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改革开放40年来的实践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各种所有制企业都获得很大发展,都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重申,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并强调要“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进入新时代,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之一就是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只有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共同发展,才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和不竭动力。
3月13日,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在两会“部长通道”上,被问及对所谓的“国进民退”的担忧时表示,这种说法既不正确,也不符合实际。“我不担忧国企、民企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他说,从改革开放40年来的实践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各种所有制企业都获得很大发展,都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当前,民营企业的GDP贡献率已高达60%以上。数据显示,改革开放40年来,民营企业展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提供了80%的城镇就业岗位,吸纳了70%以上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新增就业90%在民营企业,来自民营企业的税收占比超过50%。
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完善产权制度、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等被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
“当初的提案、建议、诉求多数已在国家的政策中体现了。国有企业能够享受的政策、能够得到的价值和资源,在平等情况下,民营企业都能够得到,这是最好的”,3月9日下午,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道出了民营企业的心声。
刘永好所说的提案、建议、诉求多数已在国家的政策中体现了,其中重要的一点,就体现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上。截至目前,中央企业集团及下属企业中混合所有制企业占比已达到68.9%。混合所有制,不仅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口,也可以说是“国民共进”的试验田。
“之所以搞混合所有制改革,就是想发挥混合所有制各投资主体的各自优势,形成利益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更好放大各自的资本功能”,3月10日,肖亚庆主任在两会记者会上说:“我希望今后能够看到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