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冷的冬季,人们会被冻得瑟瑟发抖,那些在夏天肆虐的“吸血鬼”会被冻死吗?这个看起来有些好笑的问题,却得到了昆虫学家的重视。昆虫学家认为,尽管暖冬会让夏天有更多的蚊虫,但冰冷刺骨的低温并不能完全冻死蚊子。
研究发现,蚊子有多种不同的方法来御寒,比如躲在厚厚的落叶下,找到一个相对暖和的地方来过冬。对于昆虫来说,深藏在森林地面上的植物碎片里就像人们蜷缩在溫暖舒服的毯子下面看着窗外雪花飞舞一样舒适。说到下雪,在外界天寒地冻的时候,积雪实际上为虫子在落叶层的蜗居里取暖又加了另一道“保温绝缘层”。
对昆虫感兴趣的爱好者可以在冷风刺骨的日子里出去四处搜寻下它们的避难所,如森林里的破旧石屋。虽然它完全暴露在寒冷的环境中,但多少还是受到了点保护。昆虫学家在野外考察时就见到过蚊子的成虫附着在石屋的墙面上。
某些种类的蚊子非常善于抵御严寒的天气,它们的卵在冰点以下都不会被冻死,成虫的身体里似乎被注入了防冻剂。蚊子还会经历滞育(也称昆虫生长的停滞期)阶段,这是一种类似于冬眠的机制。在这个阶段,蚊子的新陈代谢速度放缓,等待温暖的天气归来。
当然,并不是所有种类的蚊子都有如此之强的耐低温性,这也算是给烦透蚊子的人们带来了一丝希望。美国的昆虫学家曾经在威斯康星州和中西部的几个州首次观察到了亚洲虎蚊(又称白纹伊蚊),这种蚊子起源于东南亚,是东南亚和中国的常见蚊种。亚洲虎蚊既是一种攻击性很强的蚊子,也是一种重要的病毒媒介,它可以传播很多病原体,包括登革热、罗斯河病毒、西尼罗病毒和寨卡病毒。亚洲虎蚊的卵易于被携带传播,使得它们能够侵袭入新领地,并发展为优势蚊种。这种蚊子在过去的20年里成为全球扩散速度最快的100种物种之一,它已从起源地亚洲扩散至全球70多个国家。但寒冷会成为限制这种蚊子繁衍的因素之一,它们的生理机制不足以应对寒冬;因此,人们有可能在春天就见不到它们的踪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