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致命伤导致胡氏家族没落

2018-05-30 10:48郑宏泰高皓
家族企业 2018年3期
关键词:文虎胡氏家族

郑宏泰 高皓

胡文虎家族由贫而富、由小而大,打造了名闻遐迩的药业和报业品牌,也一度建立了遍布全球的庞大生意网络,在那个科技仍然落后、山川地理阻隔严重,而且物质资源匿乏的年代,这并不是简单的事。可是,这个名扬四海、富可敌国的家族,不但未能在第三代接班后更上层楼,或是延续传奇,相反却兵败如山倒,迅速滑落,只留下无数令人惋惜和不解的叹息。

对于这样一个不幸结局,社会各界观点纷纭。有说法认为是投资失误的缘故,也有分析认为是卷入政治斗争,更有指责其子孙不肖无能,无心经营、耽于享乐,部分人士还认为家人不够团结,分家析产闹分裂,甚至不惜告上法庭,既伤害家人感情,又埋下给外人有机可乘的隐患等等,不一而足。

若从前文勾勒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概况看,不难发现各种原因均有直接或间接关系,但综合而言.胡氏家族富不过三代的原因,有四大原因:分家析产、人才不继、传承欠妥与经营不善。而四者的相互纠缠,再加上一些不可抗力的政治、经济环境等外部因素,最终令这个百年家族落得了树倒猢狲散的不幸结局。若要深入探讨这一个案,我们不妨扼要地就每一环节中问题的滋生与恶化逐一加以说明。

家族人才不继

对于分家析产方面的问题,我们在过往的文章和案例中已详细分析过诸子均分的利与弊,胡文虎家族也未能幸免,在此不再多作讨论。而对于人才不继的问题,在这个胡氏个案中却特别突出。业界最多评论提及的,是胡氏家族虽然投身报业这一文化事业,但对子孙后代的教育却并不十分重视。胡文虎本人应该中学未毕业,却创办了多份报纸,包括英文报纸,其能力与眼光令不少人啧啧称奇。而到了他的子侄辈,虽有成员接受中英文教育,但学历都并不是太高,最多只有大学学历,有些更是只有中学学历,中英文程度与根基并不深厚,所以他们在经营中英文报业时,往往显得有心无力。(康吉父,1984)康吉父有如下评论:“像‘二胡(胡蛟、胡清才)一样,她(胡仙)也没有受过什么高深的教育,这与胡文虎南洋华侨的心态不无关连:多念书没用,多少念一点儿书够用就算了。什么律师、会计师、工程师……只要有钱就可以雇用,要多少有多少,不好甚至还可以解雇、另雇。”进一步说,由于胡文虎不太重视教育,不但令家族内部缺乏人才,而且影响到子侄才能与视野,再加上对读书人及专业人士不够重视,只将其视为随时可替换的螺丝钉,自然因而难以吸引人才为其家族鞠躬尽瘁。

与人才不继相关的,是家族人力资源萎缩。尽管胡氏家族第三代子女数目不少,例如胡文虎有七子二女,胡文豹有二子二女,但胡文虎不少子女早逝,如胡三虎年幼便夭折、胡二虎在13岁时被日军炸死,而最获信任,被视为继承人的胡好,也在33岁意外去世。余下的胡一虎据说智能有些问题,“生来有点儿痴呆”(康吉父,1984),胡四虎在胡文虎过世时只有3岁。甚至当胡好去世,临危受命的胡仙也只有20岁而已。至于胡文豹一房方面,因他病逝时只有59岁(生命最后3年一直在缅甸避难),令只有20岁的胡清才被迫提前接班。即使是胡清才,1971年突然去世時也只有47岁而已。

