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街区更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共生性策略思考
——以龙舟竞渡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为例

2018-05-29 06:59杨豪中
关键词:龙舟竞渡河街活态

张 蕊,杨豪中,杜 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建筑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5)

1 陕南龙舟竞渡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在陕南安康,横穿城市中心的汉江是古代航运码头文化的代表,当地有着近1500年的龙舟竞渡风俗文化,且一直传承至今.这项传统民俗文化集祭祀、祈福、竞技、斗志、争荣为一体,以爱国精神和先贤崇拜为精神核心,包容了参与性、竞技性、观赏性与民俗性,是安康最具特色的一项民俗节庆活动.目前,由安康市汉滨区申报的“汉滨区龙舟风俗”已被收录于2007年公布的《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编号IX-26.近年来,安康龙舟风俗文化在保护和传承方面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并在上河街建起了大型龙舟看台以承担每年举办的龙舟竞渡赛事活动,上河街成为了人们参与、体验安康龙舟竞渡风俗文化的重要场所,并与安康龙舟竞渡风俗文化的传承产生了密不可分的共生关系.

龙舟竞渡文化遗产在安康的发展与传承依托于汉江这一水系环境,而汉江沿岸又以“上河街”、“下河街”最为代表着安康历史上汉江航运与河街文化的特点.上河街北傍汉江、南依老城,位于安康市汉江南岸一号桥桥西,东接汉江一桥,西至金川门,是安康滨江历史街区中保留最完整的一条街道.历史上它是汉水货运的重地,在清朝中期至民国时期发展至汉江航运的鼎盛与辉煌时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前,上河街以青石板街、板门商铺、错综相依的吊脚楼,营造出这一街区浓郁鲜活的河街文化和码头文化,往来贸易、茶馆酒肆、龙舟竞渡等丰富的日常活动又为这一街区增添了市井文化气息.这一“历史街区”虽然没有得到国家相关机构授予的“历史文化街区”身份,然而其自身依然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文化价值,在发展的同时进行恰当的保护不仅有利于城市文化特色的提升,也是对城市历史文化的尊重与传承.随着快速城市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类似的历史街区在城市化发展的浪潮下面临着或拆或改的两难抉择,如何平衡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是当下亟待解决的紧迫课题.

2 以上河街更新改造为契机的陕南龙舟竞渡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2.1 上河街更新改造的背景

上河街作为安康滨江段最具代表性的历史街区,在城市环境快速变迁的背景下被很好的保护保留了下来,早在2003年上河街就进行了首次景观改造工程,经过十多年的城市发展,原本改造规划的单一形式限制了多元城市功能的植入,南侧封闭的城墙未提供与上河街内足够有效的交通联系,导致原本繁华的历史街区人气骤减,地段吸引力逐年降低,同时也影响了龙舟竞渡文化遗产的更好传承(图1).为了改善这条地方代表性历史街区的整体环境并促进龙舟竞渡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2015年再次启动了对上河街的环境更新项目,我们在参与整个项目的过程中,试图通过“共生性保护”理念的引导复兴该地区的河街文化和龙舟风俗,在传承和发扬地方文化的基础上使地区吸引力得到提升,最终实现物质环境与文化环境的共生.

图1 改造前的上河街Fig.1 Shanghe Street photos before transformation

2.2 共生性保护策略的实践

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物质环境进行保护时,首先应遵循国际国内文化遗产保护组织一致认可的基本准则,遵循完整性、真实性、活态性的三原则.“共生性保护”理念的提出就是基于以上三原则.所谓“共生性”是由“共”和“生”两个维度构成,“共”体现“整体、共同、同步”的思考,是强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性,是对广泛意义上的传承环境而进行整体性的保护;“生”体现“生存、生长、可持续发展”的思考,是强调对文化遗产传承物质环境的保护是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进行保护.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我们在上河街更新改造中所进行的实践策略包括以下5个方面:

(1)保留历史街区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重完整性

“完整性”是对历史街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共同前提,是立足于时间和空间双重整体视野下的基本性原则.完整性的保留是整体保护的基础,无论是场所文化还是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都有其所依存的文化环境,而完整性的建构正是基于广泛的环境视角,实现涵盖场所环境的完整性及文化环境的完整性的双重目标.基于此“完整性”原则的指引,在改扩建项目中首先提出规划整合理念,是建立在大区域整体性规划及小范围整体性重构两个层面上.

