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琳
“出人头地”“慢条斯理”考源
杨 琳
(南开大学 文学院,天津 300071)
一般认为“出人头地”源自北宋欧阳修给梅圣俞的书信。本文指出:“出人头地”是宋代流行的俗语,欧阳修不过是这一俗语的一个使用者而已,说“出人头地”源自欧阳修并不符合语言事实。“出一头地”原义是让出一头之地,而非“让其高出众人”。“慢条斯理”形容动作缓慢、做事漫不经心,但“条斯理”等字看不出与缓慢义有何干系,辞书中未见有对其理据加以阐发者。个别学者曾提出“条”义为整理,“慢条斯理”言慢慢地整理丝缕。这种解释难以成立。本文认为“条”是“悠”的古音的遗存,“慢条”即“慢悠悠”。“厮”在近代汉语中有词头或衬音助词的用法,“厮礼”义为从容缓慢。“悠”的悠闲义来自“攸”,“攸”“优”当属同源。
出人头地;慢条斯理;词源
“出人头地”本作“出一头地”,一般认为源自北宋欧阳修给梅圣俞的书信。如《汉语大词典》:“出一头地,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读轼(苏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谓当避开此人让其高出众人一头之地。后以‘出一头地’喻高人一着。”刘洁修《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开明出版社2009:196):“出人头地,语本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书简·六·与梅圣俞四十六首(其三一)》。”《辞海》第6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312):“出一头地,《宋史·苏轼传》:‘[轼]后以书见修(欧阳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谓当让此人高出一头。后以‘出人头地’比喻高人一等,本此。”欧阳修原文见《欧阳文忠公集》卷六《与梅圣俞》:“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其实宋代文献中“出一头地”及类似说法用例多见。如:
1) 句下三要三玄,何人亲得的旨?面门无位真人,放渠出一头地。(宋·绍隆等《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二十《道洙首座请赞》)
2) 僧云:“会中有贤于长者,持标插于指处,云:建梵剎已竟。此意如何?”师云:“神骏不劳鞭影。”僧云:“秪如和尚崇建千僧堂,还与贤于相去多少?”师云:“高出他一头地。”(宋·妙源《虚堂和尚语录》卷九)
3) 学佛者云:“智与师齐,减师半德;智过于师,方堪传授。”予谓士之学道者亦然,道德识见,以至于文章语言,须向古人中出一头地,方始立得脚住。(宋·沈作喆《寓简》卷七)
4) 余自四十以后,便不出应举,人笑其无能为也,是则然矣,然而早能知退,又有人之所不能为焉。以己之无能为而能为人之所不能为,此非其所长矣乎?盖四十而不惑,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夫子尝有是言也。幼诵夫子之言,力行夫子之训,既而不惑,抑又无闻,宜乎退缩一头地而莫之为也。(宋·俞成《萤雪丛说序》)
苏轼也说过“放出一头”的话(见例7))。可见“出一头地”是宋代流行的俗语,欧阳修不过是这一俗语的一个使用者而已,说“出一头地”和“出人头地”源自欧阳修,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说法,并不符合语言事实。