在胡文虎的子侄中,论年龄和名份,当然是胡蛟、胡山和胡好为长,但他们却非胡文虎亲生血脉,所以属有名无实的“首要”继承人。而且胡蛟和胡山才华一般,所以胡文虎并没有考虑到让他们接班的问题,胡山更因债务问题被胡文虎扫出家门,日后他虽留在家族中,但已不再受重用了。而胡好才华突出,为人精明,深得胡文虎信赖,却英年早逝,其突然去世大大地打击了胡文虎的接班计划。

换个角度说,在胡文虎走到人生最后阶段时,可供他传承交托的选择,只有胡蛟、胡一虎、胡四虎及胡仙、胡星而已,而其中有血脉关系的,只有胡一虎、胡四虎及胡星。但胡一虎能力不足,其他两名亲生子女又年幼,均难以交付重任。由此可见,胡文虎在血脉和传承上其实陷于两难境地。

传承安排欠妥

此外,传承安排欠妥也是胡氏家族崩坏的原因。对家族企业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传承接班过程乃是家族分裂与败亡的最危险时期。如果处理不好,便会引起家族内讧、兄弟阋墙。这也是为什么那些富过多代的家族,总会特别重视接班人的长期培养与接班时的多重风险保障。胡文虎一心想将事业交给胡好,所以在胡好年轻时便积极培训,让他参与公司业务,甚至掌管领导职位。但胡好突然离世,将胡文虎杀个措手不及,冲击了整个接班大计,而日后家族内部矛盾激化,甚至要公堂相见,实与原来接班计划出现重大变化有关。

可能“白发人送黑发人”一事对胡文虎打击太大,令他一时反应不过来,失去了早年灵活变通的为商能力,而他不久又旧病加重,结果未能在生前妥善处理接班问题,滋生了日后的矛盾与纷争。如他虽安排胡仙接手星岛报业的事务,并从旁协助,但对全盘生意却未有整体规划,将盘根错节的企业好好梳理,只是笼统地让各人各管原有业务,股权分配与权责义务等均欠奉。再加上临终前匆忙立下的遗嘱又漏洞百出,造成亲人间产生嫌隙,进一步室碍了家族团结与发展。

特别须要指出的是,胡氏第三代不少属于没血缘的“家人”,这更会令内部产生嫌隙,胡文虎生前实应尽量处理好,这样才能避免各有异心。假若当初安排妥善,至少条理分明;各人或许未必完全心服口服,但至少不至反目,那么,胡清才未必会选择将家族旗舰事业卖出;胡仙也不用一人独撑香港业务,到出事后也不至四面楚歌,债主临门却无人援手了。

另外,一个常常被忽略的安排是,大家长去世后到下一代真正接班时,往往会有女家长可以稳定大后方(家族)的局面,让接班人有更多时间完成整个接班历程。可是,胡文虎去世后,最有名望(元配)和权威(与胡文虎一同打江山)的女家长郑炳凤,却因受病魔折磨而无法在家族中主持大局,陈金枝虽有胡文虎遗嘱中的授权,但因其在家族中的名分(妾侍)不够、权威不足,加上她本人也有利益冲突,因而未能发挥女家长的“定海神针”效果,家族矛盾最后呈现白热化,演变成公开决裂,不仅削弱了家族内部的团结,还导致各方离心。

接掌者经营不善

最后的问题是接掌者经营不善。由于早年和胞弟胡文豹分家时已有一人一份的协议,重视兄弟骨肉亲情的胡文虎,在胞弟早逝后,对侄儿胡清才和胡清德自然关爱有加,视如己出。所以在二战结束后,他便将虎豹兄弟有限公司的实质性管理交到胡清才手中,自己则担任董事长一职。胡文虎去世后,董事长一职交由胡清才担任,胡一虎和胡清德先后担任总经理,而非养子女胡蛟、胡山或胡仙,可见胡文虎其实在血脉问题上还是有一些微妙的考虑在内。

