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鑫
(通化师范学院传媒学院,吉林通化134000)
高句丽是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北部的古代民族,无论在我国东北古代历史还是在朝鲜古代历史上都是一个较大的民族。高句丽自公元前37年建国至公元668年灭亡,共历28代王,存世705年。在绵延长达705年的漫长岁月中,高句丽曾经两度迁都:第一次在公元3年,由纥升骨城迁至国内城 (今吉林省集安市国内城址);第二次是在公元427年,由国内城迁至平壤城(今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平壤市)[1]。
高句丽有着漫长的历史,在高句丽文化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其古墓壁画,壁画墓主要分布在中国吉林省集安地区、朝鲜半岛平壤地区以及朝鲜安岳一带。中国发现有33座壁画墓,朝鲜发现68座,共计100余座[2]。
就高句丽墓室壁画表现内容,通常认为可分为三大类:一为社会风俗,二为图案,三为神灵。以图案为主题在早、中期壁画墓中有所见,在晚期壁画墓里只居次要地位。
高句丽壁画墓服饰设计概述:
虽然高句丽的服装没有流传至今,但可以文献记载和壁画作为研究依据。高句丽的服饰可分为王服、官服、男子服饰、女子服饰四类。本文以男子、女子服饰为例进行分析。
(1)男子服饰。由于“蚕农不足以自供”,高句丽平民的服装决不会是以帛为衣料,因此布及皮为衣料更确切。在古墓壁画中表现的高句丽男子服装多为头戴插有鸟羽的皮帽,上身着短襦,下穿较瘦的长裤,脚蹬皮靴或鞋。短襦称之“短”只是相对古代服装而言,壁画中的短襦大多长至臀部,敞开式的前襟为交叉式的交襟[3],领口是在颈下呈三角形的直领,袖口、领口、下摆均有禊,平民袖口较窄,贵族的袖口长而阔。
图1 女子服饰
图2 长袖舞衣
高句丽男性服装大多是方便活动的襦和裤,为了便于骑射。衣裤无扣以腰带固束,便于穿着。史书记载高句丽的裤子有穷裤、大口裤、太口裤和长裤等名称,贵族的裤子大多长而肥,贫民穿着的却是方便劳动的便裆、挽腰瘦裤,长度也较比富人要短。
(2)女子服饰。高句丽女装相对男装要丰富得多,主要由短襦、裤子和裙子组成,尤其是裙装,长百褶裙、彩绸袖裙、百褶裙、短裙等异彩纷呈,高句丽妇女为便于劳作也穿着舒适的裤装,在古墓壁画中有多处短襦肥裤的妇女形象出现(图1)。但在裙子的用料质地与装饰花纹上有着很大差异。女子服装主要有白、红、黑、黄、蓝、灰、浅绿等色,在这些颜色之上又有各种深色的图案相搭配,多数较为协调。水山里墓壁画女主人图中的妇女,身着剪裁得体的深色短袄,下穿多彩百褶长裙,将女子的婀娜风姿尽显无余,充分展示了高句丽服装设计的高超水平。
服装的基本实用功能是遮身盖体、防风御寒,高句丽的服装亦不例外。此外其服装也有很多具有自身特点的实用功能,如左衽和广袖。高句丽人的长袖舞蹈在当时很流行,因此长袖舞衣也是高句丽女子日常所穿的服装。其设计采取了折中的方法,使其具备了双重功能(如图2)。
水山里墓壁画女主人图中的妇女服装紧身秀气,剪裁得体。黑衣、红衽的鲜明色彩设计,窄腰、敞袖口、百褶裙的款式设计,尽显女性的苗条曲线,使女主人的端庄高雅的气质充分外化。高句丽的服装设计可以根据个人气质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设计方式,已经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集安一带出土的鎏金鸟羽冠饰和鎏金凤翅冠饰是高句丽贵族的冠饰,这两个冠饰说明了《翰苑》记载的真实性,插鸟羽和插金羽之别也是区分高句丽人贵贱的标准。因此,一方面鸟羽象征了佩带者的勇敢,另一方面金翅又象征了高贵的地位。
高句丽的服饰设计文化是在总体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处处受到文化生态的制约,纵观高句丽的服饰艺术设计,其总体形式倾向于重实效,轻装饰,从感官印象出发所反映出的是稚拙简朴,“适用”是体现在稚拙之上的设计特征。实用主义是深植于高句丽民族灵魂深处的设计理念,是稚拙特征的根源所在,只有在实用的设计理念驱使下才能不计雕饰、不计华丽,才能有舞者的细窄长袖,“适用”是人类设计的原始动因,也是高句丽服饰艺术设计所恒守的理念。
[1]耿铁华.高句丽考古研究[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
[2]耿铁华.高句丽墓室壁画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
[3]李峰.浅谈浮雕壁画的表现形式[J].美术教育研究,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