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薇
全域旅游作为我国旅游事业发展中提出的一个全忻的概念,在适应当前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现实需要的同时正在不断促进适应地区的全方位现代化建设需要,尤其是符合国家对“美丽乡村建设”以及“地区经济增长”的大政策方针,在当前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宏观背景下,树立科学的全域旅游发展观的同时不断促进新时期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介绍全域旅游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在此基础上给出一些在新时期下如何更好地促进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可行性建议以供读者参考。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重要一环在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对于中国这个具有辽阔疆域和悠久发展历史的国家而言,旅游业更是成为了许多地区的一项重要产业内容和经济发展创收来源,在當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国家越来越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这时以旅游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更是成为了我国经济转型期的关键要素。那么在全域旅游观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呢?下面给出详细的阐述。
1、全域旅游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对于“全域旅游”这个概念学术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通过大量的相关理论表明,一个最大的争议焦点就在于各界对于“域”这个词的理解,按照普遍的理解“域”就是指一项空间概念,小到一个乡村大到一个城镇都可视为一个地域,但是事实上按照国家相关部门不断推进全域旅游业发展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理解到所谓“全域旅游”中的“域”更多的是指一种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断落实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一套经济发展思路、一种科学的发展观念、一种促进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战略举措。
正确地理解全域旅游发展观必须将其作为一种具有高度科学性和概括性以及普遍适应性的指导性原则来看待。一方面,对于社会旅游业的整体发展战略和布局而言,全域旅游发展观要求我们将不同地区进行划分,将每个地区中旅游业的发展与当地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发展内容都进行有效的结合,大力推进各种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在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同时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地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全域旅游发展观又要求我们能够站在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针对每一个地区的特色进行相应的、具体的旅游业发展战略布局,在充分放活地方政府政权的同时要求不断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在旅游发展事业上鼓励全民参与、共同发展。总而言之,全域旅游发展观是一项灵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2、促进新时期旅游业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2.1科学把握全域旅游业中的各种关系
首先要协调好多方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旅游业给一个地区带来经济创收的同时也随之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和利益分配争端。首先就是来自一个地区政府和当地人民群众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旅游业不同于其它产业,尤其是对于全域旅游发展而言,其所拥有的各项旅游成果和参观价值一方面有来自当地一代又一代人民群众的历史生活实践的总结和积淀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当地相关行政机构的大力支持和维护,所以旅游发展中的创收成果也应当由政府和人民共享,但是在实际的利益分配中,往往都是基层老百姓处于弱势地位,这其中也不乏腐败事件的滋生。针对此项问题,国家应当针对旅游行业领域内的收入分配问题做出相应的调整,同时在旅游业创收上面应当更加注重对政府部门的监督和管理,引导政府转变职能,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另一项重要的相关利益主体就在于外来旅游人员和本地居民,随着当代信息技术和交通事业的大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都将外出旅游作为一项愉悦身心的重要休闲活动,在旅游浪潮的推动下,有些素质较低的游客在旅游景区总是会做出各种不当行为,破化当地旅游基础设施、随地吐痰等关乎个人素质的问题屡见不鲜,这在很多时候会激发游客与当地居民之间的矛盾,引发一系列恶性事件,不利于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关呼社会和谐问题。针对此项问题,国家相关部门应当积极制定和出台一系列旅游景区管理条例在对各方的行为进行约束,同时应当在社会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这些问题的妥善处理直接关呼全域旅游事业的推广和可持续性的发展。
其次要正确把握全域和地方特色之间的关系。全域旅游并不是要求我们机械式地将所有的地区都打造成千篇一律的旅游形式和格局,而是要求我们在以全域旅游的大局观念的指导下,根据各个地区甚至是同一个地区不同的板块进行特色化的改造,既要求我们尊重每个具体地域的自然规律和已有的人文环境,又要求我们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科学化的整合和艺术化的设计改造,使那些原本零散的、分布错乱的特色化景区看起来更加井然有序又具有自身独特的景观和格局。在我国数量众多的少数民族、多样化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以及各个地区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新时期发展旅游事业更应该打造具有特色化的生态旅游格局,既迎合不同社会人群的审美需求又符合当代社会多元化思想的传播和发展。
2.2推动全域旅游事业的市场化进程
“全域旅游”来源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为追求市场经济效益的根本性要求,因此必须大力推进全域旅游事业的市场化进程,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好的保障旅游文化事业中内涵的社会效益。
首先需要推动与“全域旅游”事业相关的制度性变革。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下,有关市场、产业和资源的明显界限也由于市场中固有的自发性、盲目性自己天生的逐利性而被逐渐打破,这时必须需要国家发挥在经济领域的宏观调控作用,进行一系列的制度革新。一方面,国家需要出台一系列有关全域旅游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自己可能出现的种种社会经济利益纠纷等问题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解决措施,使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不致陷入无所适从的尴尬境地;另一方面,市场化的一个基本特质就在于其竞争性所导致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因此,相关部门下制度创新上还应当遵循放活市场各经济主体之间的竞争,真正激发旅游行业领域的活力和创新力。
其次,要将旅游事业同其它各个产业进行有机的联系和结合。旅游业作为社会中的一项独立产业部门并不是完全孤立的,它的发展需要来自第一、第二产业的积极配合和协调。例如,一项旅游景点的发掘和开启在初始阶段可能需要来自第一产业中的挖掘和开发,同时它的推广和传播既需要来自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强大信息扩散作用以及当代遍及各地的交通网络体系等等,所有的这些都组成了旅游事业中的关键环节,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基于此,全域旅游事业的发展更应当在我国现阶段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自己一带一路的相关政策与社会经济领域发展的方方面面进行结合,促进自身的良性发展。
总而言之,全域旅游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在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既迎来了可贵的发展机遇又面临各种发展挑战,如何更好地进行全域旅游观念下旅游事业的发展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长期工程这需要来自国家、社会以及各个相关主体的积极配合和参与,运用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和态度共同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当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