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兹别克斯坦]瑞德维拉扎 著 高原 译
在公元前141年至公元前129年之间,希腊—大夏王国处于塞迦和大月氏部落的压制之下,希腊在中亚南方的统治也开始崩溃了,不过小部分希腊统治在北大夏和粟特南部又留存了多年,大月氏人在匈奴的扩张下向西迁徙,然后占领了巴克特利亚。之后建立贵霜王朝的就是大月氏的一个部落贵霜,而大月氏也是中国打开西域之门的首要因素。自汉朝开始,中国开始实行迅猛的扩张政策,试图从黄河和长江之间的区域向外扩张。在汉武帝时(公元前140年—前86年)尤其倾向这一政策,将注意力放在了汉朝与匈奴交锋的西域上。在冒顿单于的时候,匈奴人摧毁了月氏,并迫使大部分月氏人(大月氏人)逃亡至粟特和大夏。中国人在寻找共同对抗匈奴的盟友时转向了大月氏人,为了和他们建立外交关系并结成军事同盟,汉朝向西域派遣了张骞带领的中国使团。张骞在被匈奴人囚禁多年之后,成功逃出并深入中亚,并成功与大月氏人进行了谈判。张骞打开了西域,并带来了中国与西域包括外交联系在内的各种交流。第一个与中国建立联系的就是大宛-费尔干纳,而在当时诸多国家交战的缘由之一就是费尔干纳的“天马”。
《史记》记载,汉武帝派遣使者带着一千两黄金和一匹黄金马去大宛国求马,然而大宛王不愿将天马交给别的国家,拒绝了这一请求,他还认为距离大宛甚远的中国不会向大宛派遣军队。汉武帝的使者对此感到很愤慨,因此对大宛王恶语相向,最后使者被杀(看起来外交豁免这一概念在当时并不存在),他携带的金银财宝也被大宛王没收了。为此,汉武帝任命李广利为统领,向大宛派遣精兵数万。这场汉攻大宛之战持续了四年,并以大宛的惨败收尾。大宛王毋寡被杀死,大宛前贵族昧蔡被任命为新的大宛王。汉军则带着三千匹大宛马踏上了返回中国的路途。
一年之后,由于昧蔡巴结中国的态度,大宛贵族发动政变杀死了昧蔡,让毋寡的弟弟蝉封成为了大宛王。蝉封与中国结定了和平条约(这是中国与中亚之间的第一个条约),将自己的儿子送到中国去做人质,同时每年向中国进贡一对天马。作为回应,朝廷向大宛派去了带有礼物的使团,以此来加强与大宛的和平关系。在从大宛回中国的途中,中国使团带回了葡萄和苜蓿籽,而这两种作物之后就在中国的广阔土地上散播生长了起来。中国就是这样第一次接触到了葡萄和苜蓿这样重要的农业作物。
汉攻大宛之战后,中国与西域的关系迅速发展。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每年向中亚各国派遣的使团数量不少于十个。
公元前111年至公元前105年之间,在汉武帝的决策下,中国第一次和安息帝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在安息帝国的东部边界,中国使团受到安息军官和两万骑兵的热烈欢迎,并一路被护送到了安息帝国的首都。安息的使团与中国使团一同回国,并给汉武帝带去了鸵鸟蛋和来自埃及亚历山大港的善眩人(魔术师)。在打开西域之路并开始交换使团之后,丝绸之路就应运而生了。
汉朝中国与中亚康居国之间的交流则与前述有所不同。康居国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因此它一直处于相对独立于中国的状态,在政治上并不承认中国的优势地位。《汉书》中就曾记载在康居国的中国使团被排在乌孙国之后接见,会餐时上菜的顺序也晚于乌孙贵族。不过当时的中国非常珍惜能够了解西域的机会,所以安于这样的安排。而康居国王尽管没有将中国视作宗主国,还是将自己的儿子送去中国为汉帝服务。汉人认为这是康居国为了与中国发展贸易而采用的计谋。
尽管在张骞出使大夏和月氏时,这些国家拒绝与中国结成共同抵抗匈奴的军事同盟,但中国与他们的外交关系还是持续发展起来了。这些外交交流的一大贡献就是佛教传入中国,这大大促进了月氏对中国以及中国对大夏的出使。
