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张小妹
摄影/陈实
说起金融,我们总会想起北京金融街、上海陆家嘴、深圳前海,这些城市的金融地标已然成为一座城市金融发展成就的代名词。凡是到过上海陆家嘴的人,都会被黄浦江畔的金融贸易区所吸引:在这里落成的100度座大厦里,中外银行林立,各类金融机构齐聚,是中国当之无愧的国际金融中心。
而在苏州工业园区,湖西CBD、湖东CWD区域,正在成为城市崛起的象征。而只要你身处园区,抬头就能看到建筑中的大楼——苏州国际金融中心,建成后将成为江苏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超高层建筑,也是苏州金融地标建筑。
多年来,园区大力推动金融产业实现跨越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金融发展新样本,一座现代化的金融城市正在拔地而起。
阶段:金融奠基期
特点:各类金融机构集聚、金融产业初具模型
曾几何时,苏州人的记忆中,只有人民银行一家金融机构;人们对金融的了解,也局限于存取款功能。改革开放后,一波波金融机构纷至沓来,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华夏银行等等纷纷落户苏州。
1994年,苏州工业园区批准设立,建设初期,园区借鉴新加坡经济发展模式,深化金融改革,助力科技创新。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一直以来坚持自由经济政策,大力吸引外资,发展多样化经济。
1995年,园区金融业开始起步,作为传统金融机构的银行率先入驻园区,当时主要集聚在东环路一带。伴随着建行苏州分行等金融机构迁至园区,一时间,金融机构入驻或者计划搬迁至园区的势头迅猛。
2005年5月,东亚银行作为第一家进驻苏州的港资银行,在园区开设了办事处。2006年,新加坡最大的银行集团星展银行进驻园区,成为首家在江苏省设立分行的新加坡银行。其后,渣打、汇丰、友利、三井住友等知名外资银行也纷纷抢滩,苏州工业园区成为外资银行不二选择的集聚地。
仅是中外银行集聚还不够,日渐壮大的创投、小贷、担保等配套金融产业发展的相关融资机构,以及苏州信托、东吴证券、苏州银行等本土法人金融机构,在金鸡湖畔龙腾虎跃,相映成辉。
阶段:金融繁荣期
特点:金融业态不断完善、功能层级不断丰富
数量够了,质量也要抓上去。2008年,为了推动、协调区内金融业快速健康发展,园区金融办顺势而生,同步设立的CBD招商中心负责金融机构的招商工作。与此同时,为了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2009年,园区成立了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项目申报、企业认定、金融服务、人才服务、人力资源、知识产权等众多科技金融服务。
自此,园区金融业发展进入飞跃时期。
为了让金融业发展更有抓手,2010年初,园区正式启动了“金融翻番增长行动计划”,计划利用三年时间,使得金融和准金融机构数量、金融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金融专业人才数量等金融产业发展主要指标翻番增长,推动金融产业成为园区CBD地区的主要经营业态。
2013年初,为推进金融产业可持续跨越发展,园区又发布了“新三年金融繁荣计划”,计划利用三年时间,推动金融全方位创新,加强产业金融结合,高起点、高标准,提高金融效率,强化金融功能,服务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金融好又多、特而新的繁荣创新发展。此项计划为金融产业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助力,园区初步形成了银行、保险、证券、期货等多种金融业态并存,全国性、区域性、地方性金融机构多元发展的格局,成为全市乃至全省金融机构种类最全、数量最多、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紧接着,苏州工业园区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着力引入一批创新型金融机构以及各类全国第一的金融巨头机构。
于是,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十几家银行机构在园区设立苏州分行总部大楼;平安、太平洋、太平等保险金融大厦也均矗立在园区核心地段;南洋商业银行、华侨银行、大华银行等外资银行纷纷入驻。园区金融产业逐步体现出现代区域金融中心特有的地区总部加速集聚、新型机构不断涌现、金融创新气氛活跃、金融功能向外辐射的特征。
阶段:打造金融高地期
特点:科技金融、金融服务
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深化中新金融合作,以科技金融创新为抓手,大力推进金融发展, “金融翻番增长 计划”、“金融繁荣计划”、“金融提升计划”三大计划先后实施,吸引了大批金融机构、金融服务企业、私募基金在园区聚集发展,园区资本集聚初步形成、科技金融特色鲜明、金融科技率先布局,园区已成为苏州区域金融中心高地。
近年来,园区紧紧依托科技企业和金融机构双集聚的优势,在机构集聚的基础上,着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朝着特色化的方向深化发展。为加快园区金融业发展,激发金融创新活力,吸引更多私募投资基金集聚,东沙湖基金小镇应运而生。小镇总体规划面积3.2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用地面积0.9平方公里,以各类基金集聚为主导,依托园区产业基础以及东沙湖股权投资中心产业资源,引进包括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兼并收购、产业投资、证券投资等各类私募投资基金,形成覆盖创新创业融资服务的全产业链。
园区作为区域金融中心高地,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要求进一步加强金融招商、加快金融资源集聚,重点加强金融总部类机构,持牌金融机构以及私募投资基金的培育新设和招商引进。
中民普惠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就是一家符合园区金融发展要求最新趋势的金融服务公司。公司业务主管石倩介绍称:“我们认为,社区是社会的“细胞”,人们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社区里;社区,是构建多层次普惠金融体系中离百姓最近的一环,更是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核心环节。”
目前火热的互联网金融其实没有真正获得社区的场景,无法深入了解社区居民的各种生活和消费习惯。中民普惠提出的社区金融,是一个结合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两者优势的新模式。立足于真实的社区消费场景,凭借小额贷款、消费金融、基金销售、保险经纪等多类别的金融服务,中民普惠直接建立在消费者最后一公里的基础上开展一系列金融和非金融服务,并持续根据社区居民的不同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服务的设计和提供。
阶段:金融体系完善期
特点:金融创新、服务更专业更精细
金融是高大上的产物,如何让金融更好地服务群众,改变生活,是很多金融人思考的问题。以前,办理金融业务需要跑周边好几家银行才能搞定,现在更多的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咨询金融相关业务,比如最近的股票或基金行情的走势、黄金产品的价格、出去旅游需要购买什么样的保险等等。
在很多金融从业者的眼里,苏州近十多年的发展成果无异于沧海桑田,特别是工业园区的科技金融发展,科技创新带动金融创新转型。从下面一系列的数字中,便可见一斑。
截至5月,园区集聚了913家金融类机构,包括持牌类金融机构156家(其中法人金融机构4家)、各类准金融机构753家(其中私募基金639家),外资银行数位列全省第一,苏州大市90%的银行分行、近50%的保险分公司落户园区。园区成为省内金融机构种类最为齐全、数量最多、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基本形成了金融机构高度集聚、功能层级相对较高、金融产品和服务较为丰富的发展格局。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园区金融产业能级高、总量大,伴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迎来关键的发展时期,园区金融产业也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据了解,在成为区域金融中心后,下一步,苏州工业园区将发挥自身特长,高质量对接上海金融中心,高质量发展金融创新,高质量加强金融合作,以设立金鸡湖中央商务区为契机,探索新的互动方式,开拓新的合作空间,聚力打造成为长三角金融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