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语文有窍门,养好习惯是根本

2018-05-28 09:41郭丽萍
关键词:查字典字典写日记

郭丽萍

一种良好习惯的形成,会使人终生受益。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他又进一步说:“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可以这样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比教给他知识更重要。新课程标准中更把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作为教学目标,强调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既是促进语文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又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规范书写的习惯

我们经常说字如其人,意谓人与字,字与人,二而一,一而二,如鱼水相融,见字如见人。我们又说见字如面,这种比喻很恰当。汉字从字型上看,是一种方块字,写得好,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培养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为书法家,但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辨认。写好汉字是终生学习与发展的一项必备技能,从小培养好孩子书写规范的习惯,对孩子的成长以及未来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书写练字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因此,要求学生着重练习写好楷书,把点、横、竖、撇、捺、折等基本笔画写规范,在日常书写中培养他们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的习惯。这是学好语文的第一关。

二、用工具书的习惯

工具书是学习的拐杖,是无声的老师。北师大版的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里有一篇文章《字典大楼》,全诗把字典比喻为一座大楼,形象而又生动地说明了字典里有非常丰富的知识,对我们的学习有重要的帮助作用。《新华字典》是学生们接触到的最早,也是对小学生来说最实用的一本工具书,教师通过一两个学期的时间,教会学生查字典的方法,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自行解决学习上的疑难,进而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

教会学生仅仅会查字典是不够的,还要引导他们增进与字典的密切关系,愿意并经常去字典大楼里拜访专家。当学生已经养成了查字典的好习惯后,上课时会习惯性地把字典摆放在桌上,随时使用。这时候的学生已经把查字典熟练成一种技能,形成一种习惯,也会受益无穷。

三、放声朗读的习惯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字经又云:详训诂,明句读。古文重视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那时候上课,只是学生反复朗读,在一遍又一遍的读文中理解了文章内容。现代文也是如此,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闡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尤其是低年级的课文,内容浅显易懂,文字优美,更适宜学生朗读。

朗读是有声的艺术,是语言的音乐,是语文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培养语感的有效途径。大多数差生的突出表现就是不会大声读课文,大声读不好课文,从大声朗读开始训练,许多差生能在读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思考力。且朗读可以激发激情,提升自信心,反复诵读可以增加孩子的胆量,使孩子变得大气、大方、大样。特别是集体诵读时可以互相壮胆,进而产生诵读的热情和激情。

四、熟读成诵的习惯

人的语言能力的形成,主要依靠对前人经验的模仿,因而背诵在语言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也会吟”,道理就在于此。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语言的运用都很典范,如果学生能把它背诵下来,无论是对口头表达还是书面写作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关于背诵的作用,特级教师韩军也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说:“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最大特点是繁琐到无以复加的分析讲解。我们能把一篇文章分析上几个课时,怎么就不能让学生利用这个时间把文章‘吃进肚子去呢?所谓‘吃,就是背出它。巴金能背出整本的《古文观止》,茅盾对《红楼梦》能脱口而出,这就是茅盾、巴金能够成为文豪的原因之一,没有《古文观止》《红楼梦》垫底,他们的文字功夫不会达到这样炉火纯青的地步。中小学语文教育不是培养作家,但是这种学语文的方法是可以借鉴的啊。你问问巴金、茅盾,你们的语文老师是谁呀?都不知道了,他们的老师就是书,就是经典,就是诵书、背书。”

五、坚持写日记的习惯

写日记不仅是练笔的好办法,也是积累材料、储备知识的有效途径。每天坚持写日记,在日记里写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事。除了写自己的事,也可以写周围人的事,记录生活,表达情感,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一篇篇日记从学生的手中诞生,篇幅从短到长,越写越顺,这时孩子们会发现原来下笔并不是很难写啊!正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写一篇日记容易,天天写日记难,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恒心和毅力,是写不好日记的。教师要从指导学生写日记入手,让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越写越新鲜,越写越想写,越写越进步,逐渐养成勤于练笔的习惯。

六、独立思考的习惯

所谓独立思考,就是不做书的奴隶,不做单纯的“知识储备器”,不迷信权威,敢于有自己的见解。孟子说的“尽信书则无书”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常常发现,越是低年级,课堂越活跃,发言越踊跃。渐渐的,当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后,举手的人变得寥寥无几,总是那几个优秀的学生在回应。其他人呢,静静等着听这几个学生回答,不愿动脑子,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久而久之,这些学生的思维越来越僵化,独立思考的能力越来越低下。

只有激发学生思维碰撞,才能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追根究底,责任在于教师,教师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一般来说,教师提出问题后,如果思考的时间太短,多数学生还没有想出来,只有少数优秀的学生想出来了。这时候,教师如果为了完成教学环节,就让好的学生发表意见,必然会挫伤大多数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这就要照顾到中下程度的学生,多留一点时间给大家思考,等待有相当多的学生举手后,再根据情况,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回答。有时让那些没有举手的学生来回答,鼓励他们要有信心,遇到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用夸张的表扬去激励那些有独立思考意愿的学生,激发他们的发现力、想象力、创造力,让他们成为榜样,从而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独立思考的队伍中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育是有时效性的,小学阶段是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错过了这一关键期,就很难再习得。但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了,学生的学习也就轻松了,学好语文也就指日可待了。

【参考文献】

【1】陈瑞.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华章,2011(08)

【2】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韩军演讲摘录.内蒙古教育,2014(12)

猜你喜欢
查字典字典写日记
做早餐啦!
辛巴狗海洋大冒险
字典的由来
大头熊的字典
正版字典
写日记
说句好话挺难
机器狗可以说话、写日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