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应用型高校课程体系建设现状的比较研究

2018-05-22 13:06王景瑞王晶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8年9期
关键词:杜塞尔多夫河北试点

王景瑞 王晶

课程体系改革是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内容,课程体系改革的成败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劣,本文通过对比河北省某待转型高校与德国杜塞尔多夫应用技术大学机械制造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的差异,为我国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在课程体系改革方面提供一定的助益。

2014年《国务院做出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引导一批地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高等学校转型”。教育部等六部门也同时制定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做出了具体安排。截止到目前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文童大多是从整体层面上提出的改革方针,而针对转型中高校具体课程体系改革的文章较少,本文旨在通过对德国杜塞尔多夫應用技术大学(FH)机械制造与工艺专业同河北省某带转型高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比较研究得出中德两国应用技术大学在课程体系方面的差异。为我国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提供一定的借鉴。

课程体系改革是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内容,课程体系改革的成败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劣,因此,本文将通过德国杜塞尔多夫应用技术大学(FH)机械制造与工艺专业同河北省某带转型高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体系的比较研究,得出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的差异。

一、培养目标

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河北省某待转型高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在机械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德国杜塞尔多夫应用技术大学机械制造与工艺专业培养机械制造工程师。培养目标定位于机械制造工程师。从这方面可以看出两所高校对培养目标的定位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

在知识体系要求方面,德国杜塞尔多夫应用技术大学机械制造与工艺专业要求学生掌握临近学科知识及专业知识两类。其中:邻近学科知识,如方法类、自然科学基础类、工程学基础类、经济学基础、发展课程类。专业知识则包括机械制造与产品研发两类。河北某转型试点高校要求学生掌握的临近学科知识为基础科学类、工程学类科学类。专业知识为机械制造与数控技术。可以看出杜塞尔多夫应用技术大学学生需要掌握的邻近学科知识较多,且涵盖了经济类、管理类内容。而河北某转型试点高校则较为单一,只包括专业学习前所需必要知识。

专业技能方面,德国杜塞尔多夫应用技术大学强调使学生形成具有一定经营管理能力的机械制造与加工工艺技能。而河北某转型试点高校则只是强调机械制造中需掌握的必要技能,而对于学生未来职业提升必要的经营、管理能力则缺失。

在毕业生去向及工作方面,德国杜塞尔多夫应用技术大学毕业生定位于在中小企业从事已有的或新机械及设备的生产制造。河北某转型试点高校的毕业生去向为在机电一体化、机械设计与制造等领域的各类企业或公司、专门设计部门、科研单位和职业技术院校等从事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从此可见德国杜塞尔多夫应用技术大学的毕业生就业定位较为明确,而河北某转型试点高校毕业生就业定位较广、较多。

从对两校的培养目标分析可见,首先,河北某转型试点高校的培养目标过于宽泛,不利于有针对性的课程设置及教学目标安排。同时,该校并未明确毕业生是否毕业时需获取相关行业资格证书,这也将对毕业生就业造成一定影响。而德国杜塞尔多夫应用技术大学则明确培养工程师,定位更加精准。其次,在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方面河北某转型试点高校学生经营、管理知识和能力的缺失,使得学生的知识体系与专业技能较为单一,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极为不利。再次,河北某转型试点高校过于宽泛的就业定位很难培养出有针对性的、在某一领域有专长的毕业生。

二、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方面,德国杜塞尔多夫应用技术大学共有课程41门,河北某转型试点高校共有64门,比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多出了26门。德国杜塞尔多夫应用技术大学专业课程41门,其中,必修课37门,任选课3门,限选课1门。河北某转型试点高校专业课程46门,其中,必修课22,任选课12,限选课12门(12选4)。

课程分类方面,德国杜塞尔多夫应用技术大学分为:1.方法类,如数学、计算机;2.自然科学基础,如材料学、物理学、通用化学;3.工程学基础,如基础工程力学、产品设计与CAD、制图基础等;经济学基础,如企业管理学基础、工业企业成本会计学;发展课程,如科学计算、电力工程学、基础应用流体学等;机械制造与产品研发,如切割加工、非切割加工、生产规划与控制等;项目管理,项目活动,选修课,如项目管理与解决问题的技巧、数控机械制造、限选课生产技术;任选课(任选课共三门未作明确规定)。河北省某地方本科转型高校分为:公共通修课程,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英语等;科类基础课程,如计算机语言(C)、高等数学、概率统计等;科类基础课程,如机械制图、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原理等;专业主要课程,如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液压与气动传动、机械制造工艺等。如上可见两校课程分类方面差异明显。

具体课程方面,首先,两校在核心课程设置方面差异较大,德国杜塞尔多夫应用技术大学设置了切割加工、非切割加工、生产规划与控制、工厂规划与质量管理、机械元件、产品规格样本、生产测试技术,共7门。而河北某转型试点高校设置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液压与气动传动、机械制造工艺、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数控技术、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三维设计软件及应用、CAD认证培训、企业管理与电子商务概论、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学科进展,共12门,比德国杜塞尔多夫应用技术大学多5门。其次,在基础课程方面,德国杜塞尔多夫应用技术大学共设置20门课程,河北某转型试点高校共设置17门课程,比杜塞尔多夫应用技术大学少3门。河北省某地方本科转型高校公共通修课程共十门,而德国杜塞尔多夫应用技术大学没有。限选课德国杜塞尔多夫应用技术大学开设一门,河北某转型试点高校开设12门,共四个方向,每四门一个方向,学生限选一个方向。

