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满洪
“八八战略”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提出并实施的重大战略。其中一条就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那么,为何作出“生态优势”的重大判断,如何发挥“生态优势”的巨大作用,又怎样进一步彰显“生态优势”的强大功能?
作出“生态优势”的重大判断
新世纪初,浙江省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当时,经济增长呈现出明显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高产出”的粗放型特征。在这一背景下,习近平同志经过深入调研和缜密思考作出如下科学判断:“我省‘七山一水两分田,许多地方‘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拥有良好的生态优势。”理解“生态优势”的论断,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是自然资源的优势。浙江省土地资源十分稀缺,矿产资源并不丰富,但是拥有丰富的林水资源,尤其是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浙江省的10万平方公里陆域面积中有8万平方公里的林水面积,而且,还有26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长期以来,人们往往重视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因为这些资源的经济价值容易转化。随着资源相对稀缺性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林水资源、海洋资源等资源的潜在价值和开发价值日益提升。也正因此,习近平同志既十分重视生态经济的发展,又十分重视海洋经济强省建设。
二是生态资源的优势。自然资源特征决定了浙江省的生态资源优势:“七山一水”决定了生态景观资源、生态容量资源优势;广袤海洋决定了环境容量资源、气候调节资源优势。习近平同志引用唐朝张说的诗句“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大意是: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青翠的山峰一座一座紧挨着。这是浙江省地理特征的鲜活写照。习近平同志很好地把握了生态价值增值规律,认为浙江的生态资源的优势是必然可以转化为经济优势的。
三是气候资源的优势。浙江省的自然资源特征也决定着浙江省气候调节资源、气候容量资源优势。8万平方公里的林水面积和26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是极其难得的气候资源。一方面,陆海并存的地理特征决定了气候调节的功能。另一方面,陆域和海域均是吸收温室气体的巨大“碳汇”。
四是经济发展的优势。市场化改革的先发优势,使得浙江省迅速成为经济大省,当时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双双进入全国前四名。这为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当时浙江省的生态破坏仍处于“生态阈值”范围之内,环境污染仍处于“环境阈值”范围之内,气候变暖仍处在“气候阈值”范围之内。这就决定了及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完全有可能实现发展方式转变、充分彰显浙江生态优势,真正走上綠色发展之路。
发挥“生态优势”的巨大作用
“八八战略”提出并实施以来,浙江省是如何发挥“生态优势”的呢?特别重要的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
绿色战略的接力推进。15年来,浙江省始终按照“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的要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虽然绿色战略的具体表述有所调整,但是主线基调从未改变。从绿色浙江建设到生态省建设,从生态省建设到生态浙江建设,从生态浙江建设到美丽浙江建设,一以贯之、层层递进。一方面,按照“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的接力棒精神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另一方面,根据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时代特征,及时作出了战略深化。这首先要归功于习近平同志高瞻远瞩的战略谋划,使得绿色战略的实施迄今行之有效。
绿色发展的大力实践。在发挥生态优势上,浙江省采取了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双管齐下的方略。不推进经济生态化,生态资源的开发就会受到容量约束;不推进生态经济化,生态资源的优势就无法真正得到体现。一方面,大力推进经济生态化,不断挖掘生态优势的潜力,如大力推进清洁化生产、循环化利用、低碳化发展,遏制黑色发展、线性发展、高碳发展的生存空间,激发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巨大潜力。另一方面,大力推进生态经济化,不断探索生态优势的开发,如通过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努力做到资源价格“出清”,通过环境资源财税制度改革努力做到“外部性内部化”,通过气候资源产权制度改革努力做到“公共物品”的高效配置。
绿色驱动的有力保障。浙江省在推动绿色发展方面采取了“双轮驱动”的保障机制。第一只“轮子”就是绿色科技创新。无论是新昌县的传统制药产业转向绿色制药产业,还是长兴县的铅酸蓄电池产业,或者是转向锂电池产业、东阳市的污染型产业转向高新技术产业,关键都是靠绿色科技的支撑。杭州市之所以能从高速发展初步转向高质量发展,关键也是依靠高新科学技术、电子商务技术等绿色技术的发展。第二只“轮子”就是绿色制度创新。浙江省在推进水权交易、林权交易、排污权交易等要素资源市场化配置制度改革方面,在生态补偿制度、循环补贴制度、低碳补助制度等绿色财税制度改革方面,在领导干部环境保护担责制度建设、区域政府差异化政绩考核制度建设等方面,均走在全国前列。
由于浙江省在发挥生态优势方面,战略正确、途径得当、保障有力,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就。15年来,浙江省的“微笑曲线”实现了从“生产制造”低利润率环节向“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高利润率环节的拓展;浙江省的资源“依赖性倒U形曲线”实现了从递增向递减的转变;浙江省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实现了从递增向递减的转变。发达国家短则三五十年、长则上百年时间才实现环境质量的根本好转,而浙江省仅仅用了15年时间就实现了环境质量的明显好转。这正是“八八战略”的巨大威力!
进一步彰显“生态优势”的强大功能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体现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主要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态环境需要与生态环境保护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新时代,浙江省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面临着生态环境安全需要与生态环境审美需要并存的局面。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打好污染治理攻坚战,保障低层次的生态安全基本需要,又要努力提供优美生态环境,满足高层次的生态审美需要。新形势决定了新任务:
一要拉高标杆。浙江省的人均生产总值已超过1.3万美元,已经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随着收入水平的上升,生态审美、环境协商等高层次需要迅速递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浙江省“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这就说明浙江省发挥生态优势不能满足于已有成绩,需要拉高标杆。例如,如何进一步提高环保标准,如何实现生态经济主导化,如何促进生态资源更大程度的经济化等。
二要扩大范围。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虽然已经取得“总体好转”的成绩,但是尚未达到“根本好转”的水平。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美丽中国,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结合中央的要求与浙江的现状,必须扩大发挥生态优势的范围,特别是要从“陆域”扩大到“海域”。只有陆域美丽,不是全面的美丽浙江;只有陆域美丽和海域美丽并举,才是全面的美丽浙江。浙江近岸海域环境形势不容乐观,虽然这并不完全是浙江自身造成的,但是浙江省责无旁贷,理当率先扛起海洋环境保护的大旗。
三要加大力度。浙江省虽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走在全国前列,但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果尚未达到让人民满意的程度。因此,必须继续加大力度,乘胜追击。更好发挥浙江生态优势,就要加强生态服务和生态产品的供给力度,加强生态环境执法力度,加强绿色财税制度改革力度,加强绿色产权制度改革力度,加强领导干部环境责任追究力度等。
四要提供示范。浙江省是全国省级层面的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湖州市、杭州市、丽水市、宁波市是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湖州市还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生态文明之都”。因此,浙江省的生态优势发挥和生态文明建设理应为全国提供示范,例如标准示范、技术示范、制度示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