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洋 王潇
6月26日,门头沟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四套班子领导在雁翅镇田庄村京西山区中共第一党支部纪念馆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牢记初心使命”主题党日活动,一同追寻红色足迹,重回峥嵘岁月,感悟初心使命。
“年年都有不少个人和团体慕名前来我们京西山区中共第一党支部纪念馆参观学习,”田庄村党支部书记崔春洪介绍,“为提升党性教育质量,打造红色教育品牌,我们对纪念馆进行了翻修扩建,6月26日重新开馆以来,参观的人数呈井喷式增长,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到修葺一新的纪念馆参加主题党日活动的党员群众已经突破2000人了。”
京西深山区的红色摇篮
京西山区中共第一党支部纪念馆是以田庄高小党支部为起点,介绍中国共产党人在永定河北、斋堂川乃至整个门头沟区域内抗战历史的展示基地,主要记述了党组织的建设成长、基层政权的建立与巩固,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组织领导之下不断前行的光辉历程。
“田庄村历史悠久,始建于隋代,旧时是斋堂川地区重要物资集散地,为走出大山闯荡天下的山民提供了便利。”纪念馆工作人员的讲解回顾了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田庄人敢为天下先,自古以来英雄辈出,京西山区马克思主义的播种者崔显芳就是土生土长的田庄人。上个世纪30年代,他创建了北京西山深处第一个党支部——中共田庄高小党支部,成为京西深山区培养革命者的红色摇篮……”
为梳理平西抗日根据地在门头沟斋堂川建立发展的历史,雁翅镇党委联合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档案局等部门多次辗转于北京西部门头沟、房山等区及河北涞水等地。党史工作者们还多次走访焦若愚、苏梅等时任领导以及早期党员魏国元的后人,并翻阅了大量史料、档案及回忆录,整理出沿河城歼灭战、步枪击落敌飞机等史实:“1939年6月,八路军白乙化部与日军大岛大队过村中队在沿河城地区展开激战。白乙化举枪对准站在高处指挥的日军旗语兵,枪响旗落,敌军失去指挥。白乙化率队冲进敌群展开近战肉搏,共击毙日军中队长以下100余人,缴获数十驮日军辎重和大批武器弹药……”生动鲜活的故事为党性教育提供了鲜活素材。
在抗日战争中,斋堂川人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牺牲,829名平西子弟兵和干部血洒战场,为国捐躯。八路军后人崔阳春在采访中激动地说:“我们这些后辈子孙一定将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牺牲、奋斗的精神发扬光大,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北京地区第一个抗日根据地
据明代万历年《宛署杂记》记述:隋代时,田庄有一著名古寺,名曰:紫荆寺。传说古时田庄有田真、田广、田庆兄弟3人。“兄弟3人分居,议分紫荆,一夕枯死,兄弟感悟,復合,荆亦复荣,即此地也。”今天,紫荆寺虽已不复存在,但象征兄弟和睦、家业兴旺的紫荆花仍然遍布田庄的山野之间。
田庄村是中共早期党员崔显芳的家乡。1924年,中共党员崔显芳由上海回到家乡田庄村,成为京西第一个中共党员。1926年,他在此地建立田庄高小,并与魏国元等一起从事革命活动。1927年,在青白口创办了青白口完全小学,同时把党的发展工作由学校扩展到农村。1932年他又建立了京西第一个中共党支部——田庄高小党支部,成为京西党组织创始人。1934年夏,崔显芳被国民党当局逮捕,遭到敌人残酷迫害,1935年2月经组织营救出狱,不久病逝。
一个崔显芳倒下去,千百革命人站起来。在崔显芳的培养教育下,他的儿女及一代代后人,牢记使命跟党走,前赴后继,英勇奋战;他培养的青年学生,发展的青年党员,接过先辈的旗帜,继承革命的遗志,让星星之火在平西形成燎原之势,平西山区成为北京地区第一个抗日根据地,并建立起了红色政权。
1992年,在门头沟区委的大力支持下,雁翅镇修建起崔显芳烈士纪念碑,让后人永远铭记崔显芳这样为党牺牲的革命先驱的光辉业绩。“崔显芳烈士对党忠诚,不畏艰险,视死如归。”讲解员白利荣将崔显芳烈士的事迹和精神娓娓道来,“田庄人民不忘紫荆情怀,崔显芳虽然牺牲了,但他在京西山区播下的火种不息,最终燃成熊熊烈焰。他在京西深山区建立和发展的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成为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期的基础力量,成为平西抗日根据地的领导核心。”
紫荆花的勃勃生机,在于根连根,一树成丛,紧密相连。京西深山区党组织的建立在于有广大深厚的群众基础,在于山区人民对革命和进步的追求与渴望,在于一代又一代的革命者传承紫荆情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勇前行。
“红色矩阵”提升党性
京西山区,青山环绕,绿树成荫,红瓦白墙,鳞次栉比。京西第一支部党旗高高飘扬,崔显芳故居守护红色信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庄严肃穆,革命故事墙讲述红色记忆……
京西大地是一片红色沃土。2011年,门头沟区大力挖掘田庄村红色教育资源,在田庄村兴建起京西山区中共第一党支部纪念馆、崔显芳烈士故居和田庄高小党支部旧址,并对外开放。由于特色鲜明、交通便捷,近年来,接待参观学习人员持续增长,仅2016年就达万余人次。然而,老馆空间狭小、布展陈设简单,已难以容纳接待大批量参观人员,门头沟区于2018年初启动了京西山区中共第一党支部纪念馆改造工程,通过提炼红色基因、融入文化元素,聚点成面,打造京西“红色矩阵”。
这次改造在扩大原京西山区中共第一党支部纪念馆的基础上,新增了崔显芳烈士纪念馆,纪念馆展馆面积从原有的不总300平方米,增加到800余平方米。改造后的新馆成为集史料展示、思想教育、红色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党史教育、党性提升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反腐倡廉教育示范基地。同时,修建了革命故事墙、党旗广场等设施,并参考革命根据地时期的饮食特点,设计推出了以野菜、粗粮为主的“忆苦思甜饭”,让参观学习者全方位接受红色教育。
“红色矩阵”的建立,不仅显著提升了京西党员教育培训品质,也为田庄村发展红色旅游、实现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提供了良好契机。下一步,田庄村党支部将打造集生态观光、民宿体验和红色教育为一体的生态旅游精品村庄,全力推动村庄发展,带领农民脱贫增收。
(责任编辑:丁兆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