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其斌
《英汉大词典》对sentimental有如下释义:情深的,多情的,充满柔情的;感情用事的;情感(上)的;感伤的,多愁善感的,可见该词蕴含丰富、语意微妙。因此,出现“生的门脱儿”、“三底门答儿”、“生的门”、“酸的馒头”等五花八门的音译就不足为奇了。
上述一众译法中,“酸的馒头”因契合“sentimental”的“酸”味而颇受青睐。坊间多认为“酸的馒头”为李欧梵首创。杨全红对此作了考证,认为王蒙早在1996年就用“酸的馒头”翻译“sentimental”,而李译则出现在2004年以后(杨全红,《sentimental汉译经眼录》,《东方翻译》,2009年第1期,第80—81页)。
实际上,王蒙使用“酸的馒头”这一译法的时间还可以推算得更早一些。董乐山在《陪读英语》一文中称王译为“大师手笔”,并在文末注明:原载1995年1月28日香港《大公报》,可见王译出现的时间至少在1995年1月28日以前,这比杨全红考证的1996年又提前了一年(参见董乐山,《文化的误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25页),算是一点文化考据。
sentimental的音译,除杨全红上文细心搜集的“生的门脱儿”、“三底门答儿”、“生的门”、“酸的馒头”等之外,黄维在和杨全红的通信中还补充了“伤他闷透”(香港有多人援用此译)和“生的美多”两种译法。后者见于黄氏为台湾散文家张晓风选集所作的序言,黄维对此解释道:
因为张氏多情善感,对人生、社会、自然界的种种,常常热情地予以赞美歌颂。她滥情?也可以解说为:张晓风因为 “生命、人生的美丽实在有很多”而这样地sentimental。(杨全红,《你知·我知·他知——从〈东方翻译〉中关涉拙文拙著之有关文字说开去》,《翻译论坛》,2014年第1期,第95页)
钱钟书揶揄好友向达的打油诗把sentimental巧妙地音译为“生的门”,张宪光认为这两句打油诗说的正是当下流行的“闷骚”一词:
有一回錢先生痴气偶发,曾“胡诌”一首长诗调侃好友向达,头两句是“外貌死的路(still),内心生的门(sentimental)”。这两句话,换句话说,即外表心如止水,内心波涛汹涌;或用当下一个流行而稍显不雅的词来说,就是“闷骚”。(张宪光,《“生的门”和“死的路”》,《书城》, 2015年第11期,第85页)
那么“闷骚”到底怎么译?王维东(《网络热词汉译英之探》,《中国翻译》,2011年第1期,第77页)和陈德彰(参见《热词新语翻译谭》第2辑,第180—181页)都认为“闷骚”是港台地区对“man show”的音译。
陆谷孙教授注册新浪微博后,曾就新词的翻译和网友展开过热烈的讨论,同样提到了“闷骚”来自“man show”一说:
今天的青少年中不少人特别关注“宅男”、“剩女”之类或许是因为日剧而流行起来的时髦词,还有像我这把年纪的甚至羞于形诸文字的“闷骚”之类(我译play still waters或pretense of being deep / inscrutable,网友都说不对,应是man-show,又是日文?)。大凡一讨论到这类词的翻译,百家争鸣,盛况空前,我称之为网上狂欢。(《“织围脖”杂感》,《东方早报》,2011年8月21日,S12版)
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闷骚”可算是一个“杂合词”。“骚”是“show”的音译,而“闷”就是“沉闷”之意:
“闷骚”一词中的“骚”是语言接触的结果,源自英语的show,本意为“表演”,台湾音译为“秀”,香港音译为“骚”,而“闷”和“骚”合到一起形成“闷骚”,意思即为“沉闷的表演”。(林纲,《小议“闷骚”》,《语文建设通讯》,2006年第83期,第41页)
姚德怀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研究新词首先要弄清楚它们是否姓“外”,“闷骚”就是一个由“show”与其他汉字结合繁衍而来、与本来的外语词源几乎无关的新词。(《语文散记》,《语文建设通讯》(香港),2005年第82期,第77—78页)
其实英文中并没有man show这个词,倒是有showman,意思是“善于引起公众注意的人”。很显然,这和“闷骚”背道而驰,谢昕呈因此将“闷骚”翻译为mild on the outside but wild on the inside(《“闷骚”用英语怎么说?》。这一译法双声叠韵,朗朗上口的同时,比较完整和全面地表达了“闷骚”的真实含义。
陈寅恪读完沈兼士寄来的论文《“鬼”字原始意义之试探》,感叹“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陈寅恪集:书信集》,三联书店,2001,第172—173页)。放之于中西文化交流史的大背景下,这句话同样适用,sentimental的翻译即是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