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名著阅读教学的微思考

2018-05-27 07:20徐丹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7年35期
关键词:林冲名著中考

徐丹

摘 要:自2016年开始,杭州中考开始考查名著阅读,这就要求平时能落实。然而若没有广泛地开展阅读活动,没有相应的导读,只是建议学生去读,那将是空谈。笔者分析2017年全省中考名著考查题,有心从课堂入手,结合学情,设置阅读目标,通过选读、游戏,设置任务单,以“教材”作为例子,并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有效落实名著阅读教学,以期达到中考考查要求,并能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关键词:中考名著;阅读教学

一、问题缘起

1.名著阅读考查全面深入

自2016年开始,杭州中考开始考查名著阅读,这就要求平时能落实名著阅读,尽管一开始的实施是规定考查书目,然而学生还是显得“张冠李戴”,不得要领。虽老师“耳提面命”,但学生依然不知“何去何从”。如2016年考查三部名著《简·爱》《水浒》《格列佛游记》的人物,从中选择一个(A.简·爱?摇B.林冲C.格列佛),结合其相关故事来印证这一观点“厄运能磨炼一个人”。既考查了人物,也考查了相关人物的故事情节,而且还要求学生对情节有所选择,必须能来验证“厄运能磨炼一个人”这一观点,如果没有真正读过、读懂这其中一部,这道题就会难倒学生“一大片”。再如,2017年温州卷考查《水浒》,围绕“兄弟”这两字,节选《水浒》里的三段文字,考查学生对《水浒》人物行为的了解程度,需要抓取关键词来判断;2017年衢州卷“请根据《海底两万里》或你阅读过的其他科幻作品,谈谈科幻小说与科技发展的关系”,已经从一本书的考查到一类书的阅读。没有读过《海底两万里》,没有对科幻小说的了解,这题从何答起??摇?摇

?摇?摇?摇2.名著阅读教学势在必行

随着名著考查范围的扩大和内容的深入,若沒有仔细地去阅读,考试结果可想而知。2017年,全省中考都有名著阅读的考查,这就迫使我们必须要重视名著阅读教学。事实上,学生主动阅读中外名著的积极性普遍不高,且以应试和教师要求下被动学习者居多,不愿意涉猎课本之外的名著。虽然,大部分学生在考试指挥棒下,都能对大纲要求的名著有所了解,知道他们的作者以及人物,但若是能评价人物并能从中得到启发,这似乎还有些距离。学生一说起名著,就觉得头大,太厚,太长,也很难读懂。而且,他们在课外阅读考查上还存有“侥幸”,希望老师能帮忙涵盖整理考试要点,以期通过记忆的方式来应对考试,如此一来,阅读涵养人生简直是“天方夜谭”。其实,大部分学生的家长都支持学生阅读名著,学生对开设“名著教学”课的期望值很大。

二、中考名著阅读考查背景下的初步尝试

2017年杭州卷在考查现代文阅读时,一反常态,开始选取小说阅读,而考查名著时,也侧重小说的考查,如:6(3)下面文字中“A”处原是“她”的名字,请写出这个人的名字,并联系《骆驼祥子》的相关情节,谈谈这个人的死对祥子产生的影响。(3分)只要见了她,以前的一切可以一笔勾销,从此另辟一个天地……她不仅是朋友,她将把她的一生交给他,两个地狱中的人将要抹去泪珠而含着笑携手前进。曹先生的话能感动他,A不用说话就能感动他。他对曹先生说了真实的话,他将要对A说些更知心的话,跟谁也不能说的话都可以对她说。

从上题可以看出,名著的考查立足于文本文字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有意识地去“以书为本”,仔细去阅读文字,细品人物。由此看来,对于名著阅读教学,我们需要有新的思考,将学生带入名著世界。

