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史诗《江格尔》

2018-05-21 09:16明亮
老年世界 2018年2期
关键词:江格尔乌兰史诗

明亮

《江格尔》是蒙古族英雄史诗,与《格萨尔》《玛纳斯》被誉为中国少数民族三大史诗。是蒙古族精神的活化石。它长期在民间口头流传,经过历代人民群众,尤其是演唱《江格尔》的民间艺人的不断加工、丰富,篇幅逐渐增多,内容逐渐丰富,最后成为一部大型史诗。迄今国内外已经搜集到的共有60多部,长达10万行左右。这部史诗是以英雄江格尔命名的。关于“江格尔”一词的来源,历来解释不一。波斯语释为“世界的征服者”;突厥语释为“战胜者”、“孤儿”;藏语释为“江格莱”的变体;蒙古语释为“能者”。同时,江格尔也是《江格尔》的主人公。

《江格尔》产生于蒙古社会还不发达的氏族社会末期至奴隶社会初期阶段。这部史诗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传说江格尔是奔巴地方的首领乌宗·阿拉达尔汗之子,两岁时,父母被魔鬼掳去杀害。藏在山洞里的小江格尔被善良的人发现收养长大。江格尔从小就具有超常的智慧,高尚的品德,惊人的体力和高强的武艺。从七岁开始,他就建功立业,兼并了邻近四十二个部落,被臣民推举为可汗。

关于这部史诗产生的年代,众说纷纭。已故的苏联科学院院士科津等学者断定它产生于15世纪﹔蒙古学者巴·索德那木和捷克斯洛伐克学者帕·帕兀哈认为,它产生的时代早于15世纪,大约从13世纪开始出现,到17世纪时,主要部分也已定型。中国的研究者也有不同的见解,有的说它是原始社会的作品,有的则认为它最初产生于原始社会,流传到明代便基本上定型了。

关于《江格尔》的产生和流传地区,其说也不一。一种观点认为,它最初产生在中国新疆的阿尔泰山一带蒙古族聚居区。近几年在新疆发现的大量材料,进一步证实了上述观点的可靠性。《江格尔》至今仍在新疆各地的蒙古族人民中间广为流传。也曾在苏联的卡尔梅克人中流传。现今的卡尔梅克人,是17世纪初从中国新疆游牧到伏尔加河下游定居的蒙古族卫拉特部的后裔。随着卫拉特人的迁徙,《江格尔》便传播到俄国的伏尔加河下游。这部史诗在苏联的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图瓦自治共和国、阿尔泰地区,以及蒙古国境内都有一定的影响。

《江格尔》这部蜚声中外的著名史诗,卷帙浩繁,规模宏大,广泛地反映了它从最初产生到定型之前各个历史时代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群众的思想愿望。这部具有强烈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的大型史诗, 揭示了一个伟大的真理:出类拔萃的英雄人物和全体人民群众同心协力,紧密团结,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就能克敌制胜,保卫家乡,创建和平幸福美好的生活。这便是《江格尔》通过一系列瑰丽多彩的画卷和可歌可泣的故事所表达的主题思想。《江格尔》成功地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的反面形象各部并不一致,几乎每部作品都各有一种敌人﹔但整个史诗里出现的正面形象却是一致的,主要的正面人物是宝木巴的首领江格尔可汗及其将领阿拉谭策吉、洪古尔、古恩拜、萨纳拉、萨布尔、明彦、哈布图、凯·吉拉干等。这些理想化的正面形象大都是半人半神式的英雄。他们一方面有着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禀性特征,又有着天神的非凡的智慧和本领。这些英雄不但具有疾恶如仇,勇猛善战,忠于家乡,忠于人民的共同性格特征,而且具有比较鲜明的个性特征。他们大致可分为几种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江格尔是一个军事领袖的典型,他在宝木巴地方起着缔造者、组织者和领导者的作用;阿拉谭策吉和古恩拜是智慧的化身,他们在宝木巴处于军师和谋士的地位;洪古尔、萨布尔、萨纳拉是冲锋陷阵的猛将,他们往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人物;凯·吉拉干是一位能言善辩的宣传鼓动者,美男子明彦负责外交、礼宾活动,江格尔的马夫宝尔芒尼主管交通、后勤事务。不仅如此,即使那些性格相近的人物也各有特点。例如,洪古尔、萨布尔、萨纳拉三员猛将,一个大公无私,一个忠诚老实,一个有时不免计较个人名誉、地位,在性格上仍有一定的差异。此外,《江格尔》还较为出色地刻画了一些普通劳动者的形象,在艺术创作方面也是别具匠心的。

