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莫测:“真实时代”的真实失控

2018-05-23 08:01马玲玲
画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真实世界失控策展

《希伯伦》 帕维尔·沃尔伯格 摄影 90cm×60cm 2004年 Pavel Wolberg

“在将生命的力量释放到我们所创造的机器中的同时,我们就丧失了对他们的控制。他们获得了野性,并因野性而获得一些意外和惊喜。之后,就是所有造物主都必须面对的两难窘境:他们将不再完全拥有自己最得意的创造物。”凯文·凯利(Kevin Kelly)在他的著作《失控》中如是写道。在凯文·凯利的叙述中,基于技术发展而来的“人造世界”就像“自然世界”一样,很快就会具有自治力、适应力以及创造力,进而反射、介入到“自然世界”,并为人类带来诸多始料未及的新问题和新困境。

在近几十年新技术疯狂发展的年代之中,凯文·凯利式的“失控”似乎早已日渐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人类运用着新工具复制、处理自己所熟知的世界,却在不知不觉中与那些熟知相去更远。急速更迭的媒介技术,日渐逼近的后人类时代,使人处于巨大的焦虑与不安之中。影像、网络和随后的各种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虚拟实境(Virtual Reality)的出现,亦让“虚拟”与“现实”曾经清晰的边界逐步消融。有形世界与无形世界的链接、重叠,让整个时代都沉浸于对“真实”的焦虑中。我们严肃地审视自己的“真实时代”,发现无论是曾经柏拉图的“洞穴寓言”(The Allegory of the Cave of the Greek classical age),还是后来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的“拟像与仿真”(simulacrum and simulation)都已经无法全然套用到今日现状之中。西方哲学世界对于“真实”和“虚拟”从未间断的思辨与想象,似乎也不能对“我们所处的时代究竟是‘洞中的火影’,还是代替真实的‘拟像’? ”这一提问予以回答。

在这种状况下,徘徊于数字世界、虚拟世界和物理世界之间的“人”、“社会”和“常态”到底出现了哪些新的变化?那些“寄居”于互联网、通过网络来链接外部世界的网络原住民们,对于“真实”到底又有什么新的体验与定义?“真实世界”的“真实”是否已经完全失控并不断抵抗着“真实”?这些,都是亟待观察和分析的。而在今年4月于OCAT上海馆开幕的“虚实莫测: 抵抗真实的真实时代”中,我们看到了艺术家与策展人对此所做出的努力。

《三条腿》 约翰·伍德与保罗·哈里森单屏彩色有声影像 3分46秒 1997年John Wood and Paul Harrison

《角色》 曹斐 单屏彩色有声影像 8分00秒 2004年 曹斐

在“虚实莫测: 抵抗真实的真实时代”的构想中,策展人玛丽·马特雷尔(Marie Martraire)和汪单试图通过构建参展作品与过去世界的平行对话来剖析、观察这场愈演愈烈的“真实”焦虑。他们与艺术家及其作品一道,通过不断逼近来自不同层次的“真实”来观察当下的社会、政治及个人经历。13位来自安哥拉、阿根廷、中国、德国、俄罗斯、美国等地的艺术家(艺术小组),如同13个切片被安置于展场,通过两个章节的叙事、讨论,让那些被隐匿的共性显现于数字世界、虚拟世界和物理世界的三角地带。

在展览的第一章中,帕维尔·沃尔伯格(P a v e l Wolberg)创作于2004年的摄影作品《希伯伦》成为叙事的前奏,从容地带出了对全球化主导的“真实时代”中游戏、网络与现实之间微妙关系的讨论。在《希伯伦》中,手持武器的士兵与身着卡通衣服的孩童共存于同一平面之中,物理世界中看似各得其所的和平,却在暗地里高唱着杂糅了现实、纯真和暴力的游戏和冲突。和平、冲突,在沃尔伯格观察到的“真相”那里满是狐疑。随后的曹斐、安东尼·迪森萨(Anthony Discenza)、比内尔德·胡塞恩(Binelde Hyrcan)、贾兹明·洛佩兹(Jazmín López ),则分别借助Cosplay的角色扮演、声音的浸入式描摹、孩童梦想的叙述和儿童游戏场景的通道来介入此章的主题论述。而放置于另一展间的约翰·伍德(John Wood)&保罗·哈里森(Paul Harrison)的《三条腿》、托拜厄斯·菲克(Tobias Fike)&马修·哈里斯(Matthew Harris)的《食物大战》则通过模拟一种真实场景的方式,来分别叙述人在试图解决自己虚幻问题时表现出的犹豫、挣扎和突破物理空间局限时所展现的想象力。

在整个第一章中,创作于2013年的双屏影像《食物大战》几乎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两块屏幕隔着一条廊道互相面对面地摆放,上面各呈现着一位居于厨房背景的男士。他们不停地朝着对方的方向投掷着果冻、意大利面和西瓜之类的食物,就像他们真的在同一空间维度中进行着这场恶作剧。观众站在两个屏幕之间,在有别于两块屏幕的第三空间感受到了一种切身的“真实”。但回头细想,这种“真实”又是如此的虚幻,其间的“真实”与“虚拟”全然失序了。