1.设置阅读任务单,选读名著内容

要想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必须要能找到打开阅读名著的钥匙。以2017年温州卷、舟山卷为例,设置相关名著《沙乡年鉴》的阅读任务单,帮助学生有目的有方向地进行阅读,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对名著的了解程度。任务单中包括阅读层次、阅读策略以及任务与记录。温州卷旨在引领学生采用各种阅读方式去读懂《沙乡年鉴》,通过初读、略读、质疑联读,将文本阅读走向主题阅读。由此想到,我们可以通过任务单将阅读任务分批分类进行。2017年舟山卷则要求读名著要读懂内容、读出感悟,那么我们在设置任务单的时候也可以行之有效的落实。学生读有所引,自然读得有效果。

比如八年级上册中的《红星照耀中国》,对于学生来说,这历史似乎与他们很遥远,而且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字数多,书本厚,学生很容易失去耐心,没多几页就又扔一边了。笔者在此书的教读课中设计这样一个环节:

选读书中报道人物事迹的任意章节

要求:速读,疏理人物的主要经历,标注最让你感动的故事或细节,摘录作者评论人物的关键词,写下你的感受。?摇(写在便利贴上)

有一学生就以周恩来这一人物展开阅读,并做了以下笔记。

人物:周恩来

主要经历:出身官僚家庭—就读南开中学、大学—领导学生运动—帮助创建共产党—任职黄埔军校—组织大罢工—组织“八一”起义—在南方艰苦斗争—长征。

最让我感动的故事或细节:第52页第2自然段

作者评论:纯粹的知识分子、书生出身的革命者

我的感受:周恩来,带给我太多的震撼与感动。

这一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很快地把握名著内容,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导读之后,学生对更加理解“长征”是怎么一回事,更具体形象地认识里面的人物,体会红军精神。初中阶段名著阅读的考查,并非要把孩子培养成为研究名著的专家,而是让学生在了解其书内容,在兴趣盎然的经典阅读历程中满足其探究世界、探究人生的好奇心,体验到审美和发现的乐趣,获得愉悦和满足的情感体验,进而形成持久的读书兴趣,养成终身阅读的好素养。?摇?摇?摇?摇?摇

2.设计游戏共情,把握教学落点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不仅对初中生的课外阅读量作出了规定,而且对课外阅读的目标有明确的要求。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够区分写实作品和虚构作品,还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四大文学样式的一些特点。

在《朝花夕拾》的教读课上,笔者通过“抢答”“寻宝”的游戏活动,把鲁迅童年生活的一些有趣细节出成抢答题,让学生无压力地进入书本,在翻阅、浏览、跳读全书过程中亲近经典,初步体验经典之趣。读后,引入衢州试题“从《朝花夕拾》的阅读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童年鲁迅?结合内容简要作答”,让学生深入了解童年时期的鲁迅,亦可再拓展,去探讨中年鲁迅。

比如在名著《水浒传》的阅读课中,笔者把教学重点定为“通过梳理林冲的故事,学会分析人物形象”,而寻找该教学落点的过程如下:

著名评论家金圣叹曾言: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在《水浒传》中,一系列鲜活典型的人物形象被成功塑造,在语文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学生只能分析一两个人物,以“窥一斑而知全豹”。“官逼民反,替天行道”是本著作的主题,义字当头,一定是敢作敢为。于是笔者把目标锁定林冲,因为林冲一生富有传奇色彩,经历了由幻想安度到奋起反抗斗争的过程,性格也随之变化。可以说,林冲这个人物在《水浒传》极具代表性。而学生对梁山的108位英雄好汉,很感兴趣,能够一口气说出好几个人物的绰号,最熟悉的人物有林冲、武松、鲁智深、李逵等。学生认为,林冲和武松的故事内容相对集中且个性鲜明,值得深入分析。

于是,笔者就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有人说林冲是英雄,有人说他是懦夫,也有人认为他归根到底是个暴徒,你认为呢?你的理由与依据是什么?

