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城三小:以生为本 打破教育装备壁垒

2018-05-29 02:51:37
山西教育·管理 2018年5期
关键词:阳城县专用器材

文 本刊记者 来 静

走进阳城县第三小学,映入眼帘的便是教学楼上的八字标语“明理诚实健美好学”,学校以“全面发展、德育为先、落实雅行、培养雅士”作为办学目标,致力于将雅行教育贯穿于学校文化建设和育人工程的过程中。一路上,我们看到学校校舍设计新颖、布局科学,内部设施标准、适用够用,信息化教育设施完善。

随着国家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各种先进的教育设施和教学设备进入校园,学校按照一类标准配置了图书、器材。然而,本应对推进学校教育技术现代化起到不可估量作用的先进教育装备,却在实际应用中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如何真正使现代教育教学设备有效服务教学、保障教学和促进教学,充分发挥教学设备教学功能成为了当时阳城县第三小学的“新课题”。

对“三靠近”工作进行多方位规划

2014年春,阳城县第三小学开始按照县教育局要求,积极制定了教学设施设备“三靠近”实施方案。

学校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教学设施设备“三靠近”实施方案,成立了“三靠近”工作领导组,坚持以三个靠近方便学生使用、分类靠近分类管理为原则,对教学区域分类靠近的器材、设施进行了合理布局和整体规划。

方案具体规定了靠近教学的设施设备包含小学科学仪器、数学仪器、音乐器材、体育器材、美术器材、卫生保健与健康设备、文科教学仪器、图书报刊、信息技术设备等项目。

校园总体规划按照普通教室、活动区域、专用教室三类区域进行设计,学校投资20余万元配置活动柜、仪器柜、玻璃柜、置球筐等方便存放器材。在普通教室设有图书柜、活动柜,在活动区域设有漂书台、计算机查阅区、标本柜、置球筐,在专用教室设有仪器柜、标本柜、活动柜等。根据分类靠近的原则制定了相应的登记制度、使用管理制度、三靠近具体要求等,保证三靠近工作能有章可循。

方案提出了具体分类靠近实施要求:科学、音乐、美术器材按照目录规定要求全部进入专用教室,入柜成列摆放,学生必须在专用教室上课。体育器材、教学常用仪器、文科仪器挂图按照目录规定由各分管人员分别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按班级调配在各教室。体育器材中篮球、足球等进入相应活动区域。馆藏图书进入班级图书角,报纸、期刊进入走廊书架,保持定期更换。除普通教室和计算机教室安装的计算机和多媒体设备外,在校园走廊、大厅相应位置布置校园电子阅读系统、上网查阅区,对学生全天候开放。

从“僵化管理”到“科学管理”

专用教室、专业设施专门管理。过去,学校对器材设备的管理非常严格,所有学科器材、图书资料、教学挂图、设施设备均存放在专用器材室,从财产入库登记、借用记录、归还登记到损耗记录等一系列工作都有专人负责管理,生怕弄丢了、弄坏了,且借用手续繁琐。渐渐地该使用的器材没有使用,器材的价值体现在“账单”里,课程的内容单纯依靠教师“讲解”、学生“想象”来领会,僵化的管理模式使教育装备形同虚设,极大地浪费了教学资源。如今,学校按照阳城县教育局的要求,在所有专用教室、活动区域安装了监控装置,方便随时查验专用教室使用情况。课表进专用教室,教师严格按照课表在专用教室上课,不得挤占挪用音体美科学课程,专用教室全天候对学生开放,专任教师必须在专用教室办公。为了监督落实靠得近、用得实,所有靠近专用教室的器材供学生自由观察、使用,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方便活动、探究、尝试的必备器材。

教育装备供给个性化。学生活动区域包括楼道、大院、运动场、篮球场等。学校除了在网络计算机教室、普通教室安装信息技术设备外,在各楼道、走廊等活动场所按照年级分别也安装了联通网络的计算机和终端设备,在所有联通的计算机终端设备上安装了校园电子阅读系统,“打破”学校围墙,为学生提供更个性化的优质资源。学校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专人负责管理、维修,全天开放网络计算机教室和计算机查阅区,方便师生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和网上学习,保证师生都能在课外任何时间不受限制地到教室(区域)实践、操作、查阅、学习。同时,在教育设备和教学设施的空间布置上坚持基于学生的成长特征进行更加科学的设计。

