和教诲,她都能愉快地服从组织安排。1955年,组织上决定把赵力平从银行系统调到市委财贸部工作。赵力平刚开始也害怕干不好工作,但最后还是服从了组织的决定。节日期间她回北京见父亲时,顺便提到了调动的事,朱德听后非常满意,并热情地鼓励儿媳说:“战争年代不论是干部还是战士,只要一个命令拔腿就走。现在是和平环境,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今后调動工作也是经常会有的,共产党员做什么工作都要由党来决定。到一个新的单位就要从头学起嘛,时间长了就会做好了。”
直到临终前,朱德还告诫子孙们: “人活着是为什么?活着就是要工作,要革命!”
要接班而不要接“官”
朱德长期以来在如何教育子女、如何培养接班人的问题上逐渐形成鲜明的家教观:要接班,而不是要接“官”。接班,是接革命的班,接为人民服务的班。如若忘掉了人民,心里想的是当官,就会脱离群众,早晚有一天要被人民打倒。要接好班就必须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实实在在地干工作。
朱德审时度势地看到,新中国成立之初急需各方面的建设人才,为此他鼓励儿孙们要努力掌握一门专业技术,成为有用的专门人才。孙子辈后来都深有体会地说:“爷爷常说:‘我不要孝子贤孙,要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你们要接班不要接官。”直到临终前他还谆谆嘱咐女儿一家“要做无产阶级”。
1969年,刘建初中毕业后想与同学们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务农。当去征求爷爷的意见时,朱德高兴得笑了。他以身作则积极响应当时毛泽东提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非常支持孙子到农村插队的选择,教导说:“中国是个农业大国,7亿人口中,6亿是农民,不了解农村,不了解农民,就不懂得革命。”临行前有的同学有点纳闷地问刘建:“你爷爷是三军总司令,为什么不去当兵,哪个部队能不要你?”
结果,年仅16岁的刘建被分配到黑龙江双鸭山农场去养猪,因力气不够、挑不动泔水,常一不小心就重心失衡把猪食洒一身,搞得很尴尬狼狈;加之喂猪条件较艰苦,特别是冬天很冷,早晨很早就要起来喂猪食及扫猪舍。艰苦的生活条件和远离北京及亲人,使刘建思想上产生了动摇,便给家里写回一封信,委屈地诉了几句苦,要求调回北京。
朱德知道后,并未因孙子“受苦”而心疼,反而马上回信严肃教育:遇到一点小小的挫折,就想打退堂鼓,正说明你非常需要艰苦生活的磨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起对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干什么都是为人民服务,养猪也是为人民服务,怕脏、怕苦不愿养猪,说明没有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人民服务就要不怕吃苦。想调回来是逃兵思想。养猪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要很好地在农村锻炼。并指出,下乡插队的,要虚心接收农民的再教育,做一个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进工厂的,要在厂里吃住,多和工人接触,接受工人阶级的再教育。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是毛主席教导的,是关系到和考验青年人能否接好班的大问题,应该很好地在农村锻炼,虚心向群众学习,才能有丰富的知识,宽阔的胸怀,坚强的革命意志,才能真正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在朱德教育下,刘建克服了怕脏怕苦怕累的思想,努力工作,积极劳动,经常走访普通农民家庭,培养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在政治上和工作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第二个外孙分配到工厂工作后,朱德十分欣慰地说:“当工人好啊,就是要当工人农民。不要想当‘官,要当个好工人。”
