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超 魏瑜
一、用诗歌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必要性
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诗经》、《楚辞》、汉魏乐府到唐诗、宋词、元曲的漫长过程中,诗人辈出,诗歌作品异常丰厚。诗歌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瑰宝,诗歌教学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诗歌教学的方法
(一)诗歌教学应注重整体欣赏
诗歌教学尤其要重视整体欣赏,那是因为:其一,诗歌乃是性情突现,情感冲动之作。其构思并非精雕细琢,而且也没有必要过多雕琢。作者创作时,一般都选取最易直接表现自己情感的词语,构思时更没有过多考虑技法和炼字。其二,欣赏诗歌过分纠缠于词句及构思,反而会破坏诗歌本身的整体美。诗歌讲究语言精练,注重内容的高度集中,也考虑整体的音韵美,这样完美的组合最终构筑了诗歌浓缩的整体美感。如果我们欣赏时把注意力集中在个别字词或技法上,就会破坏这种整体美感。其三,部分诗歌因为语言精练而朴实,往往浅显易懂,手法单一,读者一看便知,对诗歌进行支离破碎的分析完全是枉费时日。即便是较长篇目的古代歌行诗或现代新诗,也没有必要在词句和技法上过分挖掘。
(二)关注历史,知人论世
一首诗词,一段历史,一种情怀。孟老夫子说过一句影响深远的话:“读其书,诵其诗,不知其人,可乎?”孟子在这里提出的就是“知人论世”的原则。因此,在理解一首诗之前,我们要尽可能地了解作者,做到知人论世,有些诗歌中还暗含了诗人所处的历史背景。其中,以杜甫的“三吏”“三别”最为典型。
学习杜甫的《登高》的时候,我首先让同学们结合学过的杜甫有关诗作谈谈心目中杜甫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接着,我们又了解到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身世之苦,还有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当时,安史之乱已结束四年,但地方割据势力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特别是学生在对诗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情感把握有困难时,我又给他们介绍了一些有关杜甫的历史资料。这样,对杜甫当时生存状况的了解有助于我们把握诗歌主题。
(三)关注诗歌题目
诗歌题目往往是诗歌的眼睛,它或多或少、或隐或现地揭示了诗歌的内容,读懂题目有助于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因此,我们在赏析诗歌之时,要留心诗歌的标题,要学会分析题目所传达的信息,把握题目与诗歌思想情感的关系。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题目非常简洁,“秋”点明季节,“思”表明情感,一种思念之情。小桥流水人家,最容易勾起对家的思念情怀。再结合诗歌“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和“小桥流水人家”的对比,以及“断肠人在天涯”。原来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故乡的无限思念。“夕阳西下”所营造的那种凄凉的气氛,这个细节和题目相互照应,使情感的表达更加浓烈。因此,在诗歌鉴赏中,应该很好地关注诗歌题目。
(四)把握诗歌意象,体会作者情感
诗歌语言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直接流露感情,而是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这里的所抒之“情”,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这种“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人的高明之处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出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同样,读者只有在领悟意象内涵的过程中,才能进入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比如,陶渊明的诗歌在意象艺术的创造上造诣极高,平淡真醇,意境深邃。诗中的“东篱”、“菊花”、“酒”等意象展示了诗人的理想和追求,凸现了诗人的奋斗精神和高洁的人品,以及崇尚自然,任性率真的性格。
綜上所述,在诗歌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关注历史,做到知人论世;要学会发掘诗中的信息,理解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还要学会分析诗中意象蕴涵的深层含义,走进诗人内心。只有这样,我们的诗歌教学才会切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