学生根据相关章节,字里行间读出:林冲满足于现状,不愿惹事,更倾向于“忍一时之气”;林冲混迹官场,深知高俅势力之大,气焰之高;林冲“承平日久”,缺乏对潜在风险的防范,更趋向于委曲求全;林冲耿直,缺乏对黑恶势力的正确评估,更倾向于息事宁人;林冲有清醒的底线意识,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轻易动手……

综合这些信息,我们认识一個生活在“正常状态”下的“正常”人,在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对林冲作出客观、审慎与周全的评价,学生能够更好地鉴赏人物形象,培养审美鉴赏能力。

3.以“教材”为例,引导学生阅读整部作品

全省考查名著阅读的书目都是围绕教材中的课文内容以及单元主题来设计,并且有相应的阅读方法介绍。如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名著导读相应的是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这本书在写人记事方面描写生动有趣,很符合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对长妈妈的“憎恶”“讨厌”到“崇敬”,完全是个儿童的视角,学生读了很有味道,进而介绍《朝花夕拾》,可以让学生消除与经典的隔阂,走近名著,从而走进名著。《西游记》神魔小说让学生学会精读与跳读。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编排的是“小人物”故事,平凡又有缺点、有弱点也有闪光点,如老王,再引导学生去读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让学生明白:作品通过祥子的“三起三落”,表现老北京下层贫民在艰难的生活中挣扎浮沉的悲惨命运,同时结合《老王》,进行比较阅读,引导学生关注普通人、关注弱者的生存境遇,培养学生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第六单元则是通过“探险”话题,运用浏览的阅读方式,从课内精读、自读,走向课外的整本书阅读《海底两万里》,显得更加的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八年级上册教材中的名著是纪实作品与科普作品有机结合,《红星照耀中国》是新闻教学的延伸,《昆虫记》是说明文教学的延伸,在《昆虫记》中,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通过画昆虫等示意图,更好地去把握昆虫的特性,真正去品尝属于昆虫的精神盛宴。随着年龄的增长,教材的步步深入,学生在阅读整部作品时,学会更多的阅读方法,浏览、精读、跳读、摘抄、做笔记,同时对文学有了更多的了解。

4.巧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名著教学

通过现代媒体,学生进行“主动的生动活泼的真实的阅读”,学生的阅读兴趣得以激发,比如《三国演义》电视剧的主题曲其实就是作品的开篇词,听唱之后就印象渐深,再以此引导学生去看三国人物,更有吸引力。比如看《红楼梦》,演员的精湛演技,让学生不由地对黛玉、宝玉及宝钗等人物感兴趣,再引导片段阅读,感受人物形象。影视、动漫、游戏等的欣赏不能替代经典原著的阅读,但影视作品通俗、形象、可感。像《骆驼祥子》《简·爱》都拍成了电影,可以结合影剧与文本,交叉赏析。

通过幻灯片的形式,进行人物集中,进而感知人物形象。比如李逵指着宋江问戴宗道:“哥哥,这黑汉子是谁?”戴宗对宋江笑道:“押司,你看这恁么粗卤!全不识些体面!”李逵道:“你那皇帝,正不知我这里众好汉,来招安老爷们,倒要做大!你的皇帝姓宋,我的哥哥也姓宋,你做得皇帝,偏我哥哥做不得皇帝!你莫要来恼犯著黑爹爹,好歹把你那写诏的官员尽都杀了!”李逵那里答应,睁圆怪眼,拔出大斧,先砍倒了杏黄旗,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做粉碎,众人都吃一惊。宋江喝道:“黑厮又做甚麽?”李逵拿了双斧,抢上堂来,径奔宋江……

学生交流得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李逵说话极其直率,他的天真、坦诚、毫无心机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具有最强烈的造反精神,也不免头脑简单。用类似的方式去认识其他水浒人物。

?摇?摇?摇?摇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与原著语言文字的相机结合,学生能更好地体会中华文字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而形成热爱中华文字的感情,增加文化自信。

三、名著阅读教学的进一步思考

?摇?摇?摇学生在阅读名著时,除了积累字词句,可否在原有知识能力的水平上,充分运用并加以延伸?阅读名著时,可否让学生学会探讨作品片段的写作特色,仿写名家的写法,借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阅读名著时,可否进一步扩大阅读视野,选择更多的同类作品,进行比较阅读?

