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文/顾小喜
不同于一般悬疑故事,《幕后玩家》更像是披着悬疑外衣实则表达人性的变化与救赎。在影片进行过程中,最吸引人的地方莫过于徐铮自己的独角戏。
一个年轻的新导演第一次拍院线电影,徐峥监制并作为男一号出演。很多媒体都问过徐峥原因,他告诉大家这两年看过的剧本铺天盖地,《幕后玩家》是少有的能让他一气呵成读完的剧本,所以他选择了和任鹏远的这次合作。
徐峥缩在角落颓废无助
“现在我明白了,不是人家没剧本,而是更多依赖于跟演员的创作。”
《电影》:大家对你的剧本评价很高,你最初想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任鹏远:
最初我想讲一个特简单的事儿——越来越多的人容易被社交媒体绑架,如果别人掌握了你的信息,很有可能利用你的身份做很多坏事。《电影》:这个情节在片中有呈现,比如钟小年的微博,但篇幅不大。
任鹏远:
对,就这么一点点了。因为后来我想讲一个复仇的故事——钟小年当年陷害了田雨的父亲,田雨会怎么做?从复仇者田雨的角度去讲。田雨本来是个“小蚂蚁”,怎么去对抗大象?可能就要利用一些社交媒体,一步步把真相揭开去完成复仇。但是在写的过程里,钟小年这个人物慢慢成长起来,我觉得他更有意思。《电影》:所以第三次换了思路,又回到钟小年的角度上?
任鹏远
:对,我舍弃了田雨这条线,又想讲讲钟小年怎么从一个屌丝逆袭。而且当年的选择和现在的选择有明显对比,比如说钟小年现在可能会为了钱放弃兄弟与爱人,但是当年他是个为了兄弟能放弃很多事情的人。《电影》:这完全是重写!
任鹏远:
对。写了两年,中间改了20多稿,写着写着感觉玩节奏这个事,是创作上的一个感觉。我后来觉着好的电影都是顺着讲,玩节奏可能有点取巧,观众的代入感也不会强。《电影》:这是最终剧本吗?
徐峥拍摄间隙累到坐在楼梯上睡着
任鹏远:
不是。拍之前,我们做了三次剧本围读。第一次我专门跑去南京找徐老师围读,从六点半到夜里两点,我们边读边交流,在这个过程里钟小年的人物走向出来了。第二次是我和徐老师还有丽坤一起围读,重点是他们夫妻关系的处理。第三次就是开机之前的两周,所有演员都来了,大家共同围读。演员的时间都是很宝贵的,尤其是徐老师,花了三次时间来做这件事。《电影》:这次有点颠覆你以前的认识?任鹏远:
其实在没拍这部戏之前,我老觉得像王家卫、杜琪峰那些大师拍戏都不用剧本这件事很难理解,现在我明白了,不是人家没剧本,而是更多依赖于跟演员的创作。以前老感觉电影就是好莱坞那一套,每个镜头必须一个个制作出来,包括很多事都要很严格,后来发现和专业团队在一起,其实好多想法都是碰撞出来的,只要你抓住了,碰撞出来的东西肯定比你之前自己想的好很多。
“我们都属于不太强势的工作状态。”
《电影》:徐峥说这部片子刚开始看感觉特别像《心理游戏》。
任鹏远:
它们可能类型上有些相近,其实《心理游戏》的主人公完全是被动去接受所有发生的事,而钟小年是主动完成他的救赎。我还看到网上很多人说像《电锯惊魂》,其实只是类似的跳楼或者用对讲机的情节有些相似,整个故事和人物发展还是不同的。《电影》:在密闭空间中徐峥自己的独角戏其实占了很大的比重。
任鹏远:
对,占了近一半,徐老师自己演了十几天,挺嗨的。他每天早上八点进化妆间,九点钟开始清场,只留下我、摄影指导、执行导演,然后徐老师就开始演了。他的戏份每次都要情绪激动,每天拍到10点多,其实非常累。《电影》:你和徐峥老师遇见分歧的时候怎么办?
任鹏远:
从没争执过,我们俩性格都还挺像,并且我们都属于不太强势的工作状态。比如他跟我想法不一样提出意见时,我一般都接受;如果我觉得有些问题,也会直接跟他提出来,他听完我的表达觉得对就更改,总之是很良性的沟通模式。《电影》:有没有具体的例子分享给我们?
任鹏远:
有场戏他拿高尔夫球杆砸门,徐老师下意识的反应是轻轻推了一下,我看了以后跟他说应该是撞门,徐老师说感觉是推,我们就先按推门演了几遍。之后看回放他想了想说,还是你说的对,钟小年砸坏门锁就是要着急出去,还得撞,他就接受了我的意见。我接受他的帮助更多,包括后期剪辑他也会给我好多想法。《电影》:后期剪辑时哪一块是经过徐峥修改的?
徐峥满面愁容坐在椅子上若有所思,身后断臂维纳斯眼中竟藏有摄像头引人遐想
任鹏远:
比如于和伟老师的那场戏,徐老师说这一段有没有无所谓。所以说这就是电影的神奇,看剧本的时候觉得那条线必不可少,真正拍的时候也觉得很重要,但是剪辑时这么一搭反而觉得没必要保留了。《电影》:其实你在于和伟老师那条线上拍了不少素材?
