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横空出世 物理学家引发的一场医学革命

2018-05-30 10:48
科学大观园 2018年24期
关键词:伦琴物理学家X射线

物理学家伦琴妻子的手部X射线照片,开启了用X射线观察人体的历史新篇章,也引发了一场浩荡的医学革命。

1895年,离圣诞节还有3天,一位50岁的教授想给妻子一个特别的圣诞礼物。于是,他神秘兮兮地把妻子带到了自己的实验室。

然后,他让妻子把手放在实验室的一台仪器前,过了一会儿,他兴冲冲地拿着一张照片给妻子看,满心期待妻子惊喜的表情,没想到,他听到的却是妻子惊吓的回应:“我看到了死亡!”

是的,这个把惊喜搞成惊吓的教授就是伟大的物理学家伦琴(Wilhelm R?ntgen)。

伦琴的妻子安娜(Anna Bertha R?ntgen)的手部X射线照片,开启了用X射线观察人体的历史新篇章,也引发了一场浩荡的医学革命。

全世界的狂欢

其实早在1895年的11月8日,伦琴就已经发现了X射线,只是当时他也不能确定这是一种新射线。所以,他独自一人花了6周时间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甚至还吃住在实验室。

就在伦琴给妻子送上这个特别礼物后的第6天,也就是1895年12月28日,他向维尔茨堡物理和医学学会提交了一篇名为《一种新射线——初步报告》的论文。在这篇德文论文中,伦琴把这种新射线命名为X射线。

1896年1月5日,这个大发现被奥地利的一家报纸报道了。很快,这个爆炸性新闻就经由电报传遍了世界各地,人们知道德国的物理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射线,可以穿透人体看到骨骼,这简直太神奇了!

伦琴似乎一夜之间成了德意志的骄傲。1896年1月13日,伦琴就成为德皇威廉二世的座上宾,并被授予了普鲁士二级皇冠勋章。当然,伦琴也因此在1901年成为第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这个大发现也让远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充满了好奇。《纽约时报》在1896年1月16日的文章中激动地写道:“这座城市中的科学家们,正急不可耐地等待着英文期刊,能够给出伦琴教授这一摄影技术的全部细节!”

他们还在文章结尾写道:“这将让外科医生们发现患者体内的异物,变革现代外科手术!”

《紐约时报》的期待很快就得到了回应,《柳叶刀》杂志作为第一个英文医学期刊对这一发现进行了报道,虽然一开始持怀疑态度,但到1896年1月底时就对此充满了热情。

而且,《纽约时报》的预测一点也没有错!

1896年1月12日,德国牙医Otto Walkhoff就身先士卒,接受了25分钟的X射线照射,拍下了自己牙齿的照片。

1896年2月5日,苏格兰医生在格拉斯哥皇家医院展示了X光机,并在同一年内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放射科。

1896年2月7日,一名腿部中弹的加拿大男子在麦吉尔大学接受了45分钟的X射线照射,他的医生借此帮他成功取出了位于胫骨和腓骨之间的子弹。

X射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红遍了世界,而那时的中国也不例外。

1896年3月《万国公报》就做了相关报道:“今有专究光学之博士,曰朗得根,能使光透过木质及人畜皮肉,略如玻璃透光之类。”

相传,当年李鸿章在出访欧洲期间,还在德国感受了一把X射线技术,看到了留在他左脸颊的子弹(这颗子弹是马关谈判期间日本刺客干的)。

甚至,还有拍X射线照片的选美大赛。

总之,世界人民对这项技术的狂热,简直到了难以描述的程度……

先行者和殉道者

受伦琴发现X射线的启发,19世纪的最后几年里,法国物理学家亨利·贝克勒尔(Henri Becquerel)、居里夫妇(Pierre Curie/ Marie Curie)先后发现了铀、钋和镭的放射性。

而这又给医学点了一把火!医生们不再满足于X射线的诊断,而是将其用到了治疗上。

1896年12月24日,奥地利医生Leopold Freund开始采用X射线给一个5岁的小姑娘治疗背部的黑痣,结果是治好了!Freund把自己的这个试验性治疗方案总结得有理有据,并于1897年发表了论文,提供了X射线治疗的第一份科学证据。

1897年,德国医生Hermann Gocht把X射线用到了乳腺癌的治疗上,貌似见效了。这让Gocht非常兴奋,紧接着他又把X射线用到了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上,结果治疗两天之后,患者的疼痛就明显减轻了。

更为传奇的一幕是,1908年法国医生Antoine Béclère给一名16岁的子宫肌瘤患者采取了X射线治疗。这名女性患者不但把病治好了,而且还健康地长大了。到1931年的时候,Béclère得知这位女性已为人母!

