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宪永
山东省成武县天宫庙镇中心卫生院,山东成武 274200
临床经验显示,针对脑梗死患者,越早开展康复锻炼对于患者的预后改善效果越好,康复训练是改善脑梗死患者运动能力、生活能力的重要手段[1]。但是当前临床针对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指导还没有统一标准,该研究具体分析康复训练流程用于2014年10月—2017年3月该院收治的34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康复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68例该院收治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参与该次研究,依据康复指导方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34例患者中包括19例男患者,15例女患者,年龄平均为(56.28±6.36)岁,病程均值(12.35±2.18)d;左侧偏瘫患者16例,右侧偏瘫患者18例。对照组34例患者中包括21例男患者,13例女患者,年龄平均为(57.59±6.14)岁,病程均值(13.08±2.61)d;左侧偏瘫患者18例,右侧偏瘫患者16例。2组各项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康复指导,内容包括言语功能、运动功能、吞咽功能、日常活动能力、并发症防治多个方面,每天进行一次康复训练指导,每个星期持续训练5 d,间歇2 d,连续进行3周的训练,起先每次时间控制在30 min,之后根据患者耐受情况慢慢增加,最高不超过90 min。
观察组患者利用康复训练流程进行康复训练,训练内容和对照组相同,但实施方法有所不同,患者每个星期接受为期5 d训练,每天进行1次,每天训练时间为90 min,其中一对一训练、手法训练的时间为1 h,另外的附加训练内容按照患者耐受情况合理决定。①急性期运动功能训练方案具体为:上肢、下肢活动度训练;训练上下肢活动;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指导进行床上活动训练;指导进行床边坐位训练;指导进行站立训练。②日常活动能力训练内容具体有:穿衣练习;进食准备练习;转移准备练习;洗漱准备练习;洗澡准备练习。康复指导师必须依照表中(表1)内容从上到下完成,1周之内必须完成一周治疗方案中的全部内容。每完成一周训练,进行一次评估,如果患者符合以下标准,则可接受更高强度的综合治疗,评估标准:平衡功能:患者床边坐位平衡在2级及或以上;下肢Brunnstrom分期超过3期;可以自主翻身坐起,床边独坐可超过10 s;能够耐受逐渐增加的训练强度;不存在并发症或者对康复造成影响的疾病。
表1 观察组3周训练内容
运动功能:选择Fugl Meyer运动量表评价,包括患者平衡感、四肢感觉恢复、下肢、关节活动内容,其中上肢运动功能总分66分,下肢运动功能总分34分,得分越高证实患者肢体功能越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量表中包含10项内容,结果为百分制,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活动能力越强。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获取数据开展分析,(±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康复前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为(41.26±2.28)分,下肢运动功能为(20.34±2.15)分,对照组康复前上肢、下肢分别为(41.26±2.28)分、(20.63±2.27)分;观察组康复后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为(57.49±5.56)分,下肢运动功能为(30.25±2.27)分,对照组康复后上肢、下肢分别为(49.86±6.37)分、(24.57±3.64)分,康复前两组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后两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康复前ADL评分为(68.57±5.49)分,对照组为(67.98±5.64)分;观察组康复后为(84.26±5.52)分,对照组为(71.49±4.71)分,康复前两组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后两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脑梗死是中老年人群较易出现的一类脑血管疾病,对患者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会造成严重影响。由于大部分脑梗死患者都会遗留程度不一的功能障碍,所以必须做好患者的康复锻炼,以减轻病残程度,帮助患者预后得到最大程度改善[2-3]。在急性期即开始康复锻炼能够使感受器接受传入性冲动加快大脑皮层功能可塑性发展,加快患者功能障碍的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以及结构能够实现功能重组,存在代偿特点,直接联系脑部可塑状态,通过尽早开展康复锻炼,可以使潜伏通路、突触功能得以发挥,加快功能康复[4-5]。该研究应用康复训练流程,将康复内容具体化、程序化,并定期开展评估,能够帮助康复师掌握康复效果,合理调整康复方案,发挥最佳的康复效果。从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应用康复训练流程进行康复训练,结果显示康复后上肢、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接受常规康复指导的对照组更高;另外观察组康复后ADL评分为(84.26±5.5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为(71.49±4.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康复训练流程用于急性期脑梗死康复中能够更明显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推广价值明显。
[1]夏楠,王红星,任彩丽,等.年龄因素对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8):782-785.
[2]谈晓牧,曾艳芳,刘建国,等.脑梗死急性期他汀用药剂量与康复预后相关性的回顾研究[J].北京医学,2016,38(5):424-428.
[3]中国脑梗死急性期康复专家共识组.中国脑梗死急性期康复专家共识[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6,38(1):1-6.
[4]甘燕玲,于洋,张雅静,等.康复治疗对老年脑梗死急性期睡眠障碍患者动态血压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4(5):511-514.
[5]宋小慧,谢青,崔立军,等.肌电反馈功能性电刺激治疗急性期脑梗死手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6):538-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