在实践课程方面,河北某转型试点高校共安排实践课50学时,第八学期十六周,第七学期18周,第六学期7周,选择方向四的学生可以参加实习,但实习为大批次实习,人数较多,主要以观摩为主,实际动手少且多流于形式的固定实验。德国杜塞尔多夫应用技术大学时间课程安排在第五学期,学生自主寻找或学校推荐具备资质的实习企业(资质得到行业协会认证)。同时每学期有不等的校内外实训课时,并未标注到培养计划中。

通过对比两校的课程设置发现,德国杜塞尔多夫应用技术大学开设的課程少,但针对性较强,要求必须实习,在企业实践中融合自己所学知识。河北某转型试点高校课程数量多,但针对性不强,并且不要求学生必须进行企业实践,同时,就算实践也多以参观为主,这对学生的实操能力培养颇为不利。

三、课程实施

杜塞尔多夫应用科技大学机械制造与工艺专业学制3.5年,并将所有课程模块化,每个模块贯穿于几个学期。在前四个学期,学生主要在校学习理论知识,但物理、产品设计与CAD、电力工程学、基础应用流体学等课程明确了实践要求,要求学生在实验室、实训场所完成相关任务。第五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践实习,第六、七学期再返入校园补充理论知识以及撰写毕业论文。

河北转型试点高校物流专业学制4年,以建构主义的学科认知模式实施课程教学。前四个学期主要教授基础文化课程,课程总量较大。第一、二、三、四学期分别安排8门、9门、10门、9门课程,其中专业课程只有三门,其他均为文化基础类课程。第五、六学期主要教授专业课程,共13门。第七学期学习专业限选课及专业任选课共180学分,其中限选课四个方向每个方向4门课,任选课不做限制。

可见,河北转型试点高校基础文化课学时安排较多,真正在企业中实践安排学时较少。杜塞尔多夫应用科技大学第五学期要求学生申请企业实习,用于实践所学知识。并于第六、七学期返校学习,补充印证学生实践中所缺少的知识。河北转型试点高校仅在第七学期限选课中的一个方向可以去企业实习。但此时学生面临毕业,需要撰写论文及寻找工作,实践实习容易流于形式,效果不尽理想。

四、课程评价

德国杜塞尔多夫应用科技大学和河北转型试点高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评价在评价主体、评价目的、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具体如表1所示。

在评价主体方面,杜塞尔多夫应用科技大学课程评价主体为学校及学生实习企业,评价内容由学校企业按照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要求制定,符合企业要求。河北转型试点高校课程评价主体为教师和学生,教师的评价目的是验证学生的对其所授课程的掌握情况,学生评价的目的是对教师教学情况的反馈。

在评价内容方面,杜塞尔多夫应用科技大学课程评价内容较为具体且除基础知识外,多以学生申请企业实际岗位成功率、岗位工作完成情况、职业标准(岗位标准)达成率等为评价标准,能够有效的检验学生职业标准达成情况。评价内容注重工学结合的联系,聚焦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应用水平,能够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情况及企业实习的效果。河北转型试点高校课程评价的主要内容是教师的授课内容,考核内容并没有教师学生外的第三方参与制定或并不能依据职业标准设置考核内容。且企业实践课程多以参观体验为主,教师所出试题的考核内容也多以参观后的一些假想情况为基础而进行设定,评价内容与企业实际不符。

在评价方式方面,杜塞尔多夫应用科技大学课程评价方式较为多样化,主要依据不同的课程目标、内容、实施方案分类进行评价。河北转型试点高校评价方式主要有考试和考查两种。考核方式多为封闭式,且教师会引导复习或预留考试范围。考核结果对学生能否达到相应职业标准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

通过对比两校的课程评价可以看出,德国杜塞尔多夫应用科技大学的评价主体更为合理,由企业直接参与评价;评价内容更为符合工学结合要求;评价方式更为多样化,能够凸显出不同课程的考核重点。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比中德两所高校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从而发现我国地方本科高校与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目前,我国正处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重要时期,吸取已有职业教育发展的先进经验将有利于我们地方本科高校的成功转型。而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已有较长的历史,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比中德两所高校课程体系建设的差异,为我国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提供一定的助益。

猜你喜欢
杜塞尔多夫河北试点
河北顶呱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何佳作品
欧洲生活初体验——杜塞尔多夫
河北:西洋乐器畅销海外
孙婷婷
固废试点“扩容”再生资源或将纳入其中
致恒(天津)实业有限公司参展2015德国杜塞尔多夫GIFA展会纪实
省级医改试点的成绩单
国家医改试点再扩容
国家级医改试点医院举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