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彦
古代故事
战国时秦孝公起用商鞅主持变法。
商鞅打算大干一场,他对秦孝公说:“一个国家要富强,必须要注重农业的发展,还要让人民互相监督,赏罚公平。朝廷有威信,改革才能顺利进行。”
秦孝公觉得商鞅说得很有道理,就请他把改革的方案最终定了下来。
一开始,商鞅担心老百姓不相信自己,他推行的新法也得不到响应,于是就想出了一个办法作为变法的前奏。
他在都城的南门竖起了一根约有三丈长的木头,然后广而告之:谁能够把这根长木头搬到北门那里,我就赏赐“十金”!
当时的“十金”可是笔巨款啊!老百姓围成了一堆,大家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议论纷纷,有人说:“搬个木头就给这么多钱,这不太可能吧?”有的说:“肯定是骗我们的,我才不上这个当呢!”还有人干脆说:“官老爷一定是成心戏弄我们。”
大家议论了许久,没人愿意做这件傻事,这根木头也就尴尬地靠在了南门的城门边,几天都无人去搬动它。
商鞅就又发布了新的公告:“如果谁能够把这根三丈长的木头,从国都的南门搬到北门去,我就给‘五十金作为赏赐!”
人群瞬間炸开了锅,就在大家一片怀疑声中,有一位勇士拨开人群站了出来,大喊一声:“我来搬!”只见他果断地搬起木头,从南门一路扛到了北门,把这根长木头稳稳地靠在了北门城门边儿。
而商鞅信守诺言,给了那人足额的赏金,以证明自己是个诚信的人,说到做到。一时之间,大家都对那位勇士投以羡慕的目光,也相信了商鞅的命令是绝不含糊的。
就在这样的欢呼声中,商鞅以自己的诚信赢得了百姓的支持与信赖,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千百年前,孔子就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不讲信用,那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这就像是车子缺少了零部件,难以运转。
细细想来,我们的生活中会不会有这样的瞬间:明明答应了同学,一个转身却又忘得一干二净。而无论是立木为信的商鞅,还是一诺千金的季布,都在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诚信的重要。《西游记》里的一群小猴子都懂得遵守诺言的道理,孙悟空先入了水帘洞,就拜他为王。
我们也要懂得信守承诺,以诚信为立身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