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会金
近日,党和国家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改革审计管理体制的重大举措,为新时代优化国家审计的顶层设计谋划了宏观方略,对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国家审计工作,加强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构建党和国家统一指挥的监督体系,推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并将“改革审计管理体制”作为“健全党和国家的监督体系”的重要内容。
2018年3月1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中,第十一条是优化审计署职责。该决定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重大项目稽察、财政部的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监督检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的职责划入审计署,构建统一高效审计监督体系。同时,不再设立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
2018年3月21日中共中央印发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第三条提出组建中央审计委员会。中央审计委员会被作为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其组建是为加强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领导,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更好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中央审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研究提出并组织实施在审计领域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方针政策,审议审计监督重大政策和改革方案,审议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支出情况审计报告,审议决策审计监督其他重大事项等。中央审计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审计署。
上述国家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体现了国家审计所处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总体而言,国家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时代背景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体统一领导。历史已经证明,党的领导是国家的根本,是中华民族的利益所系。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的重要论断,是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逻辑,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所在,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政治保障。
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十八大报告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党和国家的治理体系要求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相结合,既要依据党章党规党纪管党治党,又要依据宪法法律法规治国理政。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所处的历史方位出发,对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作出总体部署。报告进一步提出要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将党内监督同外部监督贯通起来,支持和保证同级人大、政府、监察机关、司法机关等国家监督体系,支持和保证民主党派和政协民主监督,加强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增强监督合力。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大围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对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新任务,其中党和国家的机构改革,就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集中体现。此次机构改革重在优化、协同、高效,通过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逐步形成更加成熟、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领域的持续深化改革。
国家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是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的伟大创举,是我国国家审计事业发展进程中里程碑式的重大事件,它昭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管理体制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國家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体现了党对审计工作的一贯重视。历史地看,在不同时期,党创造性地建立了因应时代需要的审计管理体制。在革命与战争时期,为克服物资短缺、保障军需供给、杜绝贪污浪费,党在中央机关和革命组织中建立审计处(局)、财政审查委员会、中央审计委员会、边区政府审计处、审计委员会等审计机构。在建设与发展时期,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审计体制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实行财政审计合一体制到建立由审计署、地方各级审计机关以及派出机构构成的组织体系。这些无不体现了审计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和国家发展进程的不同历史阶段均发挥着积极作用。
国家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体现了党对审计工作的全面领导。国家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有助于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制度保障。近些年来审计发现的问题,表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依然严峻,审计工作在惩治腐败、查处重大违法违纪行为、揭露整肃懒政庸政怠政等方面仍大有可为。中央层面组建的中央审计委员会将有助于统筹协调审计监督,作为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与其他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巩固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态势,并最终夺取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胜利。
国家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体现了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进展。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责任链条上的重要一环。加强和改善党对国家审计的领导,一方面是新时代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体统一领导的必然;另一方面也是党领导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从严治党的必然。《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明确指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审计监督机制。”组建中央审计委员会,优化审计署职责,为整合审计监督力量,减少职责交叉分散,增强审计监督效能,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国家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体现了审计工作与党和国家工作的有机融合。审计监督作为一种综合性、高层次的专业监督,在国家经济法律法规执行、经济秩序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保障等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审计管理体制,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功能,能够确保党和国家重大政策贯彻落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监督制约领导干部权力,从而确保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十九大报告提出,未来三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要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国家审计管理体制的改革将有助于提高审计监督的独立性、专业性、权威性,促进审计监督对党和国家机关、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以及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全覆盖,使审计工作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等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