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二(7)班 陈昱辰
2016年底,在温州交警“问计于民”的问卷调查中,群众对“加强整治远光灯的使用陋习”呼声最高。之后温州交警对滥用远光灯进行了整治,虽有效果但未能根治。能不能从技术上实现突破,让司机放心大胆地使用远光灯?答案是肯定的!
我通过以下4个实验验证在多种情况下,利用光的偏振原理减少远光灯刺激理论的可行性得出结论:利用一张液晶电视偏光膜就能有效阻挡指定光源发出的光,而不影响其他光的透射。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一种微网状偏光膜,力求增加其透光率,以符合交通安全法“汽车前挡风玻璃的透光率不得低于70%”的要求。
液晶显示器本身贴有偏光膜,相当于一个偏光光源,只要在此光源之外旋转偏光膜,就能检验偏光膜在不同方向对偏光光源的过滤效果。
胶带纸、玻璃、方向指示箭头,4合1粘贴好的带偏光膜玻璃板1块(以下简称偏光膜),偏光眼镜1副,带液晶显示器的电脑1台,偏光演示仪1套,普通照明灯1个。
(1)打开一个word文档。
(2)在距离显示器约2米处手持偏光膜。
(3)按箭头所指的不同角度旋转,拍照,得到第一组图片(偏光膜每旋转45°拍一张照片,得到6张透光、2张不透光的图片,本文仅保留两个方向,显示对比效果)。
(4)将玻璃倾斜(模拟汽车前挡风玻璃的倾斜角度),检验在偏光膜倾斜状态下的偏光效果,得到第二组图片。
(5)手持偏光眼镜(模拟汽车前挡风玻璃的弯曲弧度)旋转拍照,得到第三组图片。
(6)取出偏光演示仪,将离光源远的偏光片最上方刻度调为0°。打开手机拍照灯,照向偏光演示仪,旋转离光源近的偏光片,观察投影墙的变化。再将偏光片调整到最暗处,顺时针和逆时针小幅度旋转,测试在多大范围内可以得到理想的挡光效果(模拟汽车颠簸),得到第四组照片。
(1)从第一组图片看出,在偏光光源和偏光膜近似平行的状态下,偏光膜可在某个方向极大地降低偏光光线透射。
(2)从第二组图片看出,在偏光光源和偏光膜成某一个倾斜角度的状态下,仍可在某个方向极大地降低偏光光线透射。
(3)从第三组图片看出,在偏光光源和偏光膜成非固定角度的状态下,仍可在某个方向极大地降低偏光光线透射。
(4)从第四组图片看出,当偏光光源从最大不透光角度偏离至10°(模拟车辆颠簸),不影响偏光膜的挡光效果。
所以,利用光的偏振原理减少远光灯危害的方法是可行的。那么,这种方法为何难以实施?
实验用的液晶显示器偏光膜是某彩色电视机的膜,面积约为0.3平方米,单价25元,比动辄上千元的汽车隔热膜便宜得多。
自1938年人造偏光膜问世以来,膜技术发展迅速,但应用于汽车膜的较少。
我国公安部交通安全法规定,汽车前挡风玻璃的透光率不得低于70%。从偏光原理可知,普通光线照射偏光膜时,与偏光膜角度一致的光波分量可通过,而其他方向的分量被挡住了,也就是说,偏光膜的透光率小于50%。
由此看出,偏光膜用于制作汽车膜推广的最大阻碍是其透光率。怎样才能增加偏光膜的透光率?
市面上的液晶显示器膜就是一张偏光膜,可与压感膜等压制成触屏膜。汽车贴膜有染色膜、涂布印刷膜、普通金属膜、纳米陶瓷膜、贵重金属膜、多层光学膜等。其中,多层光学膜的隔热性和透视性良好,不含金属成分,不会屏蔽手机信号。
如果要研发带偏光属性的膜,我倾向选择多层光学膜。
根据黑白液晶显像原理,我们看到的物体可被分解成很多小点。能不能把偏光膜也分割成很多小点?
如果在一张完全透光的片基上均匀地分布着密密麻麻的偏光膜小点,只要透光比例合适,就能得到一张透光率合格的汽车前挡风玻璃膜,我暂且称之为微网状偏光膜。如何制作微网状偏光膜?
我提出了以下3个设想。
在人造偏光膜中,最常用的叫H—偏光膜。它是以聚乙烯高分子化合物薄膜为片基,将其浸入碘液后经硼酸水的溶液还原和稳定,再定向拉伸4倍至5倍,使大分子定向排列而得到的。
可在传统制作工艺前增加一步,即先遮挡一部分片基(譬如蜡封、膜封),再浸入碘液,后续流程不变,即可得到微网状偏光膜。
但这种方法存在一个问题,若同一张片基浸泡碘液不均匀,是否会影响拉伸效果?
H—偏光膜的缺点是不能受潮,易退偏振。将一张制作好的H—偏光膜按网状结构蜡封、受潮,利用H—偏光膜的缺点,退掉未蜡封区域的偏振。
把一张制作好的H—偏光膜按网状粘贴透明胶带即可。
以上设想都是基于简单的实验,想要真正实施还需考虑很多问题。譬如,要做微孔就要考虑光的衍射和干涉的影响;由于汽车前挡风玻璃膜既要挡住远光灯又要隔热、防爆,需综合考虑多层不同材质的膜叠合后是否兼容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