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盆地地下水化学类型演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8-05-30 09:03姜宝良林浩琦李春娥
铁道勘察 2018年2期
关键词:济源市济源盆地

姜宝良 林浩琦 李春娥

(1.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郑州 450046;2.济源市节约用水办公室,河南济源 459003)

济源市是一个新兴工业城市,是全国重要的铅锌深加工基地和电力能源基地,已形成钢铁、铅锌、能源、化工、机械制造和矿用电器六大支柱产业[1],其主要工业企业大多分布在济源盆地北部和西部的山前地带。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预亦日益强烈,原本受控于自然环境条件的地下水水质,正越来越多地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2]。济源盆地北部地下水化学类型由HCO3-Ca·Mg型和HCO3-Ca型演变为HCO3·SO4-Ca·Mg型,造成了地下水污染。通过对济源盆地地下水化学类型演变的研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环境及地下水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对济源市开展“碧水蓝天”行动具有深远影响。

1 济源盆地自然地理概况

济源盆地位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总的特点是春季温暖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干冷少雪。

降水分布受地理位置和地形影响较大,一般由北向南递减,山区由低向高递增。由于山地对东南气流有抬升作用,因而降水较多,山区降水多于平原和丘陵。

济源境内总的地貌特征是李八庄以东为山前倾斜平原,北部崇山峻岭,西部群山连绵,南部丘陵起伏,形成了西高东低的簸箕形盆地(即济源盆地)。其特殊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点,不利于大气中污染物的扩散。

济源盆地北部的孔山、太行山和万洋山出露地层均为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南部丘陵区为第四系黄土,中东部平原区为第四系砂卵砾石、砂土、粉土和粉质黏土。

济源盆地地下水资源丰富,地下水类型主要有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分布在沁河和蟒河冲洪积扇区,主要受大气降水入渗,河、渠水入渗及灌溉水回渗补给,以人工开采、径流和蒸发排泄为主。孔隙地下水流向与地形坡向基本一致,为自西、西北向东及东南方向径流[3]。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主要分布在克井盆地及其附近,主要受北部碳酸盐岩裸露山区大气降水入渗补给、沁河河水侧向径流补给。在克井山间盆地的出口处,第四系砂卵砾石与寒武-奥陶系灰岩直接接触,形成“天窗”,在天然条件下,岩溶水位高于孔隙水位,成为岩溶水的排泄途径。总之,济源盆地的地下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入渗补给。

2 济源盆地地下水化学类型分布特征及其演变

2.1 天然状态

2000年济源盆地北部、西部和南部地下水化学类型为HCO3-Ca·Mg型和HCO3-Ca型;盆地中部局部水化学类型较复杂,有HCO3·SO4-Ca·Mg型、HCO3-Na·Ca·Mg型、HCO3·SO4-Ca·Na型、HCO3-Ca·Na型,人类活动影响较小[10]。如图1所示。

(1)北部地下水化学类型为HCO3-Ca·Mg型;北部孔山前、西北部塌七河附近、西部及南部地下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型。

(2)西北、西南部山丘区及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区地下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型及HCO3-Ca·Mg型。

山区和冲洪积扇上部地势较高,地面坡降大,径流条件好,地下水运动强烈,以淋滤作用为主,地下水化学类型为HCO3-Ca·Mg型和HCO3-Ca型。

(3)地势平坦的平原中部,地下水运动缓慢,流径距离长,水位埋深较小,地下水中的离子不断聚积,以浓缩作用和离子交换吸附作用为主,地下水化学类型为HCO3·SO4-Ca·Mg型、HCO3-Na·Ca·Mg型、HCO3·SO4-Ca·Na型、HCO3-Ca·Na型,其分布面积较小。

图1 2000年济源盆地地下水化学类型分布

2.2 现状

目前,济源盆地北部平原区和山区地下水化学类型均为HCO3·SO4-Ca·Mg型,南部的黄土丘陵前缘地带为HCO3-Ca型和HCO3-Ca·Mg型[11],如图2所示。

图2 2016年济源盆地地下水化学类型分布

(1)北部:地下水化学类型均为HCO3·SO4-Ca·Mg型。盆地北部山前地带,工业、农业和人类活动较少,特别是北部深山区,既没有人类活动,也没有工业生产和农田灌溉,其地下水化学类型为HCO3·SO4-Ca·Mg型,其硝酸盐、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及总硬度等均较高,见表1。

表1 珍珠泉和牛妖洞泉水质分析结果 mg/L(pH值除外)

(2)西南部:地下水化学类型仍为HCO3-Ca型和HCO3-Ca·Mg型,为天然状态的水质类型。曲阳水库附近,地下水受水库水质影响,其类型为Cl·HCO3-Ca·Mg型。

