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以后,随着林业改革的逐步深入,湖南国营林场木材生产经营的自主权逐步扩大。1993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决定取消国营林场全部木材统购调拨任务,木材及林农副产品全部自产自销,价格随行就市,国营林场的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至1999年,全省生产木材和林产品的国营林场形成了采、运、贮、加、销一条龙的生产经营服务体系,林场每年向外省销售木材达30%以上,林场的木材产品经营越搞越活。
在木材经营风生水起的同时,改革政策也促进着国营林场多种经营的蓬勃开展。至上世纪末,湖南广大国有林场改变了挂在用材林一棵树上的作法,对产业结构进行了几次大的调整。第一次调整是由单纯培育用材林到同时发展经济林,新建了一批茶园、果园、药材基地等;第二次调整是由单纯生产经营木材及其它林产品原料到同时开展综合加工利用,新建了一批家具厂、木竹加工厂、纤维板厂等;第三次调整是由单纯开发利用林业资源到同时开发利用林区资源,新建了一批水电站、矿山、石材厂等;第四次调整是由单纯生产经营物质产品到同时生产经营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和文化产品,兴建了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代表的一大批森林公园。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湖南国有林场的多种经营已由最初的“一种、二养、三加工”,逐步转型为依托林业办工业,跳出林业办产业,全省林场种养业、加工业、小水电、工副业、旅游业、商业服务等迅速发展。1987年,湖南国营林场兴办多种经营项目548个,安置人员10571人,全年多种经营收入3321万元,利润60万元。
1994年,全省国有林场发展高效产业会议又掀起了全面调整结构的高潮。国有林场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所有制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森林旅游业逐步发展壮大,成为国有林场的支柱产业,股份制经济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成为国有林场新的经济增长点。到改革开放30周年的时候,湖南国有林场二、三产业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已经达到了50%。
40年来,湖南国有林场和森林公园的产业拓展之路上,最浓墨重彩的篇章当属森林旅游业的发展。优美的森林景观、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奇特的山水、众多的名胜古迹、多彩的民俗风情,湖湘大地的国有林场和森林公园有着发展森林旅游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在改革开发总设计师邓小平发出“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的号召下,湖南的森林旅游迅速抓住有利契机,于1982年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此后,从罗霄山脉下的大围山、神农谷到南岭山脉下的莽山、阳明山,从武陵山脉下的天门山、壶瓶山到雪峰山脉下的百里龙山、大熊山,湖南森林公园你追我赶,数量逐年上升;从湖南省林业厅成立全省森林公园建设和森林旅游领导小组到湖南省林业厅和湖南省旅游局联合成立湖南省森林旅游工作领导小组,湖南森林旅游的发展环境大为改善;从《湖南省森林公园管理条例》的颁布到新《条例》的实施,湖南森林公园的建设管理越发健全;从《湖南省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森林公园建设和森林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到《湖南省森林旅游“十三五”发展规划》,湖南森林旅游的发展战略、空间布局、主要建设任务、保障措施越来越明确;从以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森林观光游到今天的生态休闲游、生态文化游、民俗风情游、节庆会议游,湖南森林旅游形式越来越多样、内涵越来越丰富。正是在以上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化建设、政策法规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森林旅游产品开发、森林旅游品牌打造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发力下,湖南森林旅游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局面,有三组对比数据可以见证:
从1982年到2000年,全省森林公园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1940万人次,直接经济收入25亿元,创社会总产值100亿左右,为社会增加就业人员8000多个。
2007年,全省森林公园接待旅游1145万人次,旅游收入58亿元,全省三分之一的游客和旅游收入是在森林公园内产生的。
2017年,全省森林公园接待游客5038.16万人次,收入总额70.84亿元,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0.34亿元。
森林旅游的百花齐放、百舸争流固然令人可喜,但敢为人先的湖南人并未沾沾自喜地沉醉其中。近年来,依托国有林场和森林公园的优质森林资源,湖南国有林场和森林公园的产业发展开启了新的升级之旅——培育森林康养产业,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态的需求。2016年,湖南省政府办公厅下发《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森林康养发展的通知》。2017,湖南又组织编制了全国第一个省级森林康养发展规划——《湖南省森林康养发展规划(2016-2025)》,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与湖南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联合行文印发。目前,全省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稳步推进,成功申报了青羊湖、杜家冲2个国家森林养生和森林体验基地,40个省级森林康养试点示范基地建设依据规划有序开展。
林下掘“金”的故事也在三湘四水的每一个国有林场生动上演着。走进汨罗市桃林国有林场,在湿地松种子园的林下,芍药、黄精、半夏、三叶青等中药材长势喜人。这片面积约7公顷的中药材基地由林场与湖南省林科院合作共建,林场负责药材种植及管理,省林科院负责技术支撑和药材销路。预计4年后,其总产值可达200万元。近年来,湖南国有林场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因地制宜发展林药、林果、林油等林业特色产业,有效推动了第三产业和多种经营发展,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四十年,稚嫩幼苗可以成长为参天大树。对湖南国有林场和森林公园而言,其产业发展历经了卖木材、卖林产品、卖风景、卖空气等数次升级,已经成长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撑起了興林富民的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