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研究与实践

2018-05-30 03:42:58王忠霞
大东方 2018年1期
关键词:书记党组织国有企业

王忠霞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这是党中央对基层组织建設的新定位、新部署、新要求。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政治基础,必须聚焦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把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一、充分认识提升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重大意义

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就是把把每一名党员的星星之火汇聚成燎原之势的能力。早在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就提出了“组织力”的概念,他把政治组织力的强弱作为抗日战争成败的重要因素加以分析论述。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使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党员队伍建设的意识树起来、把责任扛起来,激活基层党组织,增强基层组织力。这些论述都充分证明,组织力是组织生命力的具体体现。在国有企业,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是“夯基塑魂”工程,它的强弱关系到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能否真正落实,关系到国有企业能否成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纵观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在相当一个时期,不少国有企业的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弱化,损害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如一些国有企业虽然制定了参与决策的制度,但是参与的内容、形式、方法和途径等实质性内容模糊不清;一些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设置不规范,个别单位的党组织书记甚至成了给待遇的照顾性岗位;一些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不明显,与生产经营“两张皮”问题依然存在。为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要求各级党委和各国有企业党组织一定要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战略高度,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二、夯基础、补短板,持续整顿涣散党组织

国有企业应高度重视、严肃对待基层党建存在的薄弱环节,深入查找问题根源,研究制定有效措施,切实解决基层党建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问题。

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全面解决“应建未建”问题。国有企业各级党组织应从基础和规范抓起,继承和发扬“支部建在连上”的优良传统,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在基层、在班组的全覆盖;应不断完善机构设置,在公司层面继续设立专职副书记,在基层单位逐步配备党工委副书记、设置党建工作部,架起基层党组织的“四梁八柱”。确保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就体现在哪里。

抓好党支部这个基本单元,全面解决“建而不强”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党支部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是我们党首次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明确界定党支部的职责任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新要求。各级党组织可以以创建政治引领力强、推动发展力强、改革创新力强、凝聚保障力强的“四强”示范党支部为抓手,编印《党支部工作实操手册》,对新组建党组织进行党建工作现场交底,指导基层党支部建立工作台账,推动基层党支部的组织力逐步提升。

创新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全面解决流动党员“管理难”问题。有的国有企业分支机构遍布全国各地,甚至分散在世界多个国家,这就给流动党员的管理带来严峻考验。可以积极探索党建云信息平台运行试点,推动党建工作网络化、信息化;同时,可以在继续深化“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区”等传统品牌活动的基础上,与当地政府主动对接,开展“党员服务站”、“工地党旗红、潜心筑精品”等系列独具特色、党员干部职工欢迎的跨区域联建主题活动,全面激发基层党组织工作活力。

三、抓教育、重创新,持续强化基本队伍

党员是党的细胞,是组成党的基本因子。强化党员基本队伍建设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工程,是提升组织力的根本性要求。

抓好党员队伍这个主体。国有企业各级党组织应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发展党员总要求,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重心应向一线倾斜,广泛吸收优秀青年、技术能手、管理骨干等加入党员队伍,严格把好考察、表决、公示等各个环节,彻底改变突击式、任务式党员发展模式。可以开展党工团向劳务队伍延伸管理,在具备条件的劳务队伍中,成立党小组、团小组、工会小组,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

抓住党组织书记队伍这一关键。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选准配强党组织班子,尤其是党组织书记,对于提升组织力非常关键。应坚持把素质好、能力强、愿意干的人选拔到党组织书记岗位上,确保党建工作有人管、有人抓、抓规范。同时完善考评机制,在党员干部中树立起“抓好党建就是最大的政绩”的责任意识,帮助各级党组织书记提升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创新意识。

落实“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国企领导人员是党在经济领域的执政骨干,是治国理政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来源。应持续完善党务工作岗位和经营管理人员双向交流机制,把党务工作岗位作为培养企业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平台,落实同职级、同待遇政策,有力提高企业领导班子的决策力和组织力。

四、强执行、严考核,持续落实基本制度

在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制度建设贯穿始终。企业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也要依赖基本制度的持续落实。

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应从制度建设人手,把党的领导嵌入公司治理各个环节,尤其是应新建或修订重大问题决策机制的制度规定,从制度层面落实将党组研究讨论作为经理层决策重大问题前置程序的要求,有效保证党组织作用的发挥。应针对组织制度不落地、不开展党组织活动的基层党组织,按照“建立一批、完善一批、清理一批”的要求,督促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谈心交心、党员党性分析等基本制度,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应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和“党政会签制”,建立下级党组织向上级党组织报告党建工作、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等制度,构建更加科学完善的制度体系。应重点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和《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使监督问责实起来、严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严密组织体系、严格组织生活、严明组织纪律,善于把党组织意图变成各类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有效举措,善于引导各类组织做好群众工作,就能夯实国企改革发展的组织保证,激发国企的实力和活力,从而筑牢党的执政根基。

(作者单位:中铁十八局集团二公司)

猜你喜欢
书记党组织国有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清华党组织公开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5:32
读书记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6:42
集书记
大书记讲给小书记的为政之道
红土地(2016年12期)2017-01-15 13:47:00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