(3)东南部:受蟒河地表水的影响,地下水化学类型为HCO3·SO4-Ca·Mg·Na型。

2.3 演变

(1)北部:地下水化学类型由HCO3-Ca·Mg型和HCO3-Ca型演变成HCO3·SO4-Ca·Mg型。

(2)西部:思礼镇附近地下水化学类型由HCO3-Ca型演变成HCO3·SO4-Ca·Mg型;曲阳湖附近地下水化学类型由HCO3-Ca型演变成Cl·HCO3-Ca·Mg型。

(3)东南部:地下水化学类型由HCO3-Ca·Mg型演变HCO3·SO4-Ca·Mg·Na型。

(4)南部:黄土丘陵区前缘仍保持天然状态下的HCO3-Ca型和HCO3-Ca·Mg型。

总之,济源盆地北部和东南部地下水化学类型变化较大,而南部黄土丘陵区基本无变化。

3 影响因素分析

一般情况下,地下水化学类型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和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4]。济源盆地北、西部地下水化学类型的演变除受上述因素影响外,还受工业生产中排放到大气中的CO2、SO2和NOx等污染物的影响。

3.1 济源市工业发展情况

济源市工业以火电、冶炼、焦化、钢铁、化工、建材等为主,其主要工业企业大多分布在济源盆地的北部和西部的山前地带。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不尽合理的产业布局,严重影响着济源市的环境空气质量。

济源市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特别是发电量、焦炭、钢材、烧碱和粗钢)。2004年以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迅速增加。发电量由2004年的5.14×108kW·h增加到2015年的223.33×108kW·h,增加了44倍;焦炭由2003年的50.60×104t增加到2012年的327.20×104t,增加了5倍;其它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也均呈倍数增加。

济源市煤炭消耗量从2000年前的低于40×104t,增加到2010年的1 000×104t,2013年达到高峰值1 500×104t,近年来有所下降,2015年下降到1 300×104t。

济源市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消耗了大量的水资源和煤炭;另一方面又排出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废渣,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地下水水质。而废气中的CO2、SO2和NOx等污染物是济源盆地北部地下水化学类型变化的主要原因[5]。

3.2 济源市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工业生产中燃煤、石油和天然气排放出大量SO2,NOx,烟(粉)尘等污染物,导致空气被严重污染。济源市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如图3所示。

图3 济源市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动态曲线

由图3可知:济源市大气中SO2排放量1998~2003年呈逐年下降趋势,2003~2005年增加到6.05×104t,2005~2007年稳定在6×104t左右,2008年突减到3.61×104t,2008~2010年增加到4.55×104t,之后呈缓慢下降趋势;NOx排放量从2006年的1.63×104t,上升到2010年的3×104t,2011~2012年迅速上升到6.35×104t,之后呈逐年下降趋势,至2015年下降到3.78×104t。

根据济源市历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煤炭消耗量、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推测地下水化学类型是从2005年开始发生变化,由HCO3型演变成了HCO3·SO4型。虽然济源市采取的节能减排措施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总的环境质量形势仍不容乐观。

3.3 大气污染物对地下水的影响

济源盆地地形北高南低,三面环山,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显著。夏季盛行东南风,将空气输送到太行山前受阻,发生爬坡抬升和风向切变作用,形成气旋,致使云雨天气频发,降雨量增大[12]。又由于其簸箕状地形和特殊的气候条件,致使分布在北部和西部山前的工厂在生产中排放的废气不易扩散,易随降水渗入地下,对地下水产生影响。

根据《河南省环境状况公报(2006~2016年)》,济源市除2012年、2013年、2015和2016年未发生酸雨现象外,其他7年均发生酸雨现象,酸雨发生频率在河南省属最高。虽然济源市近两年未发生酸雨现象,但是其排放的SO2、CO2和NOx浓度均超过Ⅱ级标准,对空气环境质量的影响不容小觑。

大气中CO2、SO2和NOx遇降水发生化学反应,使降水中的H+、CO32-、SO42-和NO3-含量均增加。大气降水中的H+含量越多,pH值就越小,酸性也就越强[6]。当pH值小于5.6时,就形成酸雨。

例如:珍珠泉水化学类型由HCO3-Ca·Mg型演变成HCO3·SO4-Ca·Mg型。其硫酸盐、硝酸盐、总硬度和溶解性总固体等均大幅度增加。其中,硫酸盐和硝酸盐含量变化最为明显,硫酸盐由1990年的38.91 mg/L增加到2013年的112.60 mg/L、2016年的126.80 mg/L;硝酸盐由1990年的12.93 mg/L增加到2013年的37.11 mg/L,2016年突增到70.55 mg/L,见表1。

