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天颖
(甘肃省武威市天祝县打柴沟镇打柴沟小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要求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分层复习的目标就在于此。将因材施教原则融入课堂内外的复习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识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复习,要使每一个学生的力量和可能性充分发挥和挖掘出来,使他们享受到脑力劳动的成功与乐趣。
根据学生在数学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兴趣、智力诸方面的情况,把学生分成三个层次,即攻坚组、实力组和进取组。攻坚组的学生能够逐渐构建知识的横向联系,只要教师望着走,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不需太细的指导。实力组的学生能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相应的习题,需要教师指着走,重点点拨,适时指导。进取组的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好,需要教师扶着走,重点辅导。对于这样的分层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第一,及时和学生沟通,不能让学生以为老师对他们的数学学习进行了定位,而导致优越感丧失。第二,人员的设置随阶段性的复习效果进行动态调节。第三,师生、生生之间要互帮互助,互勉互动。
首先根据课程标准,总体分为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具体到年级教学内容的四大模块: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其次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和教材,精心设计复习计划、精心设计复习课堂教学、精心设计复习习题和测试试题。最后对于本学科中重要的结论、公式、规则、定理和规律,让学生准备专门的本子记录下来,然后应用到具体的数学问题中。
关于整个复习内容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对于本学科中重要的结论、公式、规则、定理和规律,要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后熟记。第二,智力背景和阅读使思维受到一种感应,激发它的觉醒,给学习和识记创造必要的智力背景的阅读,主要来源于课本。第三,掌握一定的数学解题策略。比如实验和改进(鸡兔同笼凑答案)、画图、画线段图(青蛙跳井的问题:爬上3米,滑下1米)、找规律(填数字规律、高斯问题等)、“演”出来(用正方形小块拼图,五个小正方形可以拼出几种不同的形状)、画表格、把问题简单化、逆向思维、排除法、数形结合法等。总之,要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数学思维——解题思路和方法。
每个年级的复习都可以应用思维导图,可以是整体的知识结构图,也可以是局部的比较记忆图。比如:图形与几何模块中对面积的复习是这样设计的:
从圆柱体的表面积入手,它的面积是上下两个圆的面积加侧面面积。圆的面积在学习过程中是通过将圆面剪成两半,然后把每一半再剪成大小一致的“西瓜块”,接着把两半交叉拼接在一起,“西瓜块”越小,拼接出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通过极限的思想推导出了圆的面积公式。侧面积的展开图,被剪开后有可能是后面四种情况,这里就不逐一说明了。
在作业设计中要求内容生活化、活动主体化、形式多样化、过程探索化。并将这些题目分为A基础题、B较难题、C难度题,学生完成选做即可。比如复习数与代数中的计算部分由易到难为:口算、脱式、列式计算、解方程各四道题目。作业选做模式为攻坚组1+2+3+4,实力组2+2+4+2,进取组3+3+3+1。分层作业的设计技巧还有修改数量呈现分层、隐去数字呈现分层、巧变图形呈现分层、增加减少条件呈现分层等。
普通测试按照选做题目的方式进行,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期中期末考试则采用统一试卷,可以让学生明白自己与别人的差距,需要自己在什么方面不懈努力。总体评价针对攻坚组学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努力。实力组学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发现不足,又指出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
只有知识成为精神生活的因素,占据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时,才能称之为知识。如下图,我在班级微信群中发了此题,答案就接踵而至,有 19,30,60,17,20,然后学生自己就在群里炸开了锅,“鞋子是 10,猫是 5,哨子是 4”“是把那些数字加起来”“你的乘法呢?”“先算的是乘法,那图上没有括号”“第四个式子中哨子是一个”“猫没有带哨子”,他们有发言、有争议、有讨论、有发现,最终自己找到了自己错误的原因,探讨出了正确答案是16,我给予他们肯定和赞扬,也鼓励那些没有参与的同学加入。学生热情洋溢,情绪高涨,此时师生的思维处于一种和谐同步的状态。
要采用各种手段对学生进行赏识,让学生的数学“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数学的基本思想)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好的数学教学不是技巧的集合,也不是套路的集合,而是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人类文化和智慧的传承。
参考文献:
徐斌艳.数学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