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吾措吉
摘要;本文通过对藏族人取名的观察,客观呈现当前多元文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藏族人名的一些具体的变化。希望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理解与交流,消除他民族对藏族人取名的一些刻板影响与误会。本文通过民族学的田野调查法(观察与参与观察法、个别访谈、问卷调查)、文献阅读和语言学的共识与历史等的研究方法对藏族人的名字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做出了材料性的现实反映。
关键词;人名;变化;双名
一、藏族人的取名方式
人名,顾名思义就是指对人的称呼方式,更是一种为了区分个体而给每个个体取的一个特定的名称符号。由于有了这种符号,人们的社会活动才能有序的进展。居住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族人,由于方言分为三大藏区。这三大藏区在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等方面都不太一样,因此在取名的时候也会有一些差异,但是大体上来说有以下几种取名方式。
(一)向高僧大德求名
由于藏族是一个信仰藏传佛教的民族,所以人们把许多的人生大事都会依赖宗教领袖或当地寺院。僧人进行一定的算卦仪式后赐名。取名也是如此,像才让太、{r?n t?h?n ?d?ul ma}仁青卓玛、{ton nd?up tsh? ra?} 东智才让等一般都是属于这一类。这类名字在日常生活中占相当大的比重,据史料记载吐蕃王朝的第八代智耿赞布时就有这种取名方式,由此我们可以明白,这种向高僧大德求名的取名方式历史悠久,而且到现在这种取名方式依然很普遍,在三大藏区都是一种主流的取名方式。
(二)父母取名
这种取名方式在两种情况下会采取。一是,一些交通不发达而又偏僻的地区,在不便与寺院或僧侣取得联系的情况下会采取由父母取名。这种名字特别简单,有许多是两个字组成。比如;{rdo lok}多罗,有“石头”的意思,父母期望孩子像块石头一样健康。随着交通的发达,这种情况越来越少。二是,随着人们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和与别的民族之间越来越频繁的交往,有些父母就会自己给自己的儿女取名。
(三)以神山神水为名字
这种名字多半是父母或亲戚朋友取的。比如,黄南、尖扎和循化等地区有许多以“{xa wo}夏吾”和“{?a c?hu?}夏琼”为名的人。而且{xa wo}“夏吾”一般是第二次取得名字,这种名字一般在小孩儿体弱多病的情况下,换名以消灾解囊。
(四)神父取名
这种现象出现的云南迪慶藏族人居住的一些地方,由于那里有些藏族人信仰基督教,所以当地人在取名的时候向神父求名。比如有“玛丽、白卓、明该义”等。
二、藏族人名的特点
名字上凝聚了取名者对被取名者的期望与取名者自己的价值观,在藏族的社会中而能给别人取名字的人往往是在社会上具有较高文化的德高望重者,所以取名者的期望和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当时社会普遍的观念,因此不同时代的人名有各自的特点。但在本文里笔者就谈谈当前藏族人名的一些特点。
(一)无处不在的佛教尊名
自公元七世纪佛教传入青藏高原以来,现如今藏传佛教已经渗入藏族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景象。因此在藏族人的名字中最常见的,是有关藏传佛教的内容。具有这种特点的名字特别多。而又因佛教词和祈愿词的前后不同,可分为两种。(1)佛教词在前祈愿词在后的形式。如;完玛顿智{wa? ma ton nd?up}这个名字的前两个字代表的是莲花生大师(宁玛派的祖师),后两个字是对使用该名字的人的一种期望,意思就是“事事顺利”。卡卓吉{kha md?o ?cal}这个名字的前两个字是指圣女(藏传佛教中一种女性形象的行者),而后一个字是一种期望和祝福,意思为在各方面幸福安康。(2)藏传佛教名词在后,祈愿词在前的形式。如;仁青卓玛{r?n t?h?n ?d?ol ma}这个名字的前两个字是“宝贝”的意思,代表着对使用者的珍惜和爱戴,另一方面这个词本身也有一些佛教的思想在里面,后两个字指的是观世音。(3)祈祷藏传佛教兴盛发达的人名。丹巴达杰{?tan pa tar r??}这个名字的前两个字指“藏传佛教”,后两个字指“发达、兴旺、兴盛”。有些人只用丹巴或达杰,但是其核心思想还是与前者一直。“旦增{?tan dz?n}”这个名字是的第一字“旦{?tan}”这里可以了解为“藏传佛教”,“增”有“抓住、守护”的意思,那么连起来就是“坚守藏传佛教、守护藏传佛教”。藏传佛教的色彩,差不多在每个名字上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因此在这儿就只举几个典型的例子。
(二)反映民族关系的人名
任何东西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出现一些应运而生的东西。藏族人与其他民族相互长期交往之后受别的民族的影响,也出现了一些新的人名。如;王更周吉{wa? ka? nd?up ?cal}这个名字的前一个字很明显是汉语的姓王,中间两个字指的是“事事顺利”,最后一个字指的是“幸福、安康”。这些名字在以前的藏族人的名字中很少会有,但是近代随着各民族的相互交往和相互影响下才新出现的一种取名方式。这两种是很典型的应运而生的名字。