首先在对项目所处地区城市功能定位建立大区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江两岸整体规划格局建构”(图2),对上河街地区在当代及至未来区域发展中的角色和定位进行整体性认知.其次,在小范围整体性重构理念下,对上河街区段整体空间进行层级划分,建立由北向南的“汉江——河滩——看台前空地——上河街——城墙——内城”六个空间层级,提出重点对五个方面进行再整合,包括:滨江景观体系重构、街巷码头空间塑造、旧建筑适应性改造、交通动线重组及文化遗产多层面渗透(图3).

图2 一江两岸整体格局分析Fig.2 Gerneral layout of the river and backs

图3 上河街更新改造功能分区Fig.3 Function division of Shanghe Street

(2)历史街区文化多样性的重构

考虑到龙舟文化园所处地区涵盖的多重文化身份,改扩建项目的开展提供了实现文化重构的新契机.规划中为该地区赋予了再现“龙舟文化”、“河街文化”、“码头文化”、“市井文化”四重多元文化氛围的可能性,使历史街区在区域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保留了其历史特征,还承担了传承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场所意义(图4).

对“河街文化”、“码头文化”及“市井文化”的重构,是基于保护历史街区历史特征的理念,在规划中主要思考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对历史街区历史价值的再评估,创新性的将历史价值作为一个变量,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判断历史价值产生的差异性变化.其次,正视历史特征的“在地性”,强调其不可复制的场所特性.第三,对于同一历史街区,多重文化的聚合已具备了空间属性上的叠合,除此之外还需研究其在时间属性上的相互关系,实现时空双重维度上的文化重构.最后,是对文化意境的具象化表述,将多重文化的重构转化为可观、可游、可感的空间场所.对“龙舟文化”的重构,是建立在保护传承龙舟风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之上.文化遗产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其所处的文化环境,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同样也与其所处的空间环境密切相关,借助上河街改造更新项目的实施,使龙舟竞渡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环境得到了一次改善重塑的契机.

图4 更新改造中对文化性的重构Fig.4 Cultural reconstruction in transformation

(3)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

保护活态性的策略是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特性而提出,非物质文化又称“活态文化”,是指非物质形态的具有历史、艺术等价值的文化形式,而活态性是非物质文化最显著的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其核心载体在于“社区、群体或个人”,是因环境差异而不断变化的载体类型,因此表现出明显的活态性;其次,其表现形式的类型多样,而多样的文化表现形式又随环境不断变化,呈现出活态的属性.在上河街更新改造中对保护活态性的要求是围绕龙舟风俗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为核心,在规划中对这一文化遗产的活态核心载体进行多维结合,对龙舟竞渡的组织者、赛事参与者以及观演人群的活态文化参与行为进行专项研究,进而在空间配置、流线组织及体验模式等方面均实现合理恰当的规划.

(4)建成环境地域性文化的表达

地域性的体现不仅是对河街文化、码头文化及市井文化重塑的必要因素,同时也是保护与传承龙舟风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条件.在上河街更新改造中,对区域内建筑的改扩建设计参考陕南传统建筑的空间格局、建筑造型及色彩,例如石板房、吊脚楼、江边码头等;在建筑表皮设计中选择陕南当地常见的建筑材料,例如竹木、片岩等,通过这些地域色彩强烈的设计元素的引入,凸显历史街区的地域性特征.在景观设计中也考虑到地域性的体现,通过对陕南传统河街空间、码头空间及街巷空间等特有空间特征的营造,实现空间环境的地域性体验.

