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崇琪 丛晴晴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7医院,江苏徐州 221000)
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良性及恶性之分,据数据统计,90%以上的结节性甲状腺肿均为良性病变,尽管恶性的发生率较低但仍需进行及时治疗来预防不良预后[1]。甲状腺切除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有效手段,有全切除术及次全切除术之分,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以往临床认为甲状腺全切除术可彻底清除病灶组织,预防再次复发,但有研究认为,甲状腺全切除术术后并发症较多,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2]。本研究选取本院60例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在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效果如下。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颈部CT检查均符合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标准[3],行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患者自愿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且排除严重的器质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肿瘤、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手术禁忌证、颈部手术史及耐受性差者。其中男27例,女33例,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42.63±2.58)岁,病程2个月~5年,平均病程(2.03±0.57)年,肿块直径1.5~3.7 cm,平均(2.54±0.72)cm。根据就诊顺序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患者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全身麻醉后,垫高背部,于胸骨上窝2~3横指皮纹处取6~8 cm切口,逐层切开后用细线悬吊皮瓣,钝性分离甲状腺外被膜间腺与双侧颈前肌群,充分暴露甲状腺腺叶,分离并结扎甲状腺上动静脉,游离出甲状腺,再结扎甲状腺下动静脉及中静脉,期间注意保护此处动脉及喉返神经。充分游离出甲状腺后,完整切除甲状腺的两个侧叶。研究组患者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与对照组的不同之处在于游离出甲状腺后对甲状腺的前侧腺体进行楔形切除,保留背侧的甲状腺后包膜和腺体组织,另一侧处理同上。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镇痛剂用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及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术中出血量(mL) 手术时间(min) 镇痛剂用量(mg) 住院时间(d)研究组 30 93.65±8.73* 82.34±8.54* 68.54±9.21* 8.42±1.26*对照组 30 108.53±9.47 114.26±9.75 142.63±14.28 14.43±2.31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例(%)]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镇痛剂用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是甲状腺的一种良性病变,具有弥漫性及多发性的特点,目前临床上主要倡导手术切除病变组织,消除患者的临床症状。对于如何选择能彻底清除病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术式目前临床仍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甲状腺全切除术尽管可彻底清除病灶组织,但术中易损伤颈部其他组织,导致术后并发症较多,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则是依据患者的病变位置实施针对性切除,可有效避免损伤周围组织,减少术后并发症,且能有效保留甲状腺的相关功能[4]。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镇痛剂用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在甲状腺肿治疗疗效确切,且术后并发症少,具有重要的推广及应用价值。
[1] 潘文峰,苏习文.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103例效果分析 [J]. 海南医学,2013,24(14):2069-2071.
[2] 何铂玲.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观察[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7):100-101.
[3] 孙钧,葛伟林,张松静,等.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效果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7,29(4):473-474.
[4] 刘小华,陈金剑,陈福灯,等.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经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8):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