欧阳修那几句话是对苏轼文章的赞美之辞。辞书中解释说“出一头地”意为“当避开此人让其高出众人一头之地”,并不确切。欧阳修的意思是说如果他和苏轼一起行走,他要给苏轼避让出一头之地,让苏轼走在他的前面,借此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文章不如苏轼、不敢与苏轼平行并列的谦逊态度,并没有“让其高出众人”的含义。“放”是让开的意思,所以也可说成“让”。宋陈仁子《牧莱脞语》卷二十《小田堡緫管曹公美政碑》:“公俘寇不慑,近乎勇;爱民不扰,近乎仁;英声气㮣,使当大敌,轻裘缓带,谈笑扫空之,虽颇、牧亦当让出一头地。”宋陈起《江湖小集》卷五十一《题戴石屏诗卷后》:“晚唐诸子当让一头。”“让出”之“出”是结果补语,跟“请出”“拿出”之“出”相同,表示结果的出现,而单用的“出”表示超出,含义有别。试比较:
5) 初学须是自处于无能,遵禀他前辈说话,渐见实处。今一看未见意趣,便争手夺脚,近前争说一分。以某观之,今之作文者但口不敢说耳,其意直是谓圣贤说有未至,他要说,出圣贤一头地,曾不知于自己本无所益。(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二十)
6) 东莱先生吕伯恭尝教学者作文之法,先看《精骑》,次看《春秋权衡》,自然笔力雄朴,格致老成,每每出人一头地。(宋·俞成《萤雪丛说》卷下《东莱教学者作文之法》)
如果表示让出不多,则说“半头地”。宋方岳《秋崖集》卷十五《次韵刘簿寄示》:“放余许出半头地,未敢以信而以怍。”若表示不确定的间距,则说“些头地”“几头地”。宋梅应发《(开庆)四明续志》卷十一《满江红》:“斫凡柯,放岩桂出些头地。从此去,引风披露,畅条昌蘂。”宋方岳《秋崖集》卷二十六《回奚朝瑞》:“某学不足以窥朝瑞之藩,援引非据,简而有法,出诗几头地,愽达如朝瑞当自知之。”不过这几种说法并不多见,应该是在“一头地”基础上衍生出来的。
“一头地”即一颗人头所占的空间,只说“放出一头”,空间概念已隐含在里面,所以“地”也可不说。例如:
7) 尚欲放子出一头,酒醒梦断四十秋。(苏轼《送晁美叔发运右司年兄赴阙》)
8) 文忠公尤为畏避,放出一头,闾里相传,风流未远。(宋·晁公遡《嵩山集》卷二十七《鹿鸣宴》)
9) 舟中长韵,句语浑成,意近世后村、南塘复作,当放出一头。(宋·何希之《鸡肋集·书乐安教谕黄从吾吟编》)
10) 徒知尚贤之为利,不知其为后世害也,惟外乎贤者知之。必超出一头也,然后能识破也。(宋·褚伯秀《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八十《徐无鬼第六》)
11) 惟昌寿净慧师则不然。师少游锡异方,潜心佛陇,志识学问出人一头。(宋·王十朋《梅溪前集》卷十七《舫斋记》)
“出人头地”是“出人一头地”的省略。《汉语大词典》最早引清李渔《怜香伴》中用例,实则早见于元代。元佚名《氏族大全》卷三十《出人头地》:“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嘉佑中欧公考试,见公文,语梅圣俞曰:‘老夫当避此人一头地。’”《永乐大典》卷一万八千七百六十四《十九敬命》引《郭璞数》:“君有前程,一呼百诺,出人头地,离祖基地。”明初佚名《录鬼簿续编》:“杨景贤……善琵琶,好戏谑,乐府出人头地。”《梦林玄解》卷十四《梦占·书裹囊中吉》:“占曰:无底曰囊,梦之须每事小心,商贾得之,出路宜防否人,财利须防失脱;士人梦之,奋志寒牕,终有出人头地、头角峥嵘之象。”《梦林玄解》旧题北宋邵雍纂辑,然传本为明何栋如重辑之本,从宋代文献不见“出人头地”之语可知,传本当为元明人之语。
今天有“高人一头”的说法,与“出人一头”、“出人头地”等说法一脉相承。
成语“慢条斯理”形容动作缓慢,做事漫不经心。其中的“斯”也写作“厮、丝”,“理”也写作“礼、缕、留”等字。该成语最早见于明代。《金瓶梅词话》第十二回:“那春梅只顾不进房来,叫了半日,才慢条厮礼推开房门进来。”又第三十回:“一个风火事,还像寻常慢条斯礼儿的。”成语中能与缓慢义直接对应的只有“慢”,“条斯理”等字则看不出与缓慢义有何干系,其结构关系也不明晰。收录该成语的辞书不少,但未见有对其理据加以阐发者。个别学者曾提出过一种解释。姚灵犀《金瓶小札》(1940:143):“慢条丝礼,或作慢条斯理,言有条理不着急,今俗作迟缓解,如理乱丝须慢为之。”曾良(2009:159)认为原本应为“慢条丝缕”,“‘条’是动词,为条理、整理义,言慢慢地整理丝缕。”这种解释恐难成立,因为俗语词中还有“慢条条”“慢厮条儿”等说法。例如:
