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思想政治工作最大同心圆

2018-05-26 11:44华桂宏
群众 2018年9期
关键词:育人政治思想

华桂宏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做好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引,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核心,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从而打造思想政治工作最大同心圆。近年来,特别是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江苏师范大学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部署,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思路举措,改进方式方法,以问题导向促进难题破解,全面构建蕴含“师范”特质的育人体系,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党建铸魂,提升思想理论的引领力

党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和灵魂。学校党委坚持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抓责任落实、方法创新和示范引领,深入开展“铸魂”工程,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和组织活力引领思想政治工作,坚持用科学的理论培养人、用正确的思想引导人、用优秀的成绩鼓舞人。补足精神之钙。探索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长效机制,通过“领导干部、基层党组织、师生党员”的三级分层学习体系,打造“书记讲堂”“专家学者讲堂”等理论宣讲品牌,连续举办“青马工程培训班”和“三级党校培训”等层次多、覆盖广、频率高的学习培训活动,不断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筑牢党建之基。运用“孵化器”理念,创设“佳壹度·党建创新空间”,整合校内外资源,孵化党建项目,开设支部诊所,激活基层党建。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党建带头、业务带头)和学生党支部书记“双领”(思想领航、学业领先)工程,选优配强基层党支部书记。勤修为师之德。育人者必先育己,学校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统筹开展教师政治理论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师风教育,引导教师以坚持四个“相统一”为标准,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将师德培育和岗位培训相结合,建立全方位的教师一体化的培训机制。引入学生评教机制,完善师德考核监督体系,促进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课堂明道,提升教育教学的塑造力

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渠道,是必须守好管好种好的“责任田”。学校以学科建设提高教学水平、以教学改革增强课堂效果、以课程思政推动学科育人,力图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以质量提升为核心,加强学校“省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不断提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的基础支撑。发挥社科基金的导向作用和人文智库功能,将党的系列创新理论纳入重点课题研究规划,加强社会思潮动态分析,强化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正面引导。推进思想政治课改革创新。深入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统筹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教师、教学等方面的综合改革。校领导、学术带头人积极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题教学任务,组织编写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并且教师好用、学生爱读的系列实践教材。推动课程思政和学科育人。认真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元素和所承载的功能,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各个环节。比如,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政教育功能,围绕“以提高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文化创新意识,增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教育目标,科学设置课程,创新教学模式。

文化润德,提升以文化人的感染力

文化是大学的灵魂,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陶冶道德情操具有深远意义。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旗帜鲜明、导向严正,也要注重人文关怀,深化情感认同。学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的柔性浸润作用,形成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鲜明的传统地域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突出原创特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首创并连续6年举办汉式硕士生毕业典礼,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爱国报国、尊师重道、感恩敬亲、担责履任等精神内涵。成立汉乐团、汉舞团,首设国内和海外孟子学院,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课程,开办雅润女子学堂。突出人文特色,传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家风文化传承家国情怀,依托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家训文献资料整理与优秀家风研究”,编纂《中华家训文献集成》。以廉洁文化弘扬浩然正气,建设廉洁文化广场,举办“廉洁文化活动月”,积极推进“廉洁修身校园行”。突出实践特色,传承革命文化。通过实践式和体验式教育引导学生亲身感受、自觉传承弘扬革命文化。培训、选送优秀学生到淮海战役烈士纪念碑园、纪念馆,国防教育馆等担任义务讲解员;举办校园红色情景剧大赛,通过回味和演绎红色经典,深化学生对革命传统的认知和体悟。

实践励志,提升核心价值的践行力

思想政治教育最终目的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践行者和继承者,因此,必须充分重视实践养成环节这一关键枢纽。学校以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创业创新为抓手,推动大学生在实践与服务中扎根祖国大地、开阔眼界视野、增长能力才干、坚定理想信念。倡导志愿服务。“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是学生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鼓励学生参加苏北计划、西部计划,组建教师志愿者服务协会和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立足苏北实际,深入乡村、企业、社会福利机构一线,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加强社会实践。积极探索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的体制机制,引导学生利用所学所长关注社会民生,解决实际问题。创立省内首家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乐助社工,成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领域的综合性服务机构。组建“一带一路”暑期调研观察团,探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历史文化、城市变迁、生态环境,形成调研报告和研究成果。扶植创业创新。學校大学生主动参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责任,帮助学生建立创业思维、增强创业意识、提升创业能力,让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设立竞赛专项经费,建立指导教师团队,着力完善学生参加学科、科技竞赛规范化、常态化的体制体系。

资源整合,提升协同育人的凝聚力

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就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整合调动一切力量,服务学生成长成才需要。整合阵地资源。学校高度重视发挥新媒体优势,建好网络阵地,唱好舆论主旋律。将传统宣传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整合构建多维度新媒体传播矩阵,用符合青年人的话语体系讲好师大故事、传播师大声音,让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释放最大正能量,成为立德树人新阵地。整合服务资源。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成长中的实际困难,是最有说服力和影响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经济困难资助、后勤服务、环境建设等工作纳入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制定实施“十大”育人行动计划,力求将“三全育人”做到细处、落到实处。

(作者系江苏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李佳婧

猜你喜欢
育人政治思想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