到了展览的第二章,玛丽·马特雷尔和汪单将五组作品暗自聚拢、整合,有力地架构起两个面向的探索试验。一方面,他们把讨论、探索的中心放到了人类在“真实时代”中处理内心、精神上的“真实”问题中;而随后,一个更为现实的问题,即在“失控”的不可逆中“真实世界”如何构建或重塑,则将所有的努力拉到了理性的讨论面上。“乌托邦”式的悬空清谈,在这里全被作品之中所包含的真实可行的社会实践和日渐明朗的技术进步搅上了未来可能性的气力。

杨·杰克(Yung Jake)的《取消关注》、哈伦·法罗基(Harun Farocki)的《严肃游戏III:沉浸》和瑞秋·罗斯(Rachel Rose)的《坐着、吃着、喝着》,不约而同地表现了真实世界中的混乱秩序,以及随后激发出的人的欲望和相应的抵抗、疑虑、逃避等应对策略。作品中的社交媒体上“取消关注”的失恋者、接受治疗的患有PTSD的士兵、受困的动物园中的动物与人的日常生活,毫不留情地直指人类在“人造世界”与“自然世界”的博弈战中的艰难。在所处的“真实时代”中,凯文·凯利所描述的“失控”随处散落。而在“真实”与“虚拟”、“自然”与“人工”的夹缝中,亦随处可见人在这场危机里的求存欲。

除此之外,“司法建筑”(F o r e n s i c Architecture)和艾德丽塔·胡斯尼·贝(Adelita Husni-Bey)在其作品《77平方米—9分26秒》和《来自荒岛的明信片》中,则将阐述的面向对准了“真实世界”的构建或重塑问题。拥有极佳数字媒体与建筑学背景技术支持的独立研究机构“司法建筑”,通过虚拟与物理技术,以及各种档案资料的拼凑,重现了2006年哈里特·约兹加特谋杀案的案发现场。如此真实、细致的再次重构现场,或许在观看的人那里成了“真实”本身。而在《来自荒岛的明信片》那里,构建与重塑则是以孩子对成人世界的模仿、想象中展开的。两位策展人在其文章中提及这个作品时说道:“值得深思的是,孩子对成人世界的想象和模仿全部来源于数字媒体和网络,他们所构建的小社会就恰恰游走在此次展览所求索的边缘世界之中。”

《取消关注》 杨·杰克 单屏彩色有声影像 4分50秒 2014年 Yung Jake

综观整个展场,在创作于不同年代的沉浸式影像、声音装置和摄影作品环链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即我们都与约翰·伍德和保罗·哈里森(John Wood & Paul Harrison)的《哈利·胡迪尼》中那个将自己所在屏幕水槽箱里的魔术师一样,需要不断转动自我与屏幕,才能求得生存而不至于被淹死、窒息。真实世界的恐惧、焦虑和“人造世界”的失控已经完全投射到了每一个角落,我们只有不停地在数字世界、虚拟世界和物理世界不断地游走、转动,才能获得一丝丝的喘息和生机。

《坐着、吃着、睡着》 瑞秋·罗斯 单屏彩色有声影像 10分20秒 2013年 Rachel Rose

有趣的是:在这种普遍的失控危机之下,在“虚实莫测: 抵抗真实的真实时代”的展场,在那些被展出的数字媒体时代的产物之中,策展人与艺术家们似乎并没有特别纠结于“真实”的辨析本身和它可能带来的影响。他们在那些创作于不同年代的作品之下,暗自挖通了一个时光的通道,让所有的展品都得到了时间的流动性、延续性,并得到了与过去世界的对话机会。而在这场策展人与艺术家们合谋的对话之中,中老年群体无论在什么时间都是失语的。他们通过对青少年的各种行为的观察,以及他们的梦想、故事与个体经验述说,来比对“普遍观念”的“童年”。

在展场的语境之中,孩子们通过“游戏”和“想象”来积极地、有意识地参与虚拟世界中的社会组织和政治活动的生存方式,如同人类早期创作“人造世界”的“造物主”样态。策展人与艺术家们努力地剖析他们,希望能够为成人世界提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但似乎,观众最后只能得到一个确定答案——我们不断地延展现实的边界,它在虚构和真实下,既真又假,或是在真和假之间。“真实时代”的失控洪流,让所有的反抗都显得那样的徒劳无功,我们最后似乎只有接受一个结果,那就是“虚实莫测”。

猜你喜欢
真实世界失控策展
基于真实世界证据的人工髋关节假体临床使用研究
基于真实世界研究分析输尿管软镜手术前留置输尿管支架管的必要性
一场吵架是如何失控的
真实世界中联用丙戊酸盐对奥氮平血药浓度的影响
阿基与乌龟之失控
策展成为一种系统的工作方式
新时代博物馆策展人制度的探索与实践——以沈阳故宫博物院为例
《策展哲学》
国内当代独立策展人生存状况报告
基于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的真实世界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联合用药药理作用特征的回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