可是,接掌者却未能体味到胡文虎那份重视血脉、强调家族和祖业之间休戚与共的使命感,在接手家族企业后不但没有兢兢业业地尽最大努力克绍箕裘,在祖辈及父辈辛苦建立的基础上更上层楼,而是满足于家族拥有巨额财富下丰裕的物质生活,视辛勤工作、背负家族使命为畏途,甚至抱着一种宁可将企业交托外人管理,自己乐得收取股息的清闲,将时间花于个人享乐的心态,一旦经历困难或稍不如意,便干脆将企业控股权出售套现,只考虑享受自己的生活。此举既将祖训或父辈生前教导抛诸脑后,也忘却了自己必须承先启后的使命。

据不同人的记述,胡文虎临终前曾一再提点子侄后代,必须紧守祖业(康吉父,1984;Yeap, 1994; Harding and Lee, 2001)。可是,当他去世以后,该遗言便烟消云散,胡清才和胡一虎丝毫没有想到企业乃至祖业,其发展潜力在他们接班后其实未有全面发挥,而当时股价低迷只是市场一时之所趋,即使是利获加证券公司提出溢价不少的收购价,其实也不及补偿家族的长远利益等等问题,但他们竟在没有财困或是遇上什么重大麻烦时,在没有征得整个家族同意的情况下,将百年祖业轻易拱手让人。

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他们若无意勤劳工作发展企业,还可以选择将祖业交由专业管理人打理,家族只作为最大股东不参与日常业务;抑或是与家族中人商讨,将企业交给有兴趣又有能力的家人承担。两种方法其实都可以既实现他们放下重担坐享其成的目的,又不用承受“败家”的指责。但胡清才等却选择将家业卖予外人,做法实在十分令人费解。

是因为当年的官司已将家人关系破坏殆尽,视亲人比陌生人更不如,自己失去了也不让家人拥有,还是担心家人掌管企业后乘势坐大,到时自己落得一无所有吗?还是对家族中人或专业管理人的能力无信心,担心他们非但不能振兴家业,反而令股价一跌再跌,宁可提早收割,稳拿现金在手?到底变卖家业时他们心中有何盘算,现在已无法得悉,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这个决定,大笔一挥,祖辈与父辈的心血便从此付诸流水了。

晚年时深受病魔折磨的胡文虎,到底临终时曾说了些什么话呢?对家族企业又有何教训呢?以下为相关引述:

胡文虎在1954年逝世时,他所创下的总资产达几十亿美元,他的愿望就是要让他的家族,也包括胡文豹的孩子在内,一起过舒适的生活。胡文虎曾有此声明:在任何情况下,家人都不可以变卖永安堂药厂。他坚信“虎标万金油”这种药品就像是一只“金鹅”,它所下的金蛋可使家族团圆(Brandel and Turbevill,1998)。

但是,胡文虎这个“不能出售祖业”的遗言,却没被子孙们听进耳中。胡文虎的外孙女(李志诚女儿)更指出,由于子孙不遵此遗训,不但令家业四散,带头败坏祖业,而将之出售于外人的成员,更因此遭到“诅咒”,暗指胡清才在出售祖业后不明不白的早逝,在家族的传言中,这与他违背胡文虎临终遗言有关(Hardingand Lee,2001)。

外部巨变

当然,胡文虎家族的衰落不能单单指向内部问题,外在环境急变同样是企业败亡崩塌的原因。但政治形势或是投资形势向来变化多端,任何个人或家族,如果因为一时一刻过于冒进,或孤注一擲地投资,当遇形势逆转,必然会带来冲击。就如胡蛟在管理《星洲日报》时遇上新加坡李光耀治下对传媒的钳制打压,令本来蒸蒸日上的报业生意戛然而止。