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是,在一战中,居里夫人发明了车载X射线设备,可以让法国军医在战场上借助X射线给伤兵及时取出体内的子弹。此外,她还招募并培训了一批女性志愿者操作X射线设备,这也可以算作是战场上的一道风景。

可以说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狂热地利用着X射线,而且这股热情还让人们把X射线的安全性抛到了九霄云外,甚至,没有人相信X射线会有副作用,所以那个时候的X射线操作几乎没有任何防护设备!

尽管如此,还是有许多人提到了X射线照射之后的不适,而更多的人却成为X射线的殉道者。

比如,上文提到的德国牙医Otto Walkhoff就表示,接受X射线照射的那25分钟简直是一种折磨。后来,他发现有些接受X射线照射的患者,头发掉得很严重。

大发明家爱迪生(Thomas Edison)在开发X射线荧光管时发现,X射线会刺激眼睛,他提醒大家在用X射线时要小心。

只是,这个提醒来得太晚了!

爱迪生的助手Clarence Dally就因为过量暴露于X射线先是皮肤溃疡,最终在经历了144次植皮手术和双侧手臂截肢之后,于1904年死于转移性皮肤癌,年仅39岁。

上文提到的那個用X射线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德国医生Hermann Gocht因为常年接触X射线,最后死于癌症。

居里夫人最后也因为辐射所致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去世了。

1936年,德国伦琴射线协会专门在汉堡圣乔治医院竖立了一块纪念碑,纪念那些为了X射线和镭研究而逝去的人们,石碑上刻着15个国家的169个人的名字,Hermann Gocht、居里夫人的名字赫然在列……

纪念碑的铭文如下:

致所有国家的伦琴学家、放射科医生。

致那些为了抗击疾病而献出生命的医生、物理学家、化学家、技术人员、实验室助理和护士。

他们是X射线和镭在医学上安全有效使用的英勇先驱。

他们永垂不朽!

疯狂过后的清醒

这些悲惨的事例并没有引起普罗大众对X射线辐射的足够重视。更为夸张的是,X射线的商业化应用一度达到了疯狂的程度。

20世纪上半叶,凡是跟X射线扯上关系的商品,都摇身一变成为热销商品。就连鞋店都为顾客提供X射线设备,以便顾客观察穿上鞋之后的脚部形状。

不过,科学界在狂热过后还是最先清醒了过来。

法国医生Antoine Béclère在使用X射线的过程中,很早就发现“少量多次(fractional and repeated doses)”使用X射线治疗的效果要比“大剂量(massive doses)”效果好。

1927年,美国遗传学家赫尔曼·穆勒(Hermann Muller)在研究果蝇突变体时发现,X射线可以诱导果蝇的基因突变、增加突变率。这个发现让科学界意识到X射线照射的副作用不仅仅是脱发、刺激眼睛和皮肤那么简单,更可怕的是导致基因突变。

20世纪30年代,铅衣、铅手套等防护设备开始用到了临床上,紧接着铅围脖、铅眼镜也成为介入科医生的必备品。

二战期间,在日本广岛和长崎上空爆炸的两颗原子弹,让人们彻底认识到了辐射问题的严重性。

70年代,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提出了辐射防护的三个基本原则:正当化(justification)、最优化(optimization)和剂量限制(dose limitation)。其中的最优化就要求所有放射性暴露应保持在合理可行的最低水平。

这么多年过去了,相信多数人已经知道辐射的危害了。但是,那位爱包如命、爬进安检机的大妈又是怎么想的呢?

诚然,如今的放射医学已经不再单单是X射线了,但毫无疑问X射线带来了一场医学诊疗的大革命。

不过,回顾过去100多年的历史,我们似乎应该再次认真思考一下:新技术到来之时,我们真的准备好了吗?

猜你喜欢
伦琴物理学家X射线
实验室X射线管安全改造
伦琴与伦琴射线的故事
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傅里叶
弗里曼·戴森 当代罕见的数学物理学家和思想家
虚拟古生物学:当化石遇到X射线成像
拿到奖金就走人的伦琴
拿到奖金就走人的伦琴
异同
把你的胸腔寄过来
医用非固定X射线机的防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