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亲历的泗阳县档案馆发展历程

2018-05-30 22:18庄月华
档案与建设 2018年11期
关键词:泗阳泗阳县展馆

庄月华

从事档案工作30多年的我,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亲身经历泗阳县档案工作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幕后走上前台的历程,县档案馆从单纯为党政机关服务,逐渐发展为“五位一体”、面向社会、服务大众的历程。

一、档案馆硬件设施建设实现腾飞

改革开放以来,泗阳县档案馆曾在四处地点办公,历经三次搬迁。1980年代我刚入职档案工作时,档案馆在振兴路县政府大院一幽静小院内,有一栋二层小楼。一楼是档案馆用房,可用总面积270平方,库房面积不足150平方。当时的装具是86套5节铁皮柜子,20套5节木制档案箱,22只木橱,2只卡片橱,装有档案3万余卷。办公场所拥挤。当时还没有复印机,查档取证还是手抄。

1999年4月,档案馆由县政府院内搬出,至路南的原广电局使用过的小楼,虽然比较破旧,但终归有了独立的院落。购置了一台复印机和两台电脑,结束手抄取证和拿出去复印取证的历史。2000—2002年县乡级机构改革,急需接收机构变动部门档案进馆,借此机会争取资金6.5万元,购置5联125列档案密集架,安装在一楼,初步缓解库房拥挤现状。

2005年又因城市开发建设,原位置被征建,档案馆又搬至众兴中路68号县工商银行办公楼二楼。由于二楼面积紧张,搬过来的资料只有打包密集堆放,不常查的档案仍放在铁皮柜中封存保管,腾出最大的空间,安装密集架,存放经常查阅的档案。此楼年久老化,每逢大雨库房还会渗水漏雨,每到雨季要提前做好各种防范措施,这种状况严重威胁着档案的安全。

2008年,借着全国上下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全省新一轮推进档案馆建设的东风,县档案局领导抓住机遇积极争取,得到省档案局和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与支持,在时任县委书记赵深、县长李荣锦的关心下,新档案馆楼建设项目于当年12月得以批准立项。新档案馆建在县政府办公大楼西侧的黄金地段,占地13.5亩,总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主体3层,于2009年9月动工。2010年全省档案馆建设现场观摩会在泗阳召开,更加推动新馆的建设步伐。新档案馆楼建设实现了我县档案人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夙愿。

新档案馆楼建设的图纸设计修改、工程招标建设、内部装修、办公楼内文化氛围设计营造,都凝聚着县局馆领导班子及全体同志的辛勤努力和心血汗水。焕然一新的档案馆大楼,接待大厅350平方米,中庭180平方米,库房3000平方米,报告厅150平方米,展厅550平方米,文件利用中心40平方米,会议室80平方米,档案业务和技术用房、办公用房2000平方米,附属用房650平方米。馆内功能齐全,设立了数据处理系统、监控报警系统、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消防系统和门禁管理,基本实现智能化管理。档案裝具全部使用密集架,电脑、复印机、扫描仪等现代化办公设备配备齐全,中庭、楼道、过道每个角落都布置了积极向上、团结一心、争创一流的档案文化宣传品。2012年8月23日终于迎来泗阳县档案馆第三次搬迁,这是泗阳档案人的喜事,也是泗阳人民的幸事,从此泗阳县档案馆结束了馆无定处,档案人雨夜难眠的历史,实现泗阳档案事业史上一次重大飞跃。

二、馆藏档案资源实现量的突破

1980年代初期,泗阳县馆藏档案仅3万余卷,报纸图书资料5000余卷。1995年前一般采用不定期接收方式,根据馆内人手与库容接收档案。1995年以后,接收县级机关、团体保存十年以上的永久、长期的文书档案。在2000年、2002年县乡两次改革中,档案工作及时跟进,制定下发了《关于在机构改革中加强档案管理意见》《关于机构改革中机构变动部门档案的处置方案》两份文件,档案馆接收档案形成一个小高潮,两年共接收档案30000余卷,馆藏档案总量翻一番,达到75000余卷。2006年在库房紧张的情况下,抢救性接收退伍军人档案32300卷。

2012年搬进新馆后,制约泗阳档案工作发展的“瓶颈”打破了,我馆全面开展档案接收工作,以县委办、县政府办名义联合下发了《关于向社会征集珍贵档案资料的通知》《关于做好全县到期档案移交工作的通知》,扩大档案征集、接收范围。围绕老百姓对民生档案的利用需求,加大对涉及民生档案的接收。目前已接收婚姻档案1800余卷,劳动合同介绍信档案1200余卷,独生子女档案1320卷,破产企业档案14200余卷,土地确权档案53200件。为解决馆内人手不足,创新管理模式,涉民单位档案室进驻档案馆,档案库房独立管理。目前已有国土局、教育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法院、组织部、人社局人才中心等档案室集中于档案馆,为查档提供便利。征集接收反映地方特色、名人、书画、名特优产品和重大活动的各种门类、不同载体档案进馆。征集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洪谷子先生等地方名家字画、书刊诗集作品150件;接收南水北调档案101盒、照片12册,共计113盒;征集反映本地历史、文化的各类家谱、志书320册;接收全县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国家级集体荣誉(实物)档案67份,撤销单位印章43枚、光盘120盘、照片1250张;征集每年开展的年货大集、杨树节、流行音乐节、体育运动会等对泗阳有重大意义的项目档案560卷。按照县两办文件要求,接收全县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到期档案80000余卷。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目前我馆已形成数量众多、内容丰富、门类齐全、载体多样的馆藏资源体系,实现馆藏总量的突破。