笔者通过《智取生辰纲》节选自《水浒传》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片段进行了实践。选它,是因为它既有相对独立的故事情节,也对梁山中一些好汉殊途同归作了重要铺垫。选文中精彩的“智取”情节,作者对人物个性化语言的驾驭,令人叫绝的细节描写,逼真的环境烘托,在写作中非常值得借鉴的。尤其是塑造小说人物时,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以及侧面描写,使人物形象跃然于纸上,栩栩如生。学生可以从文本中人物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等方面去捕捉人物的特质。如:《水浒传》,当林冲妻子被人调戏后,他把调戏他妻子的人肩胛扳过来。“当时林冲扳将过来,扳着他的肩胛,却认得是本官高衙内,先自手软了”。“先自手软了”这五个字不仅写出林冲的动作神态,更是一下子挖掘到林冲的内心世界:敢怒不敢言,敢怒不敢打,充分表现了人物的忍让。

四、反思

激趣、方法引领,从而形成“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应该是引导学生去课外进一步阅读,还需要有分享,可以是复述,可以是演绎作品,也可以进行专题探究,营造班级的阅读氛围,提高学生素养。教师的爱读书、会读书这一点也非常重要。因为这不仅可以与学生分享自己独特的见解,还可以与学生课堂对话,引领学生走入文本,走进作者,从而通过阅读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名著是几千年人类发展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民族艺术瑰宝。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能给人以遐思、给人启迪,使我们终身受益。为了使更多的学生爱上阅读名著,笔者认为今后要多开设名著阅读教学课。

1.扩大知识范围,提高人文素养

优秀的阅读材料是进行阅读训练必需的物质前提,名著大都是文学性和思想性完美统一的,其较高的艺术价值和丰富的思想内涵为我们的阅读提供了多方面的切入点、语文的教学实践证明,要使学生学习语文,培养和提高语文能力,单靠教材内有限的“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必须树立“大语文观”。“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的敏锐感觉,而训练语感的最好阅读材料就是名著。”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在强调阅读的重要性时曾如是说。

2.涵养学生思想,提升审美追求

文学名著的欣賞与人的审美品位、思想境界是直接相关的。人类文化的结晶——文学名著,可以超越时代,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人文教育,感受永恒的艺术魅力。名著思想精神魅力越丰富,就越能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阅读文学名著是对优秀民族精神的传承,对学生心智的启迪和发展,能让学生的健康个性得以发展,人格得以健全。

3.训练阅读能力?摇,掌握写作技巧

一个人成功乃至决定人生命运的重要因素是良好的阅读习惯。名著阅读一般比课内文章更加充实,内容也更加生动,学生的读书兴趣容易激发,而有了兴趣,才可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养成“一有闲暇就读书,一不读书就觉‘面目可憎”的习惯;另一方面,写作从模仿开始,学生自读,教师引导,通过旁批、摘记、仿写等方式,日积月累,既积累素材,也掌握写作技巧,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

4.顺应中考趋势,满足阅读需求

中考名著的考查不仅限于作者作品的简单了解,而是需要深入去感受体验思考,那么名著也理应从漫无目的阅读走向任务性阅读。只有深入文本,才能真正去感受作品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2.戚良德.中国古代文学史.现代教育.2003

3.高巍.例谈白描手法.语文天地.2008

4.王海文.潘凤宽.重视名著阅读.设立阅读教程.现代语文.2002

5.陈昭明.刍议培养语感.赣南师范学院学报.?摇2004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衙前镇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林冲名著中考
因式分解中考都考啥
林冲的世界 一直在下雪
垂直平分线,中考怎样考?
试论林冲的忍与狠
名著,我想挽着你的手
林冲的生存哲学
放松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