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咪佳 蔡佳迪 朱心宇
图/东方IC
不久前,1989年生的魏大勋,在一档热播综艺节目中,叫了1983年生的应采儿一声“阿姨”。全网的“中年人”都炸了,一个网友的话可以代表很多“中年人”的心理:“我们可以自称‘老阿姨’,你们不可以瞎叫的啊!”
这背后自然是对人到中年这件事情的焦虑。
最近,微信公众号“大家”的专栏作家、美国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魏阳写了一篇《无论你多成功,到了四五十岁必然会深陷危机》,触动了中年人敏感的神经。
中年危机,那么中年的起步是哪里?世界卫生组织划的线,45岁。
“中年危机观念可以追溯到19世纪之前。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年危机这个概念获得学界大量的关注。”美国阿巴拉契亚州心理咨询中心的博士丹·琼斯说,“中年危机并不是一个正式的诊断。”他认为中年危机的涵盖时间段非常宽泛,大概从37岁开始到50多岁,都在中年危机发生的年段里。
37岁是什么概念?第一批80后今年已经38岁了。
所幸,当代社会目前对“中年”的结构定义,比较像魔戒世界中霍比特人的准则——33岁成年,55岁中年。
“其实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中年危机的时间是在往后推的。”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心身科医师陈正昕这样解释原因,“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可能35岁后就会出现中年危机;进入21世纪,大概40多岁以后出现中年危机;到现在,可能50岁之后才出现真正的中年危机。”
“一方面,现代人的寿命更长了,同时,人们的生活经历有了很大的变化——几十年前,30岁的人可能已经参加工作十年了。但是现在,有些博士后30岁才刚刚开始走上社会。”陈正昕说。
中年危机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心理应激模式。它是指中年人与其他年龄人群相比,更难以感到满足的一种心理状态。
科学研究表明:虽然看起来与家庭、工作和生活上的诱因有关,中年危机的心理模式其实和外部条件没有直接关系。中年人的情绪低落只和年龄有关。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经济学家大卫·布兰弗罗和安德鲁·奥斯瓦德就针对不同国家不同年龄人群进行了有关幸福感的研究。
结果发现: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人们的生活满意程度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在四五十岁时达到低谷,然后逐步回升。到了老年阶段,生活满意程度回升甚至超过青少年时期。他们的这个发现,被称作一条“快乐的U形曲线”。
不幸的是,中年人正处在那个U形曲线的低谷。
这件事情更好的解释,可能是从进化学的角度。
2012年11月,美国科学家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的一篇论文表明:人类的近亲——猩猩,也一样有中年危机。
有两个种类的灵长类动物——黑猩猩和类人猿被观察到,在中年时,没有事情就“moping”。这个单词在中文中有很传神且叫人哭笑不得的解释——忧郁地闲逛,有没有想到下班回家要在车子里独自坐上一刻钟的男人?
闲逛的猩猩、猿猴们,年纪正相当于人类的45~50岁,它们在“猿生”中的这个阶段最不开心。
“我40岁了,我觉得我遭遇了中年危机。”陈正昕的诊室里,一个男人一坐下来就有点绷不住。
同样是中年,男人确实比女人更容易出现中年危机。
“男性的述情能力通常没有女性好。”陈正昕说的述情,意思是情感表达。
这一定程度和男女大脑结构的天生差异有关系。
有心理学专家这样描述男女大脑的差异:“情绪管理在右脑,语言在左脑,中间的连接桥梁叫做扁直体。女生的扁直体比男生厚,因而信息传导快,所以女生擅长用语言表达情绪。”
当然,这也和社会观念很有关系。陈正昕认为,“社会对男性述情是排斥的”,特别是中年男人,全世界对他们的要求是“成熟稳重”,他们怎么可以“矫情地”吐露情绪?
陈正昕说,大多数人的中年危机,最关注的是个人的两件事情:健康、情感。
健康比较好理解,而感情,一般到了“危机”的年岁,婚龄都有十几年了。
魏阳在专栏中探讨中年危机,他讲到心理学家埃里奥特·杰奎斯在畅销书《通道:成人生活中可预见的危机》里,对中年人情感困惑的描述:他已经取得了事业上的成绩,却依然觉得失落和不快。他责怪他的工作,他的妻子和他周围的一切,觉得这一切都像牢笼一样困住了他。逃离这种生活的幻想控制了他的思想。他期望碰到一个有趣的女人,另一个领域的工作,充满异国情调的世外桃源。这些都像磁铁一样吸引着他自由和救赎的欲望。
陈正昕说,对中国人来说,比较多的一种情况是,这批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很多人的恋爱经历都比较少。到了中年时,对配偶有诸多不满意的情形下,他们会比较好奇:别的女子是怎么样的?跟别人谈恋爱会是什么样子的?
不过,杰奎斯对这些猎奇新鲜情感的男人,还有一段后续的描述:“新的情况(新的女人,新的工作和新的生活环境)会变成新的危险陷阱,让他只想回到原来的家庭,回到他的妻子和孩子那里。因为,家庭、妻子和孩子在被失去的时候,才突然变得珍贵。”
不过,前方总是有一个好消息在等着:如果你熬过中年危机的周期,活到六七十岁,你的平均幸福指数会再次上扬。祝贺你,终于在U形曲线里触底反弹了。(据《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