12) 落后又使了玳安请了一遍,那三个才慢条条出来。(《金瓶梅词话》第六十三回)
13) 促拥拥三人马到长街上,慢条条举目留神左右观。(清车王府藏子弟书《荷花记》第十五回)
14) 我慢条条地接过电话,传来了一个女人的声音。(伍灼培《乡晨》,珠海出版社2008:152)
15) 船家躲在后艄,直等官员去得远了,慢厮条儿走来。(清·吕熊《女仙外史》第八十八回)
今天的方言中也有相关词语。许宝华、宫田一郎(1999:1293):“他条,粤语。广东广州。j指工作清闲、生活舒适、环境好等。k稳重;沉着。”又(1295):“他他条条,从容不迫地。粤语。广东广州。”“慢条条”“慢厮条儿”“他条”之“条”与“慢条斯理”之“条”应该是同一成分,这些“条”显然不能理解为整理义。
古来有“慢悠悠”一词。元蒋易《皇元风雅》卷十八《赤壁图》:“机会不来形胜在,狂歌吊古慢悠悠。”明沈璟《义侠记》第十七出:“远迢迢他乡传信,慢悠悠英雄自哂。”大约到了唐代,上古的余母演变成了半元音[j],但一些方言在“慢悠悠”等词中仍然残留了“悠”的古音,所以写成了“慢条条”“慢条厮礼”。这种古音的残存现象可以用词汇扩散理论加以解释。语音的变化是通过词汇上的渐变实现的,即首先在部分词汇中发生变化,然后慢慢类推扩散到其他同性质的词汇身上。由于渐变往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会存在已变和未变的共存现象。如果演变过程中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演变就会中断,造成个别音变的脱轨。“悠”读作“条”就是音变扩散没有波及的残余现象。
合肥话中有“慢韬韬”(缓慢)的说法,武汉话中有“慢慢𤘸𤘸”(慢慢吞吞)的说法,贵州大方话中有“慢摇摇”(行动缓慢的样子)的说法,山西忻州话中称慢吞吞的样子为“慢丢细掖”(许宝华、宫田一郎1999:6917、6918),“韬、𤘸、摇、丢”的本字都是“悠”。
广州话“他条”“他他条条”之“他”本字当为“拖”。“拖”有延缓义。《朱子语类》卷七十:“不知目前虽遮掩拖延得过,后面忧吝却多。”元任昱《小梁州·春怀》曲:“落花无数满汀洲,转眼春休,绿阴枝上杜鹃愁。空拖逗,白了少年头。”“他条”同义连文。
“厮”在近代汉语中有词头或衬音助词的用法,主要作用是构成双音节拍。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六:“这事体休声扬,着人看不好,怕你个冤家是厮落。”“厮落”谓奚落。元佚名《七国春秋平话》下卷:“今孙子遭围,厮勾死也。”“厮勾”谓将要。元郑庭玉《楚昭公》第二折:“我的分毫不与人,人的我会白厮赖。”“厮赖”谓赖为已有。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七回:“宋江听得声音厮熟,便舱里叫道:‘船上好汉是谁?救宋江则个。’”“厮熟”谓熟悉。明金銮《节节高·别怨》曲:“秋来意更深,漫思寻,音书欲写还厮噤。”“厮噤”谓闭口不言。《金瓶梅词话》第十一回:“专一听篱察壁,寻些头脑厮闹。”“厮闹”谓吵闹。“厮礼”之厮就是这种性质的成分,这样“慢厮条儿”的说法也就很好理解了。
由此看来,“厮礼”就是“礼”。“礼”有文雅、斯文义。江西宜春、新余等地有“斯立八气”的说法(许宝华、宫田一郎1999:5906),义为斯文,“斯立”即“厮礼”,“八气”当为“傻了吧唧”之“吧唧”,因斯文是一种气质,故写作“气”。文雅则从容不迫,与缓慢义相近。成都话中有“礼礼信信”的说法(许宝华、宫田一郎1999:1435),既有礼貌义,又有悠闲缓慢义。后者的用例如:“等了很久,她才从屋头礼礼信信地出来。”所以,“慢条”与“厮礼”是并列关系,意思差不多。
与“慢条厮礼”类似的说法是“慢条斯文”:
16) 他听了仍是满不在乎,慢条斯文地说:“黄先生叫唱的,有什么关系?”(中共泾县县委会宣传部编《群山怒火》,安徽人民出版社1961:160)
17) 沈向东也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端起茶杯慢条斯文地喝了一口。(韩少友《野柳》,群众出版社1998:308)