任鹏远:
对,这回头得和于老师道个歉,现在就留了两场戏了。《电影》:徐老师作为监制,在演员选择上有建议吗?
任鹏远:
有。唐万元那个角色,之前我见了好几个大咖,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要不就得为他改剧本,要不就嫌角色戏太少,好一阵都定不下来。当时正在翻一个公众号,正好看见推荐王砚辉老师的文章,我直接转发给徐峥老师,徐老师哈哈大笑回复我说,你知道有多逗吗,他就在我边上呢!《电影》:这么巧?
任鹏远:
真的!他们在拍《中国药神》,正巧俩人都在。我赶紧让徐老师问问他的时间,唐万元这个角色就是这样定的。定了之后,田雨这个角色又让我特别纠结,因为他是大Boss,之前确实想找个流量型的,但是来了好几个知道我是年轻导演就不爱理我了。《电影》:流量小生们还是热爱大导演的戏,最终是怎么找来段博文演这个最难的角色?
任鹏远:
我有个习惯,定了谁的角色就会把他之前的作品翻出来看一遍再次了解。定了王砚辉老师后我就重新看了《追凶者也》,发现博文在里边演得挺好。之前我想找个乖乖男,类似鹿晗那种无公害型的,但是在《追凶者也》看了博文的表演,就觉得这种坏坏的气质也挺好,就赶紧把他找来试戏了。徐峥在满是铁锈的通风管道中反复攀爬
他一试我就觉得对了,我发给徐峥老师看,徐老师又专门把《追凶者也》看了一遍,回复我博文那场戏演的真好,就定他吧!
朱珠嘴角微翘面露挑衅
《电影》:最初想过让陶虹演钟小年的妻子吗?
任鹏远:
其实我最开始定了徐峥老师演钟小年后,想让陶虹姐演他妻子。但是徐老师觉得生活中两个人是夫妻,这里又是夫妻,观众会没有惊喜。犹豫间执行导演提到了丽坤,我和徐老师觉得她很适合,就定下她来演钟小年的妻子。“城市的空镜我故意没拍,都用特效做的,这是我从杨德昌导演那领悟来的。”
《电影》:给我们推荐一些您喜欢的电影。
任鹏远:
最近的话,《三块广告牌》我挺喜欢。此外,德国的《窃听风暴》,还有杜琪峰和杨德昌的电影我觉得都挺好。《电影》:杜sir所有的片子里,最喜欢哪部?
任鹏远:
《PTU》,要说最爱就是《柔道龙虎榜》了。《电影》:为什么?
任鹏远:
讲的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一个男人坚持的东西。你看《柔道龙虎榜》里古天乐越来越不好,但是他坚持做柔道,还有郭富城观念的转变,其实杜sir的电影很多都在讲这些事,包括《枪火》。《电影》:《幕后玩家》有借鉴这些大师的地方吗?
任鹏远:
有。我选择胡同还有小房间,都借鉴过杨德昌,杨德昌对于演员的调度、包括纵深的调度都是非常有学问的。你看整个房子为什么那么大,杨德昌用的就是双层空间,他拍一个镜头其实不仅仅是一个镜头,双层空间会套着。看他的《牯岭街》,有好多空间位置关系的运用,包括选景不是说随随便便选的,都是为剧情服务。《幕后玩家》里房子的外景,城市的那些楼,都是我用特效加上去的。你看出来了吗?《电影》:我第一遍还真没看出来。
任鹏远:
好多电影都会拍城市的空镜,但我这次从头到尾都故意不拍,包括钟小年家的二楼往外看,都是特效做的。我们这次特效镜头特别多,有400多个,但是基本都看不出来。这就是我从杨德昌导演那领悟来的,这是从里到外透出城市,而不是给一个镜头就是城市。《电影》:钟小年整个房间虽然奢华,可并不温暖,甚至会有阴冷的工业气息感。任鹏远:
一开始我想要的范儿是《机械姬》那种感觉,极简风格,但工人做出来差距很大,这就是中国电影工业的悲哀,我们需要一个电影界的蓝翔技校。《电影》:这次印象最深的一场戏是哪场?任鹏远:
三里屯那场群戏!三里屯这个地儿,寸土寸金的,只给我们三天时间,并且只能早上九点之前拍,这场戏主演身边所有人都是群众演员,调度起来非常难。我们夜里两点开始集合,三点到那儿开始彩排,七点徐峥老师和博文就来拍。这三天跟打仗似的。王丽坤与王砚辉斗狠对峙爆发力惊人
《电影》:快要上映了,有没有比较担心的事情?
任鹏远:
其实就一点,拍的过程中徐老师就说我们这个片子不太好做宣传,有两个原因,一是要说透了谜底就全解开了。二,这个片子没有特别震撼的视觉效果放预告片里,包括台词也没有让观众觉得特别炸,完全是依托剧本和演员的表演往前走,很怕大家Get不到这个点。三人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