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华民族意识觉醒的主题

2018-05-25 10:50赵雪莉
北方文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民族意识民族复兴民族主义

赵雪莉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自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回顾近代中华民族意识的产生、觉醒历程和意义,有利于我们深刻领会这一梦想的内涵,充分调动每一个中国人积极投身于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为早日实现两个一百的奋斗目标而贡献余力。

关键词:民族意识;民族主义;中华民族;民族复兴;中国梦

一、概念澄清:“中国”、“中华民族”和民族意识

古代的中国人多以所处的朝代自居,并且中国也由众多“国家”和民族所组成,相对于地域、疆域,我们更重视文化认同,古代中国人也带有强烈的文化优越感。所以,在古代,“中国”既非国家概念,也非民族地域概念。现代国家和民族的概念是随西方人一起进入中国的,他们以共同利益为纽带,一旦利益发生分歧,国家就会分裂;反之,国家就会凝聚。 (1)这种利益观势必对中国产生深刻影响。

1902年,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最早提到“中华民族”一词,后来杨度、章太炎、孙中山等人也多次使用,但当时他们口中的“中华民族”主要指汉族。辛亥革命后,仅以血缘为基础的民族主义无法适应革命形势,从而使“中华民族”发展成汉、满、蒙、回、藏五族同盟,一时对避免以“大汉”自居带来的民族对立起到了重要化解作用。1917年,针对日本提出以日本民族为中心的“大亚细亚主义”,李大钊说“中华民族”涵盖本国境内所有民族。五四前后,随着民族自决理论和民族自决运动的构建和发展,中国境内各民族作为统一民族共同体的观念得到最终确立,成为中华民族意识崛起的契机。但当时“中华民族”的观念并未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普遍认同和使用。直到九一八事变,尤其是七七事变后,“中华民族”的概念鼓舞着中国人民在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的斗争中英勇作战,也激发了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整体认同和爱国热情。

民族意识是同一民族具有的共同民族观念,彼此一体、利害与共的感觉,以及在一定文化传统积淀下形成的共同心理素质和精神基础。民族意识是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基石,是人民热爱自己的民族,珍惜自己民族文化,并且在外敌入侵时,自觉团结一致驱逐外敌的精神动力。 (2)民族意识在形成初期,是一种求生存和发展的低层次自在意识,当稳定的民族体的人们能自觉意识到本民族的命运、前途,并有意识地为本民族的强盛自觉组织起来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时,它就转变为自觉的民族意识。近代中国民众联合反抗外来侵略和国内剥削的斗争历程,就反映了中华民族意识从自在意识向自觉意识转变的过程。

二、近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历程

当一个民族的主体意识既具有先进的时代性又具有广泛的民族自觉性的时候,它才是最有生命力,最能激励民族奋发前进的精神力量。 (3)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是在近代中国遭受侵略,作为一种内省的动力在反侵略斗争中产生并逐渐成长起来的。根据其在国人思想意识中所占的比例,可以将其分为三个时期:甲午战争前精英阶层朦胧的民族意识,甲午战争后群体阶层的民族意识和抗日战争时期民族意识觉醒的高潮。 (4)

(一)精英阶层朦胧的民族意识

在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以前,中国人都做着万方来朝,四夷宾服的美梦,把这片君主治下的领土认为是天下的中心。即使在西方帝国主义的侵略下,短时期内也没能打破这种迷梦。然而,历史总会让一部分人先醒过来,首先意识到周遭世界的变化,开始像个正常人一样思考。

英国殖民主义者的坚船利炮叩开了精英阶层的大脑,他们最先发出呐喊。林则徐编撰的《四洲志》让他当之无愧成为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在此基础上编撰的《海国图志》撼动了大清:中国并不是天下的中心!而且魏源号召学习“夷人”的先进技术。这是一种理想的救国思维。但当时能意识到中国落后的人始终是少数,这些切中时弊的呐喊当然也没能成为民族共识的精神力量,随着战败的耻辱在精神胜利法中烟消云散,“都门仍复恬禧,大有雨过忘雷之意”。 (5)

1859年洪仁玕书写的《资政新篇》就是仿效西方资本主义,试图在中国进行社会变革的一次尝试。但这个方案太先进了,先进到连农民领袖都理解不了。就这样中国第一个系统的资本主义方案稀里糊涂的登台又莫名其妙的落幕了,但這却说明了一个共性的问题:落后的农民阶级也开始向西方找寻国家的出路了。