(三)通婚子女的双名
现在是全球一体的时代,不同民族之间相互通婚也是一种新的趋势所在。不同民族通婚之后一般给孩子去两个名字。如;王青、才让措{tsh? r?n tsho}这两个是一个人的名字,这种名字在城市中更多。
(四)其他
(1)涉及苯教的人名。苯教是青藏高原上的藏族人最原始的宗教,据历史记载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7世纪,苯教在这片土地上叱咤风云。虽然后来逐渐没落了,但还是有些人是信仰着苯教。因此,有像“杨忠”等一些涉及苯教的人名。(2)绰号。藏族人长期以来有取绰号的习惯,而且一些绰号极具攻击性。如;厄丹{?k ?dan}这个绰号是给一位上唇比较厚的男性取的绰号,第一个字意思是“气、空气”,第二个字的意思是“地毯”,那么合起来就“有气的地毯”也就是形容这位男子的上唇就像“加了气的地毯那么厚”。(3)乳名。藏族人除了极少数的人没有乳名外,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的父母或亲人取的乳名,而这些乳名都是建立在自己的名字的基础上取的。如:卡毛先{kha mo ?am}的乳名为卡果{kha ko}或卡巴{kha ba}这个也是在“卡”的基础上加后缀“果”?{ko}或者“巴”{ba}。而后面加了词缀后大多有“小、幼”的意思,叫起来使有一种亲切感。
三、藏族人名发生变化的原因
每种事物都是现象与本质的集合体。藏族人的名字也一样,我们可以从它的现象,了解到一些它背后的东西。人名作为一种流动的名片,它附带着社会的许多方面的因素。现代有许多人对于名字的追求越来越高,感觉名正则言顺,认为名字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与此相比,更多的藏族人在取名的时候不太会过于追求美观和寓意,尤其文化程度较低的人。他们更原意遵循一直以来的习惯——也就是向高僧大德求名等的方式为主。但是从历时地看藏族人的名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这部分就探讨一下藏族人名变化的原因。
(一)与其他民族间的接触
从不断增加的“双名”,我们可以了解到,随着社会的加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藏族人与其他民族的接触越来越频繁。藏族人的社会也会随着这种趋势,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如;饮食习惯、穿衣习惯以及思想观念等方面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二)知识水平的提高
比以前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行取名,会出现这种现象有两种原因。说明人们的受知识水平比以前提高了,尤其普及义务教育以来。
(三)社会生计方式的变化
像云南迪庆有一些藏族人信仰基督教。因此,他们在举行一系列宗教仪式活动时,就不需要像其他的信仰藏传佛教的藏族人一样需要柏木和糌粑等的材料,而是更多的需要红酒等的东西。有了需求就会出现相应的事物。由此,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他们的社会中,对于像“糌粑{tsam pa}”、“柏木{x?k pa}”、等一系列词汇应用的几率会少一些,“红酒{rg?n t?h??}”、“神父{??n fu}”等相应的词汇应用率较高。生计方式的变化导致藏族人名变化的有许多。另外还有“退耕还林”等的政策也會使农牧民的生计方式发生变化。
四、总结
根据马克思的话来说世界上没有一个东西是永恒不变的,所有的事物都是在变化中存在。所以,藏族人的名字也是一样的,也是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但是,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寻。因此,我们可以从这些变化中找出一些发展规律,从而更好地了解不同时间段的藏族人。这对其他民族的人了解藏族人有很深刻的意义,会消除刻板认识。各民族相互了解是各民族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的基础,只有相互了解了,才不会在相互交往中出现不必要的冲突。而且这种了解更需要与时俱进,人名的研究是一种很好的手段,因为人是每个时代的当事人,人名是当事人的名片。通过这种研究可以了解当事人许多前沿的动态。这对民族的正确认识与了解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巴伯若.尼姆里.阿古兹.藏边人家[M].西藏人民出版社,1987.
[2]洪军.双语教育与民族发展刍议[J].青海民族研究,2014.
[3]李耀华.民族学通论[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4]仁增.藏语地名汉译规范化研究[J].青海民大社科参讯,2015.
[5]王尧.藏学概论[M].山西教育出版社,2014.
[6]杨信彰.语言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青海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