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桂芬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广东 东莞 523000)
近年来,人们愈加重视配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为了保证这种重视能够真正降低配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提升配网工程的施工质量,各类新技术必须在配网工程领域实现深入应用。为了推动这一目标的实现,正是本文开展具体研究的原因所在。
作为一种通过工业手段提升配网工程施工质量的技术形式,装配式配网工程施工技术能够有效解决传统配网工程施工面临的问题,如施工作业人员的技能水平参差不齐、施工作业影响质量与进度等,建设周期长、自然条件多变等因素对配网工程施工质量造成的负面影响也将被降到最低。
结合笔者实践,本文概括了如下装配式配网工程的施工技术优势:
(1)在“模数化→标准化→工厂化→工业化”的流程支持下,即可建设装配式结构体系,实现配网工程的“4个标准建设”。
(2)配网工程施工现场的人力、物力投入将大幅降低,施工工期缩短、部件的质量与精度提升均将得以实现。
(3)有效降低配网工程施工对施工人员技能水平的依赖,配网工程施工的作业安全风险将因此大幅降低。
配电台架变压器变台装配式施工、架空线耐张段架线装配式施工均属于装配式施工技术在配网工程中的应用典型,具体如下。
1.2.1 配电台架变压器变台装配式施工
配电台架变压器变台装配式施工的核心在于,将整个变台作为一个模块进行物料采购,通过将台架变形成标准设计,即可保证相应的母排、金具、引下线、配电箱、螺栓实现工厂的统一加工,而通过物料分类打包配送,施工作业人员可结合安装标注线顺利完成变压器变台安装,这种安装不仅能够保证成品的优良率、提升安装效率,更能够实现标准化变台的高效复制。
1.2.2 架空线耐张段架线装配式施工
架空线耐张段架线装配式施工可有效降低导线的损耗率,设计单位在该施工中主要负责精准测量所需导线的长度,供应商则通过高精度激光计米器进行控制加工,由此即可保证施工作业环节省略弧垂观测工序,提升架线施工的效率、节约成本将由此实现,施工作业的安全风险也将大幅降低。
2017年12月15日,东莞220kV低涌变电站工程先后获得多个国家级奖项,取得这类奖项离不开配网工程施工新技术的支持,GIS设备耐压试验一次通过、“零缺陷”移交模式、装配式施工均属于其中的代表。
近年来,我国涌现了大量配网工程施工质量检测技术以保证施工质量,本文介绍的配网工程施工质量移动智能检测技术便属于其中的典型。配网工程施工质量移动智能检测技术的应用需要得到配网工程质量移动智能管控APP的支持,在验收标准库、4G网络的支持下,配网工程任务项的安装工艺、施工质量将得到全面监督,配网工程的施工质量自然能得到较好的保障。
(1)杆洞、拉盘基础开挖。通过配网工程质量移动智能管控APP记录电杆人工转运距离、拍摄杆洞深度照片、记录杆洞土质照片,即可实时复核保证开挖环节的施工质量。
(2)杆塔组立、拉线安装。通过配网工程质量移动智能管控APP拍摄杆塔埋深标识线至地面距离、杆塔倾斜度照片,即可保证杆塔组立质量,随后开展拉线楔形线夹、UT型线夹的拍摄,可实现拉线角度的合理控制。
(3)杆上瓷瓶横担安装、导线架设。利用配网工程质量移动智能管控APP拍摄杆上的材料、设备安装情况,如绝缘子、横担等;导线架设环节则需要拍照并测量导线的情况,廊道与交叉跨越照片的排水、杆塔距离的测量也不应被忽视,这些同样关系着配网工程的质量。
近年来,东莞先后启动了电网规划建设“大会战”和“电网升级行动”,这使得东莞在5年间始终处于电网建设的“快车道”。这一过程中,质量移动智能检测技术也开始逐渐在东莞配网工程施工领域实现普及,东莞配网工程智能化程度的提升与其联系紧密。
作为配网工程施工的主要发展方向,近年来配网工程的带电作业技术发展迅速,固定引流线及跳线绝缘装置技术、带电作业机器人技术均属于其中的代表,2种技术的特点如下所示。
3.1.1 固定引流线及跳线绝缘装置技术
作为典型的配网工程带电作业技术,固定引流线及跳线绝缘装置技术需要应用由环氧树脂材料制成的绝缘底座、绝缘支杆,同时还需要使用铝合金材料作为固定装置,表1为典型的固定引流线及跳线绝缘装置技术指标。
表1 固定引流线及跳线绝缘装置技术指标
3.1.2 带电作业机器人技术
近年来,我国配网工程带电作业已逐步向自动化、机械化的方向发展。本文提及的带电作业机器人技术便属于其中的典型,作业人员通过该技术提供的智能作业化工具、基于视觉伺服的跟踪控制系统、带电作业状态信息监控系统、绝缘防护功能,即可较好的满足配网工程带电作业的需要,表2为应用带电作业机器人技术的带电作业操作流程表。
3.2.1 固定引流线及跳线绝缘装置技术的应用
在10kV配电线路的带电作业中,更换单相隔离开关的固定引流线及带负荷断开跳线属于典型的技术应用。在固定引流线及跳线绝缘装置技术的支持下,绝缘遮蔽工具被金属构件的尖锐部位刺穿的几率将大大降低,常见的折伤导线问题也将得到较好的避免,同时还能够有效抑制跳线的摆动。
表2 带电作业操作流程表
3.2.2 带电作业机器人技术的应用
带电作业机器人技术的应用需要得到虚拟现实技术的支持,在实际机器人运动规划的虚拟仿真支持下,即可通过仿真结果来提升配网工程的施工质量。早在2014年,东莞市完成了带电巡检机器人、恶劣工况作业机器人的自主研发,广东电网公司东莞供电局也于2015年完成了带电巡检机器人的配备,可见带电作业机器人技术具备的应用前景。
现阶段,带电作业机器人技术在作业频率较高的带电断线、带电接线等配网工程施工中应用广泛,不仅能够大幅降低电力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还能实现电场与作业人员的完全隔离,作业人员的安全将由此得到较好的保障。此外,带负荷更换柱上开关、带电更换悬式绝缘子、带电更换针式绝缘子、带电更换避雷器、带电立直线杆同样属于带电作业机器人技术的典型应用,由此可见,带电作业机器人技术在配网工程施工领域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配网工程施工技术实现了较为长足的进步。在此基础上,本文涉及的装配式施工技术、配网工程施工质量移动智能检测技术、带电作业技术的实践应用,则证明了研究的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志勇.配网检修中综合不停电作业法的应用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7,(22):217.
[2]徐溧,郑克全,刘兰兰.配网不停电作业空调服研制[J].智慧电力,2017,45(09):98-103.
[3]刘统周,李传兴,石川.探析10kV电缆线路不停电作业技术[J].电子制作,2016,(04):89.
[4]张冬.浅谈配网全绝缘带电作业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1):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