关于佛教传入中国,汉字史料中记载了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记载于《四十二章经》。据其记载,汉明帝派使团往月氏获取佛经,关于这一出使的年代有不同的记载:60年、61年、64年和68年。三年后,使团带着《四十二章经》归来,随使团一起回到中国的还有第一批来到中国的佛教传教士——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在这之后,汉明帝修建了第一座佛寺白马寺。
在汉字史料中记载,中国为了管理西域任命了相应的校尉、建立了军事哨所,这一点似乎也值得推敲。可能汉代设立的这些校尉和哨所都是负责外交活动的,并不是为了管理西域国家。中国与西域中亚外交关系的建立也带来了贸易和文化关系的发展,文字史料和考古发掘都可以证明这一点。
考古发现证明,中国的五铢币从中国流入中亚,尤其到了费尔干纳和粟特地区,这也为费尔干纳钱币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中亚还发现了大量的中国铜镜,有时还能发现玉石制品。在公元7年时,王莽当政——在中国的传统史观中,一般将他视做一位篡权者——王莽之时,中国与中亚之间的外交关系进入了短暂的停滞期。
在公元25年进入东汉之后,尽管曾有来自中亚某国的使团来到中国请求归顺汉朝,但中国与西域的关系并没有得到发展。据《后汉书》所说,在65年间,西域一直处在与中国相隔绝的状态,在74年之后相互交往才开始复苏。在与西域国家的交往之中,东汉采取的是与西汉不同的政策。东汉的统治者认为与西域的交流会给朝廷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所以这一交流长期处于断断续续的状态。
班超出使西域之后,中国与西域的关系才得到了更稳定的发展。据《后汉书》记载,班超的使团走遍了整个中亚,甚至到达了西海,这里的西海有可能是指里海或咸海。在班超之行之后,在中国开始出现了带着贡赋前来朝觐的中亚使团。不过这些中亚使团的出现可能也只是个别现象,在当时,西域与中国的交往依然时断时续,与中国交流的主要是康居国。
中国与安息帝国和贵霜帝国的关系则需要另立篇章才能讲清了。总之,安息继续与中国保持外交上的交流,不过也仅限于派使团向中国进贡奇珍异兽。比如,在87年孝章皇帝执政期间,曾有一个安息使团向中国带来了狮子,而在101年时安息王米特里达梯也给中国送去了狮子和鸵鸟。值得注意的是,97年正值班超遣甘英穿过安息帝国出使到地中海边的罗马帝国。
由于政治军事局势的关系,在 曹 魏(220-265年)、晋(265-480年)和北魏(386-556年)时期,中国与中亚的关系全面衰落。此时贵霜和安息这两个大帝国瓦解了,贵霜帝国里的北大夏被拆分成了好几个小国,而中亚西南部则在安息帝国之后落入了萨珊帝国的统治之中。当时的康居国也瓦解成了好几个独立小国。匈尼特部落和寄多罗部落入侵到了中亚两河流域的西北部和东北部。当时的中国也处于政治局势极度不稳定的时期,面临着政权争斗以及匈奴和柔然部落的侵袭。因此,基本找不到从公元3世纪后半叶到5世纪初中国与中亚各国交流的记载。除此之外,甚至还有有关魏明元帝不接待西域使团的记载。
只有在魏太武帝(426-452年)时,东西交流才有所复兴,太武帝派董琬和高明出使西域,他们携带的大量礼品中就有中国的锦帛。董琬行北道入中亚,他首先来到的是乌孙国,在七河地区短暂停留,乌孙王以极高的规格接待了董琬,并告知他“破洛那”(费尔干纳)和“者舌”(石国、塔什干)都想与魏朝建立外交关系,“但患其路无由耳”。当时,匈奴人和柔然人完全阻断了这些道路,极大影响了中国与西域之间的交往。离开乌孙后,董琬继续前往费尔干纳,而高明则前往石国,他们分别在那里与两国约定,使两国成为中国的附庸国,并将中国的礼物转交给了这两个国家。因此,董琬的出使有着重要的意义,其对东西交通的影响甚至可以与开通西域的张骞之行相比拟。董琬返回中国的时候.有十六个中亚国家的使团与他一起同行,据《北史》记载,从那时开始,中亚的使团接连不断地来到中国,“自后相继而来,不间于岁,国使亦数十辈矣”。
在唐代的时候,中国与中亚的交往关系进一步活跃,直到中国向中亚的前进之路被阿拉伯人阻断。
由此可见,中亚外交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