圆明园上空的一把大火终于惊醒了统治阶级。当中国的主权进一步沦丧,清朝统治者赖以生存的心灵和精神支柱也开始崩塌了。 (6)《天津条约》中要求清政府日后的各种公文中不能将英国人民视为“夷”。由此,文化传统和华夏民族的优越感荡然无存,传统的精神和价值观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开始动摇,为中国近代化的民族意识撕开了一条缝,“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也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同。1860年,咸丰帝发布了一个史无前例的上谕,鼓励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从此,中国人可以明目张胆地向西方学习了,虽然只是器物层面,但对于一个沉睡已久的民族而言,是值得鼓励的。洋务派开始尝试着用近代化的途径实现中国的富强富裕。

19世纪70年代,器物层面先行的中国,有不少人提出了改革政治制度的思想。如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他们希望通过政治革新带给中国独立和富强。19世纪末,反洋教与反瓜分斗争的融合下,义和团喊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表达了一种朴素的爱国主义。义和团涉及人员广泛,也说明了当时人民认识到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在反侵略斗争中的重要性。全国人民在遭受侵略的背景下,中华民族群体的意识开始觉醒了。 (7)

(二)群体阶层民族意识的觉醒

1894年的甲午战争第一次让中国人意识到我们不仅落后于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且还落后于东方的日本这个中国曾经的学生。洋务运动中清政府花巨资打造的北洋舰队,在黄海海战中全军覆灭的惨痛经历,之后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割据之势,使中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实业家张謇,在得知《马关条约》的内容后,捶胸顿足:“割地驻兵,如猛虎在门,动思吞噬;赔款之害,如人受重伤,气血大损;通商之害,如鸩酒止渴,毒在肺腑”。当得知清政府割让台湾的消息后,黄遵宪道:“城头逢逢擂大鼓,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1895年,严复写下了《救亡决论》一文,响亮的喊出了“救亡”的口号,其后他又翻译了赫胥黎的《社会进化论》,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当时中国的失败找到了答案,对中国人是一服药力猛烈的清醒剂,也是振聋发聩的警世钟。

1898年,在资产阶级维新派的酝酿和组织下,光绪帝发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开始变法。维新派的初衷是想保留清政府的前提下,用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取代中国的君主专制。最终这场维新运动却以戊戌六君子六颗头颅血洒菜市口而草草收场。刚刚登上历史舞台的中国资产阶级的失败表明,依靠统治阶级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同一时期的孙中山,早在1894年,他便把自己的满腹牢骚书写成鸿篇巨著去求见李鸿章,希望李鸿章能心生恻隐,用“和平之手段,渐进之方式”变革中国,遭到李鸿章拒绝。长期生活在海外的孙中山此时见到的是统治阶级的麻木不仁,老百姓的拮据生活,加之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的失败与八国联军的入侵,让包括孙中山在内的先进的中国人意识到清政府的腐败与封建制度的腐朽,中国传统文明也只能作为历史来炫耀而无力抵御西方文明。孙中山毅然放弃了改良,11月在檀香山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时喊出了“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开始以革命方式探索救亡、自强中国的出路。此举表明中国民族意识完全形成。从此,革命成为了时代的主旋律,就像革命派的陈天华所言,“要革命的,这时可以革了,过了这时没有命了!”

之后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然而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革命后军阀的割据状态更是让孙中山等人痛心疾首,他们逐渐意识到思想建设对于中国革命的重要性。此间,一批新兴、敏感、年轻的知识分子也指出中国长期积贫积弱的根源在于封建意识形态及价值观念,加之五四运动中对民族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为中国人的思想解放开启了新的征程,中华民族意识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层次。

一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和民族自决理论的影响,使中国人深刻意识到,帝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敌人,只有各民族团结反抗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奴役,才能实现真正的民族独立和自由。当时中国政治和思想舞台上,比较有影响力的是:孙中山为代表的国民党人、李大钊为代表的早期共产主义者和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三大派别对接受和使用“中华民族”一词都有一定的自觉性。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他的新旧民族主义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对待帝国主义的态度不同。新民族主义中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实现民族独立和自由的内容。自五四运动后,他的文章和演说中“中华民族”一词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内涵也更加合理。国民党改组后,统一国内各民族为真正的中华民族,打倒帝国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自由便成为了国民党的行动纲领和基本国策。

李大钊是共产主义者中最早接受和使用“中华民族”的。除此而外,陈独秀、毛泽东的言论中提到的“中华民族”都是中国境内各民族的统称。中国共产党最早使用“中华民族”是在《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它指出中国当前阶段的革命任务是“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8)说明在建党之初,中国共产党便自觉将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并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纲领。

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更早地接受和使用“中华民族”一词。此时的梁启超已经把精力主要用在了学术研究上,所以他对“中华民族”的研究更为客观。他在1922年发表了《中国历史上的民族之研究》一文,开宗明义地指出民族成立最重要和唯一因素是民族意识的发现与确立,即当遇到其他民族会立刻浮现我是中国人的观念。这是民族长期交往、融合和发展的自然结果。他还分析道:最初生活在黄河中下游的“华夏”或“诸夏”族群是中华民族的主体,在不断同化周边民族的过程中,最终形成了当今世界第一大民族——中华民族。 (9)