3.4 地表水对地下水的影响

济源盆地东南部地下水受蟒河地表水(已被污染)补给,对地下水水质产生影响[7]。

济源盆地东南部的蟒河地表水污染严重,根据蟒河赵礼庄断面(W5)和南官庄断面(W2)2016年水质分析结果得出,其水化学类型分别为SO4·HCO3·Cl-Na·Ca型和HCO3·Cl·SO4-Ca·Mg·Na型,氨氮、总氮、亚硝酸盐氮和总磷超标,均为劣Ⅴ类[8]。

受被污染的蟒河水影响,济源盆地的东南部(GW2)地下水化学类型较复杂,为HCO3·SO4-Ca·Mg·Na型,地下水质量较差,硝酸盐氮和总硬度超标,均为Ⅴ类[9]。

曲阳水库(W4)水化学类型为Cl·SO4-Ca·Mg型,水质类别为劣Ⅴ类,其氨氮、总氮为劣Ⅴ类,总磷为Ⅳ类,其中Cl-含量较高[8]。受水库水质的影响,曲阳湖附近(GW10)地下水化学类型由HCO3-Ca型演变成Cl·HCO3-Ca·Mg型,地下水质量较差,总硬度为Ⅴ类,氯化物为Ⅳ类[9]。

4 地下水防护措施

4.1 大气污染防护措施

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倡导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减少大气污染的有效途径。

(1)加强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推进集中供热、“煤改气”和“煤改电”工程建设。

(2)加强脱硫、脱硝、高效除尘、柴油机(车)排放净化,以及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电网等方面的技术研发,推进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

(3)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加快清洁能源替代利用,推进煤炭清洁利用,提高燃煤使用效率。

(4)调整产业布局,优化空间格局,完善法律法规标准,提高环境监管能力。

(5)建立监测预警应急体系,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

4.2 地表水保护措施

(1)进行粪类污水综合利用,严控养殖废水污染。

(2)结合城市发展和农村人居环境,完善管网建设,确保生活污水“应收尽收”,得到有效处理。

(3)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开展河道综合整治和河流生态修复。

(4)推动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新建、扩建及提标改造。

(5)重点整治重污染河流,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工作。

(6)集中治理工业集聚区水污染,加快城市黑臭水体治理。

(7)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综合治理。

5 结论

济源盆地的地下水化学类型变化较大,尤其是济源盆地北、西部,由HCO3-Ca型和HCO3-Ca·Mg型演变成了HCO3·SO4-Ca·Mg型。地下水化学类型改变的主要原因是:济源市规模较大的工厂分布在北部和西部山前地带,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迅速增加,燃煤量迅速增大,导致大气中的CO2、SO2和NOx等大量增加;济源盆地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象因素等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空气中的CO2、SO2和NOx等随降雨渗入地下,与地层中的矿物发生化学反应,使地下水化学类型发生变化,地下水中的Ca2+、Mg2+、HCO3-、SO42-和NO3-含量增加,地下水的总硬度和溶解性总固体也相应增大。

[1] 朱婧,汤争争,刘学敏,等.基于DPSIR模型的低碳城市发展评价——以济源市为例[J].城市建设与发展,2012(12):42-47

[2] 臧东亮,王红霞,于大鹏.浅谈人类活动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J].水利科技与经济,1999(4):202-202

[3] 姜宝良,李腾超,梁丽丽,等.许昌市麦岭应急备用水源地开发利用及存在的问题[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自然科学版),2016,37(5):58-62

[4] 孙一博,王文科,段磊,等.关中盆地浅层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分布规律研究[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3(3):142-146

[5] 钱会,马致远.水文地球化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5

[6] 张新民,柴发合,王淑兰,等.中国酸雨研究现状[J].环境科学研究,2010 (5):527-532

[7] 房明慧.环境水文学[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9

[8]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9] 国家技术监督局.GB/T 14848—1993 地下水质量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

[10]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河南省济源市水利局.济源市水资源综合规划[Z].济源:河南省济源市水利局,2007

[11]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省济源市水利局.济源市水资源综合规划修编[Z].济源:河南省济源市水利局,2017

[12] 曹剑峰,迟宝明,王文科,等.专门水文地质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济源市济源盆地
基于谱元法的三维盆地-子盆地共振初步研究
济源市关工委领导看望帮教失足青少年
盆地是怎样形成的
黄河流域生态治理和高质量发展的典范—济源
北部湾盆地主要凹陷油气差异性及其控制因素
涞源斗军湾盆地新生代地层及新构造运动
济源市
村社贸易的形成与社庙演剧的传承*——以济源市南姚汤帝庙为例
河南济源:产业扶贫大格局 助力群众脱贫致富
全民健身背景下济源市业余太极拳开展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