195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边垣编写的《洪古尔》一书,这是在中国第一次出版的《江格尔》部分内容的汉文改写本。1958年在呼和浩特,1964年在乌鲁木齐先后用蒙古文出版了《江格尔传》,其中收有1910年以前在俄国出版的《江格尔》的13部作品。1978至1982年,在新疆蒙古族地区搜集到的《江格尔》共有47部,长达7、8万诗行。其中,先后印成书的共计32部。1980年出版的15部是:阿拉谭策吉和萨纳拉战斗之部,洪古尔和萨布尔战斗之部,洪古尔征服蟒古斯三兄弟之部 ,洪古尔击败库尔勒·占巴拉汗之子之部,征服哈尔·桑萨尔之部,萨里亨·塔布嘎的婚事之部,洪古尔的婚事之部,洪古尔活捉冬希乌尔·格日勒蟒古斯之部,汗希尔·宝东之部,征服玛拉·哈布哈之部 ,洪古尔征服蟒古斯布尔古特汗之部 ,征服哈尔·特布赫图汗之部,凯·吉拉干击败沙尔·格日勒汗之部,小英雄霍顺乌兰、哈尔吉拉干、阿里亚双合尔活捉巴达玛乌兰之部,霍顺乌兰的婚事之部。1982至1983年付印的17部(资料本)是:西克锡力克与孤儿江格尔相遇之部,江格尔接受西克锡力克的领地之部,乌琼·阿拉德尔可汗的孤儿命名为江格尔之部,征服阿拉坦·索耀汗之部,江格尔之子阿尔巴斯·哈尔活捉鄂尔古·孟根·特布赫汗之部,江格尔掌管西克锡力克的大印之部,包尔·芒乃征服杜希·芒乃汗之部,洪古尔寻找伯父之部,江格尔向洪古尔之子霍顺乌兰授印之部,洪古尔镇压道克欣·哈尔蟒古斯之部,洪古尔征服格棱·占巴拉汗之部,英雄萨布尔娶那仁达赖汗之女诺木图古师之部,洪古尔娶阿拉奇汗的女儿之部,西克锡力克的婚事之部,洪古尔同儿子霍顺乌兰夺取蟒古斯领地之部,小勇士巴特哈那镇压耀温·乌兰蟒古斯之部,道克欣·沙尔·布尔古特之部。198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江格尔》(15部)的汉文译本。

在国外,19世纪初,俄国首次搜集、出版了《江格尔》的一些部分。最早搜集并向欧洲介绍这部史诗的是贝克曼。他从卡尔梅克人当中采录到《江格尔》的个别片断,旋即将它们译为德文于1804至1805年在里加发表。后来,俄国学者阿·鲍波洛夫尼科夫于1854年用俄文发表《江格尔》的另外两部。克·郭尔斯顿斯基于1864年用托忒蒙古文刊印了西拉·古尔古汗之部和哈尔·黑纳斯之部。弗·科特维茨于1910年又用托忒蒙古文刊印了鄂利扬·奥夫拉演唱的《江格尔》(10部)。1978年在莫斯科出版的阿·科契克夫编的《江格尔》,收入先后在俄国、苏联记录的作品25部(包括异文),共约25000诗行。蒙古国出版的有《史诗江格尔》(1968年)和《名扬四海的英雄洪古尔》(1978年),共收入在蒙古国境内记录的25个片断(包括不少重复的故事)。《江格尔》除蒙古文版本外,在国外还有德、日、俄、乌克兰、白俄罗斯、格鲁吉亚等多种文字的部分译文。研究“江格尔”已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科。在俄罗斯、蒙古、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德国、英国、美国、法国、芬兰等国都出版过不少《江格尔》的研究著作。

《江格尔》以其丰富的社会、历史、文化内容,艺术上所达到的高度成就,在蒙古族文学史、社会发展史、思想史、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江格尔》是蒙古民族文化的瑰宝。

如果说英雄史诗是蒙古族远古文学中最重要的民间文学体裁,那么《江格爾》就是这一体裁中篇幅最长、容量最大、艺术表现力最强的代表,它代表了蒙古族英雄史诗的最高成就,从而也代表了蒙古族远古文学的最高成就,成为蒙古族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在蒙古族英雄史诗的历史类型中,《江格尔》是继单篇史诗、串连复合史诗之后出现的大型并列复合史诗。这样的长篇英雄史诗在蒙古族土生土长的文学中虽然只有《江格尔》一部,但从后来蒙古《格斯尔可汗传》的流传形成看,并列复合史诗的结构实际已经成为蒙古族长篇英雄史诗结构的一种规范。

在1771年,也就是清乾隆十六年开始了《江格尔》的整理工作,最初由新疆的蒙古族王公们分散进行。当时有12章回、32章回不等,究竟《江格尔》有多少章回,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中说:“收集到的共有60余部,10万行左右。”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第一个《江格尔》的正式版本是1958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13章蒙古文版;1980年,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了15章蒙古文版;汉译本有198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和1988年新疆人民出版社分别出版的15章本。

2006年,《江格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猜你喜欢
江格尔乌兰史诗
DK SPACES AND CARLESON MEASURES*
论如何传承史诗《江格尔》
关于《江格尔》中的有关海洋词的探究
贾木查搜集《江格尔》工作之回忆
乌兰托娅推出新歌《带一片草原去北京》
2013史诗之战
史诗表演
乌兰河
草原上的乌兰娜
口头传统新传承人的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
——新一代江格尔奇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