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颙 林碧苍
作为人类面临的一种主要自然灾害,地震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最早关于地震的报道是在公元前18世纪,更早的地震文字记载包括象形文字。在中东和阿拉伯地区,地震记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世纪。
人们对地震的印象就是一场灾难。地震灾害是群灾之首,没有其它自然灾害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给那么大面积的地区造成如此大的破坏。如1556年陕西华县大地震,造成近83万人死亡。当时“山川移易,道路改观,屹然而起者成阜,坎然而下者成壑,攸然而涌者成泉,忽焉而裂者成涧。民庐官廨、神宇城池,一瞬而倾屺矣。”(明隆庆《华州志》)地震甚至能使山川道路等地貌全然改观,其威力可见一斑。
汶川大地震发生于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震级8.0,震中地震烈度达到XI度。这次地震产生的地震波绕地球传播了好几圈,波及大半个中国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北至辽宁,东至上海,南至港澳、泰国、越南,西至巴基斯坦等均有震感。地震严重破坏地区总面积超过10万平方千米,共造成7万人死亡,37万余人受伤,近2万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这是我国建国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为纪念汶川大地震,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我國将每年的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今年,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10年了。它所留下的一些经验和教训,对今天减轻地震灾害工作仍有许多启示和参考意义。
在汶川大地震引起(诱发)的地质灾害中遇难的人数,超过了整个地震遇难总数的三分之一,这在世界地震灾害史上是少见的。这是因为汶川所在的龙门山地区多山、多川,山高谷深,地形陡峭,是频繁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的地区。汶川大地震震动强度巨大,地震的诱发作用是普通降雨根本无法比拟的。地震引起的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影响之严重,成为汶川大地震最大的教训,也再次提醒人们要重视“灾害链”的问题。
灾害链,是指一种灾害发生后,会引起一连串的其他灾害。过去人们十分重视地震灾害本身,对地震引起的其他灾害则不够重视。1995年日本坂神地震,地震对建筑物、城市功能破坏造成的“硬”损失,远远小于“生产中断”对世界经济造成的“软”损失。因此,“灾害链”的问题引起了人们关注。现在全球人口城市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中国的人口城市化率已近70%,倘若城市地区发生地震,“灾害链”的问题就会十分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务必重视“灾害链”的问题。
在汶川地区几十座隧道中,无一隧道完全塌陷,即使在高达XI度的极震区,受损隧道修复后也能全部使用。这在世界地震灾害史上又是少见的。与隧道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汶川大地震对公路交通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灾害。24条高速公路受到影响,161条国级、省级干线公路受损,8618条乡村公路受损,受损公路总里程达31412千米。由于公路多系盘山路,余震不断,投资几十亿元的G213国道,修了断,断了修,震后一年几乎没有竣工的日子。对汶川地区公路灾害的调查结果表明,相比路基和桥梁,隧道表现出较好的抗震性和避防灾害的能力,是“高质量建筑”的典型代表。在汶川大地震中,山区公路隧道发挥了很好的减灾避灾效果。
“高质量建筑”有多重的含义,既包括建筑物的建造质量高,也包括根据不同条件,选择合适的建筑类型。比如,在汶川地区,盘山公路的建造质量再高,也是修了坏,坏了修,从使用效果来看不属于“高质量建筑”。而山区公路隧道在减轻诸如滑坡、泥石流和地震等自然灾害方面,有着广泛的价值。
当然,重视建筑物的建造质量也是非常重要的。地震时人员伤亡主要是由建筑物倒塌造成的,因此,“高质量的建筑”能够有效地减少人员伤亡。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级政府部门已积极采取措施,逐步提高建筑物的设防标准和抗震能力,力求做到“地上结实”,用“高质量的建筑”化解地震灾害。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说过:大医医未病之人,中医医欲病之人,下医医已病之人。这段话精辟地说明了以预防为主的重要性。
那么,我们每个人在地震时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呢?1556年华县大地震后,一个叫秦可大的人在《地震记》中总结了躲避地震灾害的经验:卒然闻变,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纵有覆巢,可冀完卵。意思是说,面临一次大地震时人们往往来不及躲,最好就近寻个安全的角落,伏在地上,这样纵使有坍塌,或许还能增加一点保全自己的机会。简单地说,他告诉我们的就是伏而待定。这种经验,从今天的角度来看,也是有参考意义的。地震时,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因此究竟采取什么措施要因人、因地而异的。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静,努力保护自己,自己保住了才有能力去救别人。
目前,我们还无法阻止地震的发生。但是,只要我们加强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救灾知识,坚持预防为主,就有可能把地震灾害的危害程度减到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