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刘晓旭
心血管系统是一个封闭的管道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心脏是动力器官,血管是运输血液的管道。可以说心血管系统是维持人生命体征的重要系统之一,心血管疾病也成为了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的重点问题。想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就要从本质上对心血管疾病进行全面的了解。为此,《健康之友》杂志社记者采访到了北京常春藤医学高端人才联盟主席、阜外医院心血管外科博士、副主任医师吴永波教授,希望通过此次采访,使更多人了解到心血管疾病如何正确预防和治疗。
《健康之友》:当初是什么原因让您选择做一名心血管外科医生?
吴永波:可以说当初选择成为一名医生不是我从小的选择,我从小只想好好读书,将来考一个好大学再找一个好的工作。1989年高考后我就听从父母的建议报考了医科大学,自己当时也觉得医生就业比较稳定,未来前景比较好,在顺利修完五年的医学课程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天坛医院外科。当时刚毕业,没有自己的房子住,挣得也很少,可以说那时当医生对我来讲只是谋生的手段,谈不上为医学事业而奉献。既然是谋生,就要有谋生的过硬的本领。当时我一边工作,一边学习,1996年考上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师从著名心脏外科专家吴清玉教授,于2001年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毕业,获得心脏外科学博士学位,毕业分配到国内心脏外科排名第一的阜外医院。在这么高的平台,成长很快,帮助了很多病人,也得到了他们的尊重。直到那个时候我才感悟到——医生这个职业无比高尚!
《健康之友》:您作为一名心脏外科医生,同时担任北京常春藤医学高端人才联盟主席,您作为发起人,成立这样一个医学团体的意义是什么?现在联盟有哪些成就?未来将如何发展?
吴永波:北京常春藤医学高端人才联盟是由医生和企业组成的公益性社会团体,主要的目的是为市、县两级在常见多发病的常规性治疗上培养出合格的医学人才。联盟的医学专家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还希望通过义诊、会诊、讲座、手术指导等形式对二三线城市进行医疗帮扶。目前已经在19家医院10个学科进行了开展工作,培养出了30多位地方医疗行业的领军人物。创建“常春藤医生联盟”是为了以联盟为依托,引导优势医疗资源自愿下沉,构建市、县级医疗机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常春藤模式,通过提高他们的临床能力和服务能力引导患者自愿在当地看病,不再涌向大城市,既节约精力、又节省患者的医疗支付。未来,联盟依旧会坚持联盟的核心战略不动摇,做到全心全意吸引人才以及培养人才。只有增加足够数量和足够质量的各级医生,分级诊疗才能真正实现,医改才会成功,健康中国战略才会胜利。
《健康之友》:心血管外科主要治疗的疾病有哪些?患有这类疾病的人群主要是哪些?
吴永波:心血管外科是通过开刀方式治疗心脏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心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大血管疾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症状主要有:心悸、气短、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胸痛、胸闷、水肿、发绀、晕厥、咳嗽咯血等。患病人群比较广泛,从刚出生的婴儿到中老年人,各个年龄层次的患者都有。
《健康之友》: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
吴永波:心血管疾病分很多种类,不同的疾病会有不同的预防手段。对于冠心病,预防措施为:保持乐观向上心态;控制血糖、血压、血脂;适当运动;低盐低油饮食,多蔬菜水果;戒烟限酒;40岁以上男性、45岁以上女性定期进行心脏体检。对于先心病,预防措施为:避免近亲结婚;怀孕前重视家族史;孕期避免感冒,避免接触有毒物体、致畸药物和放射线。对于瓣膜病,预防措施为:积极治疗风湿活动,包括风湿性关节炎和扁桃体炎;积极治疗缺血性疾病;如果明确感染尽早治疗。
《健康之友》:您怎样看待现在的医疗纠纷问题?
吴永波:只要有人与人的交往,就可能出现纠纷。医疗活动就是医生和病人的交往,所以就存在纠纷的可能。解决医疗纠纷必须回到法制的轨道上来。需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当医疗纠纷问题走上法治的轨道,就会有效减少医疗纠纷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医疗纠纷的产生,可能是医生医院的责任,也有可能是患者的责任。医生的责任往往出在责任心不强、沟通不到位,对患者及家属在医疗方案的选择和医疗方案的后果方面没有进行详细的讲解,最终患者及家属对医疗结果存在质疑导致医疗纠纷。患者及家属的责任,患者及其家属对医疗效果期待高失望大,对医学知识及法律知识的淡薄等。要想减少医疗纠纷,医患双方都须努力。医生需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医疗技术,加强跟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同时在医疗过程中做到细致、认真、负责,对患者及其家属充满人文关怀。患者首先要细心听取医生意见及建议,尽量多了解自身病症相关的医学知识,有任何疑问及时向医生询问。要尊法守法,有矛盾依靠法律的手段进解决,千万不要通过闹医院、扰乱公共秩序的方法胁迫医院满足他们的诉求。
《健康之友》:您对现在外科人才的培养有哪些建议?
吴永波:第一,加强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学习,包括解剖、病理、病理生理、诊断学、治疗学等;第二,加强基本技能培训,包括打结、缝合、游离等等;第三,循序渐进、严进严出。
《健康之友》:突发性心脏病有哪些急救的措施?
吴永波:突发性心脏病一般有五种:心肌梗塞、心律失常、急性心衰、急性夹层、急性肺栓塞。往往突发时不容易判断出是哪一种。比较恰当的做法是:如果血压、呼吸消失,需要就地进行心肺复苏,同时呼叫救护车及时就医。如果是冠心病患者,建议随身携带速效救心丸或硝酸甘油等药物。
《健康之友》:您对我国心血管医疗事业有哪些期待?
吴永波:首先,希望全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会越来越少。广泛普及心血管疾病的预防知识,做全民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从饮食、运动、社交等方面改善全民健康状况,从本质上减少心血管发病率,是需要未来心血管事业积极运作的重要事项。其次,要做到及时的发现疾病,推广健康普查,在疾病的萌芽阶段进行治疗会降低疾病治疗风险。未来希望心血管医疗可以更加注重精准医学,根据不同病人的病情和身体情况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最大限度的减少在治疗过程中对病人其他部位的损伤,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减少花费开销达到最好效果。最后,希望在医疗方面更注重患者的恢复状况,进行一段时间的康复调查,使患者能够尽早的回归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当中,同时减少术后疾病的再发,从而减轻患者家庭的负担和社会的负担。
……
记者和吴永波教授在愉快的交流中结束了本次采访,吴永波教授在接受采访后又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在此代表广大读者,向吴永波教授表示诚挚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