三、档案馆规范化管理水平实现质的飞跃

改革开放以来,我馆档案管理工作紧跟时代步伐,按照档案管理规范化要求,经过多年努力逐步实现管理现代化。一是开展馆藏破损档案抢救整理工作。记忆最深、工作量最大的一次是抢救整理退伍军人档案。2006年接收3万多卷退伍军人档案,因该批档案受雨水浸湿过,必须立即抢救整理。当时正是炎炎夏日,由于档案馆是在临时用房,没有地方整理,大家只好在楼道里除尘、消毒、更换档案袋、装盒、抄目录、电脑录入,倾注了全体档案人员辛勤汗水,不少同志都出现皮肤过敏反应。那次的努力使这批档案得以抢救保护,为后来落实国家出台的退伍军人政策提供查找便利。

二是开展档案数字化及信息录入工作。我馆的数字化工作起步于2005年,先是录入案卷目录。2006年开始录入涉及个人的劳动局全宗、下放办全宗、知青办全宗、退伍军人名单。这阶段都是我们自己录入的,虽然速度较慢,但因此提高了我馆每个人的打字速度和电脑水平。2010年泗阳县档案馆为创建国家三级馆,数字化采用外包,完成案卷级目录数据库和文件级目录数据库建设,复退军人、知青、婚姻、独生子女、馆藏照片等专题数据库建设。2012年泗阳县档案馆搬进新址后进一步加大数字化工作,不仅完善丰富了原有数据库,完成156个全宗的案卷级、文件级目录录入,同时完成革命历史档案、珍贵档案和涉及民生、利用率高的86个全宗档案全文数字化工作,建立了全文数据库,实现全文数据库与目录挂接,实现一站式快捷服务。2013年我馆通过国家二级馆的验收,档案馆工作跃上了更高台阶。

四、档案馆宣传教育功能绽放光彩

改革开放以来,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工作,为提高社会档案意识,扩大档案工作影响,我馆积极向社会开放,向社会宣传。一是走出去宣传。每年在“6·9国际档案日”、档案法颁布日和普法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我们在人流量大的广场、社区开展广场咨询活动,设展板宣传,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进行宣传,组织用泗阳快板、小品、地方淮海戏等介绍国际档案日的背景,宣讲我们身边的档案、家庭与档案、档案与生活等,让档案元素融入每个节目中。

二是请进来参观。过去县档案馆一直没有固定展馆,2016年4月19日省檔案局局长谢波来我馆视察,对我馆的展馆建设提出建议,得到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重视,于是批准投资近120万元,对展览的主题和设施进行提升改建。新展馆命名为“中国共产党在泗阳”历史展览馆,展馆面积650平方米,有近500幅图片、120件实物档案和影视资料,以一张张图片、一行行文字、一件件实物,结合声光电,生动再现中国共产党领导泗阳人民不懈奋斗并最终取得胜利的光辉历程,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展馆于当年的“七一”节前开馆,被县市委组织部命名为全县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党员干部党性实训基地。展馆集全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员党性教育功能为一体,配有专职讲解员,常年免费向社会开放。尤其是每年的“七一”“八一”“十一”等节庆期间,接待党政机关、中小学等社会各界人员来展馆参观达7000余人次。

三是利用媒体宣传。利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与县电视台联合策划,征集搜集鲜活的抗战故事、抗战档案,共同制作29期《泗阳抗战记忆》专题片,通过电视、网络进行宣传,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此专题片荣获2017年全省档案文化精品选特等奖。在展馆建设中,我们又与电视台合作制作《访原淮海区行政公署主任李一氓的警卫员汪荃之》专题片和《中国共产党在泗阳》专题片,为参观者提供更为生动直观的影视资料。

回眸30多年的足迹,泗阳县档案馆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在历任领导和档案人的共同努力下,连续十多年被评为全省档案宣传工作先进集体,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级文明单位,2003—2007、2011—2015年两度被省人事厅、省档案局授予“全省档案系统先进集体”称号。辉煌业绩的取得,倾注了档案人的全部感情、热血与青春。成绩属于过去,展望未来,我们将再振精神,为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泗阳,扬帆起航,做出档案部门新的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泗阳泗阳县展馆
泗阳县出台《泗阳县加强企业安全管理员队伍建设六条规定》
泗阳二站虹吸式出水流道水力优化设计
创意展馆
创意展馆
创意展馆
浅谈如何进行有效的作文教学
泗阳县生态特色农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对策
My Favorite Country
西气东输泗阳站阀室放空安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