教育装备的服务更加社会化。我们在通往篮球场、运动场的通道都看到了学校设置的球类归置点。“体育组教师会按周轮流检查,对破损或内压不足的球及时更新,确保足球篮球的充足并能够正常使用。孩子们特别喜欢!”专责老师笑着向我们解释。学校将所有进入各教室的体育器材、文科挂图、教学仪器等,都交由学生自主管理、自由使用,对破损的器材、仪器及时上报到相应器材室予以补充更换。“三靠近”方案的实施是为了打破传统的教育设施和教学设备的管理模式,推动教育不断发展、教学方式不断变革,使教育回归本真,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尊重学生。“三靠近”工作的开展,打破了过去教育装备封闭的供给模式,实现了教育装备的社会化服务,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更加自由、自主地参与到各项活动当中。

将“课改”与“三靠近”工作深度融合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既要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又要重视发展其个性特长;既要重视素质培养,又要注重人文精神的养成和提高。为此,我们把三靠近工作与课改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能读上好书的便利,让学生沉浸在书海,享受好书带来的精神滋养,着力打造书香校园。”望着“漂书台”边阅读的孩子们,谢永军校长欣喜地向我们介绍道。

2012年秋,阳城县第三小学在改革原有图书借阅制度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在各层走廊建起“漂书台”,通过学生图书资源共享的渠道,生均入“漂”2册图书,全校入“漂”图书约3000册,以自主管理的方式率先进行校园漂书。同时开始安排阅读进课表、进课堂,班主任顺势成为各自班级阅读课题的负责人,每天下午安排20分钟的阅读短课,由学生进行自由阅读。将自主权更多地归还给学生,任何教师不占用阅读时间,不干涉学生阅读书目,并陪伴学生同时阅读,让教师学生全部徜徉在书海中,享受阅读带来的幸福。

自2013年春季开始,学校逐步推出了读写训练活页卡片,学校建立了“校园周读书日”、推出“文化讲堂”,并举办各类知识竞赛及读书活动,将课外读物与课内读物有机整合,既要照顾到学生的阅读面,又要兼顾学生的阅读质量,统整课内和课外阅读的面、量、质。

2016年秋,为进一步改善自由阅读带来的阅读不均衡现状,校长精心选择向小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144种,平均每个年级推荐书目24种左右,并通过校园书单向学生、家长公布,学校投资2万余元为各班配置推荐图书每种复本2本,班均50册。为满足全校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需要,阳城县第三小学专门建起了校园电子阅读系统,学生除了阅读校长推荐书目外,还可以有更宽泛的阅读选择,只需扫描电子图书二维码就可以把自己喜欢的图书下载到手机端进行阅读。为推动阅读真正走进家庭造福学生,建立“亲子阅读记录卡”,内容包括书名、阅读时间、阅读页数、好词佳句、阅读收获、家长评价、老师评价等,让家长参与进来与孩子共读,孩子必读书目得到了基本保证。随着阅读机制的不断完善,阅读逐步成为学生校园生活的主题。

校园里、操场边、楼道中、专用教室里,到处都可以看到三五成群的学生,或在实验室中做实验,或在绘画、练琴,或在读书、上网查找资料……“我校实施教学设施设备‘三靠近’方案近四年,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无形中得到了提升,我校学生在县局连续四年的综合测评调研中始终处于全县领先地位。”学校老师满怀感概。

“让教学设施设备‘活’起来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让校园设施设备‘活’起来是学生的幸福。我们将在具体实践中花更多的功夫、下更大的气力,把育人工作做得更实。”谢永军校长对今后的工作充满了信心。

猜你喜欢
阳城县专用器材
阳城县“耕心微写”课题组
体能测试专用鞋
体能测试专用鞋
体能测试专用鞋
阳城县林权抵押贷款改革经验浅谈
山西林业(2021年2期)2021-07-21 07:29:30
AV TOP 100!2020-2021年度优秀影音器材推荐榜简评
阳城县:“一一四四”开展“以案促改三服务”活动
支部建设(2019年36期)2019-11-19 09:50:06
最贵的器材多少钱 Damian Demolder
爱它就给它专用的设备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