18) 吃龙虾也是中规中矩的,筷子夹着慢条斯文地嚼,连一个龙虾的爪子都不放过。(巴陵《食全酒美》,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129)
“斯文”是个典故词,源自《论语·子罕》:“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斯文”指礼乐教化,引申为文雅义。元关汉卿《五侯宴》第三折:“一生村鲁,不尚斯文。”由文雅又引申为从容缓慢义。许宝华、宫田一郎(1999:5906):“斯文,慢;慢条斯理。晋语。陕西北部。”“慢条斯文”中的“斯文”就是从容缓慢义。虽然“斯文”(“斯”原是指示代词)“厮礼”来源不同,结构有别,但词义引申轨迹相同,可以比较互证。
至于写成“丝”“缕”“理”等字,那是顺着“条”字想来的;写作“留”大约是逗留与迟缓相关的缘故。
讨论至此似乎可以打住了,然而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悠”的本义是忧愁、忧思。《广雅·释诂下》:“悠,慯也。”王念孙疏证:“《说文》:‘悠,忧也。’《小雅·十月之交篇》:‘悠悠我里。’毛传云:‘悠悠,忧也。’忧与慯义相近,伤与慯通。”忧愁义与悠闲义好像没有什么关联,所以“悠”虽然在文献中常用于悠闲义,但它应该不是悠闲义真正的本字。
缓慢则所需时间长,由此引申为时间之长久及空间之遥远。《尔雅·释诂上》:“悠,遐也。”
此外,攸当与憂(影母幽部)同源。忧愁之忧本字为𢝊。《说文》:“𢝊,愁也。从心从页。”憂本义为和缓。《说文》:“憂,和之行也。从夊𢝊声。《诗》曰:布政憂憂。”《说文》:“夊,行迟曳夊夊,象人两胫有所躧也。”躧义为拖曳缓行。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八十九《高僧传》第六卷:“革躧,《苍颉篇》云:‘躧亦曳履徐行也。’”憂后世借作𢝊,其本义则写作優(优)。《诗经·大雅·卷阿》:“优游尔休矣。”朱熹《诗集传》:“优游,闲暇之意。”《管子·小匡》:“人君唯优与不敏为不可。优则亡众,不敏不及事。”尹知章注:“优,谓逶随不断。”此谓优柔迟疑。憂(優)、攸音近义通,当有同源关系。
季旭昇 2014 《说文新证》修订本,艺文印书馆。
刘钊 2005 《郭店楚简校释》,福建人民出版社。
许宝华、[日]宫田一郎主编 1999 《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华书局。
许少峰 2008 《近代汉语大词典》,中华书局。
姚灵犀 1940 《瓶外卮言》,天津书局。
曾良 2009 《明清通俗小说语汇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
①《可洪音义》第十一册第二帙第二十卷“倡𠆸”即“倡伎”。元杨桓《六书统》卷五:“𠆸,网甫切。籀文侮字,从人从攴,戏击人也。”
Tracing to the Etymology of(出人头地) and(慢条斯理)
YANG Lin
(School of Literature,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 China)
This thesis makes a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etymology of the two idioms,(出人头地) and(慢条斯理). The author holds that the original meaning of(出人头地) is to go beyond the space of one head and the original character of(条) is(攸) that means leisurely.
(出人头地),(慢条斯理), Etymology
H134
A
1000-1263(2018)01-0087-05
杨琳,男,1961 年生,甘肃临夏人,教授,主要从事词汇文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