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丽娘觉醒的根源探析

2018-05-25 10:50梁丽雯
北方文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觉醒杜丽娘根源

梁丽雯

摘要:《牡丹亭》中杜丽娘被美丽的大自然唤醒了对青春生命的渴望,直接表现为她对柳梦梅的一往情深,更深刻的根源是她对真实生命存在的肯定以及对个体生命的认同。

关键词:牡丹亭;杜丽娘;觉醒;根源

一、社会原因

虽然在《牡丹亭》中故事发生的时代在宋代,但实则反映的是作者所生活的明代。表达的是作者以杜丽娘的“情至”来与明代的“理”相抗衡,从而来赞美人之天性“情”,来赞扬人情感的自由美好。

汤显祖生活于晚明年间,这是一个异端思想旺盛发展的年代,尤以王学思想对理学的对抗最为激烈。明代加强了中央集权,皇帝开科举行八股为的是培养忠于自己的奴才,稳固自己的统治。明代以理学作为官方哲学,严重地束缚了人的个性发展。“文以载道”的正统文学成为枷锁,人的生活,人的性情,人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在这里是没有任何地位的,人完全被排斥于文学之外。

王学的出现,动摇了程朱理学的统治。王艮提出“百姓日用即道”的口号,主张从现实生活中寻求真理,肯定日常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此后李贽提出了“童心说”,被看作是当时个性解放的宣言。而对童心的肯定,更是对天理的否定。

这股激流是人解放的体现,是一种进步的思想。它如同黑暗中的一把利剑,刺破了束缚的绳索,迎接来了光明的自由。晚明思想被看作是对人性的解放,提出了对抗伪学的“真”的学说,肯定人的自我存在,鼓励人们对自我的探寻,赞同人们对现实幸福的追寻。明中后期的文坛打破了明初文人的集体沉默,唤起了生命本真的色彩。

汤显祖在这样背景下所创作的《牡丹亭》,自然也张扬着人性解放的光辉。指出“世总为情,天下之声音笑貌大小生死,不出乎是”。正是因为有了情,生命才如此多彩,才在绝地有了希望的曙光,它消解了部分对死的苦痛与无奈。汤显祖明确的肯定了情存在的合理性,肯定了人的自然之欲。肯定情是独立自由个体生命的本真状态,是个体生命存在的最直接的体现。他说:“人生而有情。思欢怒愁感于幽微,流乎啸歌,形诸动摇。或一往而尽,或积日而不能自休。”[1]情感是人天生而有的,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感受到欢喜、忧愁,这些情感串联起了生命的跳动。

在《牡丹亭》中,杜丽娘是情的化身,她有着纯洁的精神世界。她在大自然之美中感受到了生命之美,大自然唤醒了她对生命的热爱,肯定了对自我存在的认识。至此,她的生命才真正的开始,她的每一次呼吸才有了意义。如李贽所说“穿衣吃饭,既是人伦”[2]。到了汤显祖这里,明确提出了以“情”反“理”的思想,并以禁欲主义为主攻方向。但这在当时是受到反对乃至镇压的,理学仍是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因而汤显祖不得不用梦境来淋漓尽致的表达他的“情”,这也深化了他的“情至”论。杜丽娘的身上寄托了作者对生命的呐喊,对爱情的追求,对生命的觉醒意识。

二、个人原因

面对自然性爱,这个被理学家们惟恐避之不及的敏感话题,汤显祖第一次以明白且肯定的态度指出欲才是情的基础,以女性的视角来正视这个生活中最普遍的问题。杜丽娘一开始就作为普遍人欲的承担者,因而她的觉醒具有了一种普遍的意义。促使她生命意识觉醒的前提有两点,一是她出身名门可以享受到良好的教育,二是膝下无儿的杜宝分外关心女儿的教育问题,这为杜丽娘的自由选择预设了冲突。《诗经》启发了杜丽娘朦胧的生命意识的觉醒,让她感觉到了自我存在的失落。在《游园》之前的杜丽娘是苦闷,在《游园》后大自然的美丽春光唤醒了杜丽娘的生命意识,这由她对爱情的渴望体现出来。为什么“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3],是因为“食色,性也”[4]。杜丽娘对柳梦梅的爱恋并不是什么一见钟情,而是由“欲”到“情”的。可以说柳梦梅是杜丽娘假想的爱人,恰恰是这个爱人促成了杜丽娘生命意识的觉醒。但是作者这里并没有把觉醒浅化,而是上升为一种人文层面生的对自我独立意识的追求和确认。

三、总结

生命的存在不只是躯体的存在,更重要的是一种真实自我的存在。生命既然是萬物的精华,就应该让它拥有它该有的重量,只有真实的行走在大地上的人才是天之骄子。

参考文献:

[1]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A].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2]李贽明李贽.焚书 焚书续[M].中华书局出版社,1675.

[3]徐朔方笺校.汤显祖诗文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

[4]汤显祖.贵生书院说[A].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作者单位: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觉醒杜丽娘根源
《牡丹亭》梦境对杜丽娘人物形象的塑造与解读
“一生爱好是天然”
一道电偏转创新题的命题根源剖析
帮孩子找出问题的根源
《西厢记》中女性主体意识的建构
浅谈年画中人物的变化与人的自我意识觉醒
凑合是离婚的根源
“觉醒”背后的美国华人群体
花开一朵,至情绽放——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看杜丽娘
水烟壶上的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