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建委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加强写作与生活的联系”,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资源”服务于语文教学。如何开掘地方本土文化与作文教学进行有效整合、链接,笔者进行了许多尝试:
1.亲近“家乡美景”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塘溪坐落在东海之滨,镇域内不仅有曲折蜿蜒的菩提岭古道、山林浓密悠长的黄泥岭古道、上百年历史的张家岭古道,还有“宁波香格里拉”之称的雁村,古色古香的天福禅寺,还有碧波环绕的堇山梅水……
美莫过于大自然。自然景色皆为学生的习作资源,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就地取材,去仔细观察平平常常的自然景物,从平常熟视无睹的事物中,去发掘事物的形式美与内在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实现学生习作表达向自然界开放,与自然融为一体。
如描写亭台楼阁、绿树环绕的公园美景;描写古朴典雅、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特色;描写绿色林海、古朴村落的环境静谧……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观察纯净的家乡之美,用农村孩童聪颖的心灵去描摹体味自然的感受。
2.体验“特产制作”
地方特产是本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让学生观看特产制作过程和对一些特产进行品尝,使他们对这些特产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接下来的习作内容自然会变得丰富多彩。
如塘溪人在春节时,家家都是自己做汤团,宁波的猪油汤团更是名扬四海。那冒着热气汤中漂着的像雪球似的汤团,外面十分光滑,在皮上咬上一小口,黑得发亮的芝麻馅便从口中慢慢流出,顿时,一股香甜的味道扑鼻而来,把流出的馅吸完,一股浓香在口中弥漫开来,沁人肺腑。细细品尝,芝麻的香味在嘴里久久不散,回味无穷。
制作过程中的淘糯米、磨米粉、制馅料、裹汤团,学生在体验制作的过程中,听家长讲解制作技巧及传说,这样的习作让学生学到了许多知识,开阔了视野,深得学生欢迎。
3.探究“名人趣事”
尘封的往事或许早已被现代快节奏的步履踩于脚下,而我认为许多尘封的往事犹如陈酿的美酒有它独特的甘醇和韵味。塘溪素有“名人之乡”的美誉,从我们的塘溪走出了许许多多杰出的书画界人才,“昆虫怪杰”周尧、“克隆先驱”童第周、“书坛泰斗”沙孟海、“东方梵高”沙耆、“浙派绘画”第二代代表人物童中焘……丰富的人文资源蕴含着无穷的语文资源。
因此,我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探究和挖掘。同時自己也深入进行调查、走访,和同学们共同学习。我们通过带领学生采访名人故居、好友、文献搜集,电话采访名人,邀请名人后代来校指导等方式,采集到了上百个鲜为人知的名人小故事,极大丰富了语文教育的素材,也锻炼了学生的交际能力,提高了写作水平。在这些名人故事中,既有人人皆知的故事,更多的是鲜为人知的名人小故事,如:沙孟海的《城隍庙看字》、周尧的《“拗牛”小周尧》、沙文求的《婚夜练拳》等。并带领学生创立了梅溪文学社和文学社的刊物——《梅芽》,刊登了大量的名人故事和学生习作。我们还和学生一起,共同开发了学校课程——《走近塘溪》《走近生物学家童第周》等名人教育系列读本,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课堂上、调查时,学生俨然成为一个个小历史学家、小考古队员,稚嫩的评价却显现出独到的思考。
4.感受“民俗风情”
不同地域所构成的点点滴滴的风俗人情好像洒落在人间的颗颗珍珠,那么,我们如何将这些珍珠串起来形成美丽的项链呢?在生活中,学生自己拿着小本本,走家串门,上访下问。有的研究民间传统节日,有的研究礼仪习俗,有的研究生活习俗,有的研究行业习俗……由此拉开了开掘民俗风情的序幕。学生们在社会的实践中锻炼了自己的勇气,提高了自己认识社会的能力。纯真朴素的乡情激发了孩子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在乡情的历史长河中他们自由畅游、浮想联翩。
人情、乡情,拨动了学生弘扬乡土文化的心弦,催生讴歌乡土文化的幼苗,激发强烈的创作热情。
广阔的农村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资源库。我们要引导孩子关心、发现、领悟、认识其中深厚的文化,去关心祖祖辈辈耕耘于这块土地上的人们,还要和他们一起感受生命的快乐和痛苦.从中领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并将这一切融人自己的灵魂与血肉中,使之成为自我生命的底蕴与存在之根。这就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了一个丰厚的精神底子,这不正是习作教学的最终本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