(三)中华民族意识觉醒的高潮

“中华民族”这一概念在抗日战争前并没有得到全国人民的普遍认同和使用,此前人们经常使用的还是“吾民族”、“中国民族”、“全民族”等。“中华民族”这个观念真正得到包括海外华侨的普遍认同和使用是在九一八事变以后。

迈克尔·弗里登曾经指出“民族主义只有在民族建构、征服、外部威胁、领土争议、或内部遭受敌对族群或文化群体的主宰等危机时,才显得极为重要。” (10)日本大肆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严重危机,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高涨,也进一步推动了“中华民族”这一共同体观念的接受和传播。

首先,日本帝国主义是侵略中国这一整体,此时大量的文学文艺作品,如《流亡三部曲》、《康藏民眾代表慰问前线将士书》、《义勇军进行曲》等都大大激发了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整体的认同感和爱国热情。其次,国共两党对中华民族整体的认同和宣传,尤其是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增强了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归属感。如1937年5月1日,张闻天发表的《我们对于民族统一纲领的意见》中指出“御辱救亡,复兴中国”,对外就是要“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并且,国共两党都主张赋予国内各少数民族自治权利,给少数民族与汉族平等的地位等,有利于各少数民族树立起自己是中华民族一份子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

如果说清末民初民族主义理论构建的核心是民族国家,五四运动时期的核心是民族自决,九一八事变后的核心则是民族复兴, (11)从此,“中华民族”的观念深入人心。所以,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枢纽,而奠定这一枢纽的基础则是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这一观念的普遍认同。

三、小结:当代中华民族意识觉醒的主题——民族复兴

纵观中华民族意识觉醒的历程,中国人在列强入侵半个世纪后才意识到该“变祖宗之法”,日本却只用了10年时间。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做过比较:中国、阿拉伯、希腊因为背负了太多文明的包袱,所以在接受西欧文明时,不如日本和土耳其成功。 (12)也正向俞越所说,有时传统是一种财富,但财富有时也会变成进一步创造的包袱,会对历史发展起极大的负作用。 (13)近代中国民族意识觉醒过程也证明了这一观点。

抗战胜利30周年时,邓小平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经验时指出:“要坚持民族独立的旗帜、坚持团结的旗帜、坚持进步的旗帜。谁坚持这三条,人民最终就选择谁,人心的向背决定谁最后胜利。” (14)党的十三大报告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概念首度出现。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郑重宣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那一天起就肩负着的庄严使命”。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又明确指出,“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2012年11月,习近平书记重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并坚信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这一梦想一定能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再次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自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在2018年宪法修正案中也多次提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新时代的一面精神旗帜,它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和旺盛的生命力,必将在全球范围内凝聚强大的力量,为我们实现国强民富的伟大梦想。在今天不见硝烟的战场上,坚持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的民族意识,弘扬中华文化的时代理念和国家特色,振奋民族自信心,促进民族的团结统一,这就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意识觉醒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注释:

(1)齐人:“中华民族”、“中国”概念的演变与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K].春秋论坛.2009(4)

(2)林家有.试论鸦片战争对中华民族自觉意识产生、发展的影响[K].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1)

(3)楊河.五四运动是中华民族主体意识觉醒的新开端[K].中国高等教育.2009(9)

(4)也有学者如史革新认为,近百余年中华民族经历了四次民族意识觉醒,即鸦片战争后民族意识开始萌发、甲午战争后民族意识初步觉醒、“五四运动”时期民族意识升华、抗日战争后民族意识高涨。

(5)俞越.近代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失落与觉醒[K].浙江社会科学.1990(6)

(6)俞越.近代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失落与觉醒[K].浙江社会科学.1990(6)

(7)施云.近代反侵略战争中的民族意识觉醒与中华民族团结[K].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0.12第33卷第6期

(8)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汇编[C].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p18

(9)梁启超.中国历史上民族之研究.饮冰室合集.[Z]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9,p2134

(10)转引自[英]安东尼·史密斯著,叶江译《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C].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p24

(11)郑大华.九一八后的民族复兴思潮[K].学术月刊.2006(4)

(12)[日]池田大作著,荀春生等译.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K].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p225

(13)俞越.近代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失落与觉醒[K].浙江社会科学.1990(6)

(1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部)

猜你喜欢
民族意识民族复兴民族主义
民族意识与乡土认同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论王船山民族主义思想的近代嬗变
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族意识”问题研究综述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特”在何处
中华民族追逐“复兴之路”的历史足迹
三民主义之民族主义浅析
煽动民族主义情绪 被疑与政府演双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