另外,胡清才无论是推动“虎油”生意,或是将家族企业上市,之所以生不逢时,与当时的市场环境与投资环境不符有关,所以他的各种举措未能取得成功,反而连连败退。相对而言,胡仙接班后其实颇有一番作为,事业不断发展,大有复兴胡文虎时代的光辉岁月。但是,她却因投资过于进取,在政治与社会大环境逆转时,陷入了债台高筑的险境。在危机有望解决时,又碰上另一次投资环境逆转,令她再陷险境,至于她与管理层卷入“笃数”犯法行为,则既令她名誉受损,又暴露她弹尽粮绝的困局,令债主乘势追击,逼得她放弃家族企业最后一块领土。由此可见,无论是胡蛟、胡清才或是胡仙,尽管他们接班之初曾做出一番成绩,但最终却在外围环境逆转下难以自拔自救,令人叹息。

家族企业败亡的因由是多种多样的。前文提及的种种,只是其中一些解释而已,并非事实全部。至于身为家族中人的胡仙,被记者问到为何本来拥有庞大产业的一个显赫家族,会落到迅速崩溃局面时,她的回应尤其值得深思细味。她这样说:“这是一个庞大的帝国,却没有首领。每个人都想统领这个帝国,但是没有人可以强大到足以当此重任”(Brandel andTurbeville,1998)。在胡仙的心目中,家族缺乏具号召全家上下的强而有力领袖,是家族衰落的最重要因素。

可是,如果我们细心一点思考魅力领袖的来源问题,则必然要回到前文提及的人力资源与人力质素的问题,就会发现,如果将无所不能的魅力领袖放在解决问题的核心上,则明显掉进了“套套逻辑”( tautology),不具科学上的解释能力。

可是,如果集中于家族内部人力资源较多,能够挑选出具魅力与才干领袖的机会必然更多的事实上,则不难察觉胡氏在接班过程中碰到的棘手问题,显然是人力资源凋零,每有波折就令传承接班难以顺利展开。此点又极值得我们深思,更可视为对当前华人社会生育率持续急速下降问题的一种当头棒喝。

结语

必须要明白的是,任何一个家族要富过多代,本身是违背自然规律的,情况就如任何生物要长寿不死一样,是极为困难之事。因为这个缘故,能够长寿的必然凤毛麟角,极为少有,过程中更必须克服无数困难。当然,从不同文化的比较中,某些文化——例如日本——确实又有较多长寿的企业,家族可以富过多代而不衰,反映其文化基因的不同。而中华文化孕育下的企业与家族,则明显较难历久不衰,这说明我们文化基因有其不同之处。但是,我们又必须承认,企业能否长寿、巨富能否延续多代,还受其他诸如朝代更替、战争、政治及社会环境巨大变迁等因素左右,这些值得日后再作探讨。

胡文虎家族的发展历程突显了亲人同心协力所发挥的巨大动力,具企业家精神所释放出来的无穷活力,以及时代环境变迁“时势造英雄”的推波助澜。但到家族溃败时,以上的三种因素,又明显出现了“反转过来”的作用——即原来的动力变成了反作用、原来的活力不再,原来的助力反而变成了阻力,并一个接一个,而且环环紧扣地给家族的前进与发展添加许多麻烦,带来沉重打击,因而令家族兵败如山倒。

当然,胡氏家族另一值得注意的现象,是第三代接班后,其实曾有一番风光,不只胡蛟如是,胡清才其实亦如是,而最为突出的,更非胡仙莫属,她接班后的发展其实十分突出,一手打下的江山,甚至有青出于蓝,超越胡文虎之势。可惜,她最终还是神差鬼使地犯了“一子错,满盘皆输”的错误,既令家族无法东山再起,走不出富不过三代的窠臼,亦令她的人生蒙上污点,令不少人为之扼腕叹息,更值得日后再作专题研究。

猜你喜欢
文虎胡氏家族
郭永红运用胡氏按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验
“胡氏三姐弟”的黑与恶
HK家族崛起
《小偷家族》
皿字家族
敢拍蒋介石肩膀的华侨领袖
油菜花开的时候
家族中的十大至尊宝
遭遇“魔鬼城”(下)
为后何如为妓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