刘武入伍时爷爷已去世。可喜可贵的是,他真是人如其名一样,实现了爷爷对他寄予的厚望及他自己的理想。他从普通士兵做起,常深入到边境、海防、深山、哨卡,长期在艰苦的环境中工作。有时道路不通,他同战友们就靠人拉肩扛把设备送到工作站,有时连续几个月在潮湿阴冷的坑道里工作,连喝水都很困难……他在基层部队一干就是33年,所在单位被总参谋部赞誉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模范集体。2006年11月16日,中央军委和解放军四总部在京举行授奖大会,刘武被授予“全军优秀基层指挥官”光荣称号。他说:“2006年12月1日是爷爷的120周年诞辰,这枚军功章让爷爷看到对我的谆谆教诲没白费。”2009年9月他又光荣当选为总参谋部英雄模范代表大会代表。
深入基层、贴近群众
中国共产党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证明:党的领导干部如果不接触实际,就容易犯主观主义错误;多接触人民,才能了解他们的疾苦,才能对他们有真挚的感情。
朱德正是党内军内这样认真实践的楷模。他一辈子都表现出心系人民、艰苦朴素的公仆情怀。他当年写诗赞扬我们党领导的解放区“只见公仆不见官”,他自己就是人民公仆的典范。全国抗战爆发后,他在给亲人的家书中说:“我虽老已52岁,身体尚健,为国为民族求生存,决心抛弃一切,一心杀敌。”“那些望升官发财之人决不宜来我处,如欲爱国牺牲一切能吃劳苦之人无妨多来。”远在四川老家的母亲80多岁,生活非常困苦,他不得不向自己的老同学写信求援,他在信中说:“我数十年无一钱,即将来亦如是。我以好友关系,向你募两百元中币。”战功赫赫的八路军总司令清贫如此、清廉如此,让人肃然起敬!新中国成立后,朱德把人民安危冷暖放在心中,生活上克勤克俭、清正廉洁,保持朴素本色。他强调:“我们一切力量都出于群众身上,一切办法也都由群众创造出来。”
在党中央作出中央委员一年应有1/3时间在基层的规定后,朱德尽管已是七八十岁高龄,仍带头执行这一规定,每年抽出许多时间到全国各地调查研究,视察工作。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会带着孩子们去外地视察,深入基层接接地气,看看工厂、农村,看看工人怎样做工,农民怎样种地。出行期间,要求他们每天写日记,把所学所看都记录下来,回来后还要组织学习讨论,汇报考察心得。
朱德主张年轻人不应总待在大机关里,“一个人浮在上面时间久了只会做官做老爷”,不了解下面的情况,对工作没有好处,应该放到基层去锻炼。
儿子朱琦抗战时期右腿负伤致残,朱德并不因此就把朱琦留在身边,安排到一个舒适的工作岗位。相反,他教育朱琦要服从党组织的需要,勉励他到基层与广大群众一起工作和生活,从头学起,踏踏实实地干下去,掌握一门技术,学会管理工作的经验。
在朱德的勉励下,原先在部队领导岗位上的朱琦,转业到铁路机务段当练习生,学做火车司机。1965年,朱德致信朱琦,勉励他要经常下去“蹲点”,“向群众看齐,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入到群眾中去,就真正会了解社会主义如何建设,如何完成,就会想出很多办法,同群众一起创造出许多新的办法,推向前进”。
朱德在走二万五千里长征时,与西藏的格达活佛结识。格达活佛1902年出生在甘孜白利乡一个贫苦农民家。1936年3月初,朱德率领红军到达甘孜时,曾亲自去白利寺看望格达活佛,两人一见如故。7月初,红军北上去甘肃,临走时,朱德与格达话别,在红缎上为他写下:“红军朋友 藏人领袖”的题词。14年后,格达活佛终于盼到新中国的成立,中央欢迎西藏派代表商谈和平解放西藏。正当格达活佛为此奔走于拉萨与昌都之时,不幸遭敌人暗害身亡。60年后,格达活佛转世活佛六世格达·扎西绒布活佛与朱德外孙刘敏再续前缘。刘敏说:“我是怀着感恩的心去的。在甘孜,爷爷和五世格达活佛曾9次促膝交谈,结下深挚情谊。爷爷北上临别之时,还特地赠送格达活佛一顶象征解放和希望的红军帽。我们要世代延续这份情谊。”刘敏送给六世格达·扎西绒布活佛的礼物与爷爷朱德一样:父亲刘铮的书法作品“红军朋友 藏人领袖”,以及一顶特别订制的红军帽。
艰苦奋斗、勤俭持家