(5)传承环境文化体验性的植入

体验性是对活态文化感知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对历史街区多样性文化进行深入了解的重要途径.在上河街更新改造中,以龙舟文化为主题,通过叙事性的功能组织、合理分类的交通动线以及场景再现式的景观小品等多种方式,从展示、参与、传承、感知多维度介入,以增强历史街区与其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所需的文化体验性.

3 结语

上河街更新改造项目已于2016年中旬建成使用,尽管项目实践告一段落,但近一年来我们仍旧在收集整理市民游客的感受反馈,通过实践反馈调整完善共生性保护策略的理论建构.通过这一项目的实践探索,使我们对历史街区的更新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环境这两类问题探寻到融合共生的可能性,尽管目前的解答仍不乏片面与不足,期望在未来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加以完善.

(文中所有配图由O.A.Studio本来建筑工作室提供)

[1] 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Lewis Mumford. History of urban development-origin, evolution and prospect[M].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 1989.

[2] 阿摩斯·拉普卜特.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式[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Amos Rapaport. The meaning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nonverbal expressions[M].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 2003.

[3] 林惠祥.文化人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LIN Huixiang. Cultural anthropology[M]. Beijing: Commercial Press, 2011.

[4] 张松. 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

ZHANG Song. Introduction to historical urban conservation[M]. Shanghai: Tongji University Press, 2008.

[5] 柯玲.中国民俗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KE Ling. Chinese folk culture[M].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11.

[6] 姚朝文,袁瑾,高小康. 都市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YAO Chaowen, YUAN Jin, GAO Xiaokang. Urban development & 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M].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9.

[7] 欧阳正宇.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2.

OUYANG Zhengyu. Research on tourism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D]. Lanzhou: Lanzhou University, 2012.

[8] 盛静. 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探讨[D]. 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

SHENG Jing. Discussion on the protection policy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D]. Beijing: Chinese National Academy of Arts, 2012.

[9] 冯莉.民间文化遗产传承的原生性与新生性[D].天津:天津大学,2012.

FENG Li. The origin and renascence of the inheritance of folk cultural heritage[D]. Tianjing: Tianjin University, 2012.

[10] 刘文佳,刘晨宇,王翮. “风俗”——建筑人类学视角下的新环境要素解析[J].建筑与文化,2013(6): 67-68.

LIU Wenjia, LIU Chenyu, WANG He. ‘Custom′ analysis of new environmental elem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rchitectural anthropology[J]. Architecture and Culture, 2013(6): 67-68.

[11] 李和平. 论历史环境中非物质形态遗产的保护[J].城市规划学刊,2006(2):63-66.

LI Heping. On the protection of material form heritage in historical environment[J]. Urban Planning Forum, 2006(2): 63-66.

[12] 刘临安,王树声,马龙. 关于特定历史文脉环境中的建筑创作[J].建筑创作,2007(6): 60-65.

LIU Linan, WANG Shusheng, MA Long. Architectural creation in the context of specific historical context[J]. Architectural Creation, 2007(6):60-65.

[13] Lourdes Arizpe, Cristina Amescua.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M]. Germany: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2013.

[14] Critical Perspectives. Spatial planning and urban development[M]. Netherlands: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2010.

[15] KNUDSON.R. Cul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in context [J]. The United States: Archives and museum Informatics,2001,9(8): 235-346.

[16] HAMADA S, Ohta T. Seasonal variations in the cooling effect of urban green areas on surrounding urban areas[J]. Urban Forestry and Urban Greening, 2010, 9(1): 15-24.

猜你喜欢
龙舟竞渡河街活态
文化自信视野下高校龙舟竞渡的传承研究
挥桨逐浪观音湖 龙舟竞渡展雄风
鄂伦春族民间舞蹈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活态传承
老街嬗变
夜游大小河街
在“活态传承”中延续历史文脉
场域视野下彝族《指路经》的“活态”解读
夜游河街
湖南汨罗江龙舟竞渡的发展研究
活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