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九十年代起(1890s),电影技术面世,首出电影亦随之放映。自此以后,我们都被电影替我们打开的广阔世界而深深着迷。
影像常被视为人类最直接的感官体验,但在接收影像的同时,我们的脑部也同时处理声音,以丰富、优化和增补所接收的资讯。在影像、声音互补的情况下,我们的脑部能更有效理解身边发生的事物。正如我在打这篇文章的同时,也听到一部咖啡机运作及瓷器碰撞的声音。虽然我看不见声音的来源,但这些声音讯号却确实存在,去证明我是坐在咖啡店用电脑工作。
透过听觉,我们的大脑会分析环境的空间和声音的来源。作为音响效果设计师,我们用声音设计,带领观众置身于同一个场景。在设计期间,我们会制作不同大小空间,例如能够营造咖啡店的大小。它可以听起来是一间宁静舒适的咖啡店,亦可以是一间繁忙嘈吵的咖啡店。在电影世界,往往包含很多不同的可能性。在萤幕出现的是一个人坐在咖啡店工作,但听到的却是咖啡店的环境声、身后的路人谈天、打字的声音,或许还会有些爵士乐。声音设计能确实带给场景不同的氛围。
近年,有不同的廠商研发出新的技术,音响工程师因而有更大的空间和自由度设计音景。现今有沉浸式音效系统格式,音响工程师及电影制作人赋予更多选择和弹性进行混音制作。因此,现在声音可有更大的发挥空间,让音响工程师设计的场景声音,分布至房间的每个角落。
举个例子,透过杜比全景声和DTS:X,我们可以以离散坐标,设定不同声音在房间不同的位置,并且使用技术调整其比例至不同大小的房间,让声音得以重现在相应的位置。
Auro 11.1 与杜比全景声的不同之处,在于Auro 11.1 有多一层较高的扬声器,能够造出更紧密的声场,观众仿如被半球的声音环绕着一样。
这两种技术折然不同,但两者各有能够为观众创造不同体验的能力。
对于电影制片人和观众来说,发展音频技术的这个演变和进步,能够令音响技术踏进全盛时期。
最能够支持和体验音响工程师的作品和成果的途径,莫过于在电影院亲身体验。虽然,现今有不少家用音响系统,但电影院由于是经工程师精心设计及调较,仍然能带给观众无可取替的体验。
我们在设计戏院时,建立电影院时,工程师会因应要求,为电影院安装较新的系统,令观众获得更好的体验。第一项便是在投影上着手。用上较大的屏幕,利用投影机较准至准确的位置,及较准其出光率和色彩至最佳水平。第二项是在声音上着手,扬声器会安装及较准至最精确的位置,确保观众有最佳的听觉享受,得以欣赏音效工程师设计的每个细节。电影院的房间需经声学处理,声波才能在房间里传播,不会有过多过少的反射或吸收,以致观众能够听到最真实,最原始的声音。
尽管现在的家用串流技术日新月异,在家中亦能方便地欣赏电影,但电影院依然是个专门为放映电影而设的地方。因此,电影院的设计能够保持高水准,为观众带来最佳的电影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