新中国成立后,青年一代中出现了受资产阶级思想影响的腐化堕落现象,他们不知道过去的艰苦,也就体会不出今天的幸福是多么来之不易,甚至冒出不良认识苗头说:“你们是生活在旧时代,应该受苦;我们生活在新社会,应该享福。”针对这种观点,朱德指出:“这是一种最危险的现象”,“对于一些尚未成年的少年儿童,应该加强勤俭教育,特别是对于一些家庭生活比较富裕的少年儿童,这方面的教育更为迫切需要”。
1963年12月26日,朱德给朱敏题词:“……勤俭建国,勤俭持家,勤俭办一切事业,做一个又红又专的接班人。”三个“勤俭”体现了朱德自己的生活态度和对儿女们的要求。
朱德主张勤俭持家应从勤劳生产、厉行节约、有计划地安排家务开支等来努力。他以身作则,在孙辈们很小时就带领他们一起耕耘劳作,把镢头、铁锹、锄头等工具发到每人手上,手把手地教他们垦土、种菜。通过这种方式教育孩子们学会自食其力,体验劳动的成就和乐趣,并逐渐培养出他们对土地的热爱、对劳动人民的感情。
朱德严格控制家庭日常开销,从不允许孩子们乱花钱。孙子们添置必要的衣服和用具,都要征得爷爷奶奶的同意,并一一记账,制定一个开支表,每月伙食费、水电费、书报费、衣物费、杂支,项目非常细致清楚,朱德还要亲自检查这些开支。
朱德坐的旧沙发较矮,他年纪大了,坐下去再站起来就很吃力,便请工作人员用4根木头把沙发腿接了一截,坚持不让买新的。他用的澡盆比较高些,组织上考虑他年老体弱上下不方便,就多次提出要修理,可是都被他拒绝了,他说:“国家用钱的地方很多,我这已经是很好的了,再修又要浪费国家的钱。”直到1976年6月,机关趁他住院的机会派人修理了澡盆。但未曾想他这一病不起,再也没能回来用上一次。
朱德常说:“粗茶淡饭,吃饱就行了;衣服干干净净,穿暖就行了。不然就不能到工农中去了。”“干部子女往往自以为比别人优越,这是十分要不得的。”朱德平时吃的饭菜十分简单,副食以素菜为主,有时只吃自己做的泡菜。他的厨师邓林曾经回忆说:“说起来可能有些人不相信,多年来我给朱老总做的每顿饭都是一小碗米饭、三小盘菜、一个汤。三小盘菜中,一盘是带点鱼和肉的荤菜,其余两盘都是普通的素菜,汤是普通的鸡蛋汤或青菜汤,天天如此,从来没有超过这个标准。”“平时在家里吃特灶的只是朱老总,康大姐都是在普通食堂吃饭,逢星期天或节假日,孩子们回来,人多了,饭也都是我來做,每顿饭吃的也都是普通的家常便饭。朱老总最反对的就是铺张浪费,摆谱显阔气。”
朱德晚年长期患有糖尿病。刘建回忆说:“爷爷因为糖尿病要少食多餐。冬天我们经常和厨师把馒头切成片放在暖气上焙干。爷爷饿了的时候就拿点干馒头片吃。有的时候爷爷跟我们讲话,教我们学东西,饿了就会边吃边谈。”爷爷喜欢吃四川泡菜和回锅肉,但后来医生对他的饮食控制得很严格,每顿基本上都是保健菜,过瘾的菜都不让他吃,他这简单的要求也就被“剥夺”了。有一次廖承志来看爷爷,到饭点了,奶奶留他吃饭,问他喜欢吃什么,廖公一听,借机提出一个在家不能提的要求:“我想吃肉”。其实,廖公和爷爷一样,都被医生管着,在家里又被夫人监督着,和猪肉无缘。爷爷这时投了廖公一票,“廖公就这个小小的要求,克清你就满足他吧!”奶奶叫厨房炒了一盘回锅肉,又怕爷爷也加入这个开戒的行列,便指着刘建对大家说,“正好,我们家也有一个吃肉的。”这以后,“吃肉的”成了对刘建的代指,“吃肉的回来了”,每次他回家保准会得到这个热烈的欢迎词。吃饭时爷爷边吃自己的边看着回锅肉,却一点也不能吃。这时奶奶就得打岔,引开爷爷的注意力。刘建在饭桌上看到爷爷实在想吃,就偷偷夹一块放到爷爷的嘴里面。1976年7月,朱德临终时还对康克清调侃说:“我这辈子没有什么遗憾的,就是没吃饱过。”
朱德遗物中,有一条补了又补的衬裤,上面有17处补丁、无数个小孔。还有一张白麻纱贴花床罩,一边已朽烂,罩面上有6处补丁,这张床罩陪伴他度过晚年生活。后来,康克清又一直用到1992年去世。这张床罩总是破了又缝,缝了又补。这些补丁还是朱德儿媳缝补的。由此可见,他们传承的不仅仅是一件件物品,更体现出了良好家风。
足见,朱德终生恪守“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良训并教育子孙也遵守践行,是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两袖清风的楷模!对此,朱德夫人康克清说的一句话很耐人寻味:“对先行者的最好怀念,当然不是眼泪和誓言,而是怎样脚踏实地把他们的事业推向前进,把他们的理想变为现实。”
(责编 侯春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