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教育理论的特殊教育理念探究

2018-05-21 08:56王鉴真
世界家苑 2018年4期

王鉴真

摘 要:在现代教育理论思想之中,特殊教育理论富含很多特殊的理念要求,在实际的教育之中要秉承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并在办学理念上,对其内涵以及核心加以界定,具有重要的探讨价值。特殊教育理念中的平等、互助、和谐的教育理念是大多数院校所秉承的特殊教学理念。本文重点对现代教育理论中的特殊教育理念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现代教育理论;特殊教育理念;办学宗旨

引言:特殊教育理念在我国的发展需要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现代的教育理论要求将人才素质的全面培养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而特殊教育理念需要包含一些特殊的人文精神,并在教育的过程中遵循“三个一体化”的教育理念。笔者分析了特殊教育在我国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并对其理念的价值进行了科学的分析。

一、特殊教育理念的基础——平等教育理念

平等教育理念是特殊教育理念中的基础性内容,也是社会所提倡的重要理念之一。平等的教育理念要求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享受平等的权力,并能够得到平等的尊重。特殊人群在社会中是必然存在的,从教育学的角度对平等的教育理念进行分析,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将身心健全的学生与存在某些身体或者心理缺陷的学生放在同等的教育位置之上,而我国大多数的教育机构将特殊教育人群放在教育的最后阶段,忽视了特殊教育人群与生俱来的不平等性。平等的教育理念是特殊教育理念的基础,在现代教育理论之中,虽然将特殊教育人群与正常的教育人群放在了平等的位置上,但这种平等的教育理念本身就存在着某种不平等性,在教育政策上要给予特殊教育人群一些倾斜,使受教育的人群能够在接受教育的内容及形式上都处于一种平等,并在充分考虑特殊人群接受教育能力的基础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平等[1]。

二、特殊教育理念的目標——自立教育理念

特殊教育人群的心理在某种程度上会有一定的自卑感,存在缺陷的学生在完成某些学习及作业工作时会存在一定的难度。在特殊人群的教育之中,要将学生的自立最为特殊教育理念的目标之一,虽然特殊人群会很乐意接受他人的帮助,但是能够靠自己的力量完成某些工作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安慰。自立是教育工作者培养学生的重要理念,不仅仅在特殊教育理念之中得到体现。在教育中,要重视对特殊教育人群的生活条件及生活状况,各大院校可以建立一些公益性的活动,并在就业上以及残疾人一定的岗位支持,使其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并能够在经受教育之后自立更生。自立的教育理念在某种程度上不是他人的帮助,二是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其他人很难完成的工作和目标,我国的教育要遵循自立的教育理念,为特殊人群提供可以展示自己的校园及社会平台,促进自立教育理念在现实中的应用。

三、特殊教育理念的核心——互融教育理念

在现代教育理论之中,互融的教育理念是特殊教育理念的核心内容,互融的教育理念要求能够在满足其教育质量的基础上,将特殊教育群体与正常的学生进行有效的融合。融合的对象要具有一定的目标性,在确定了某写学生需要融合的基础上才能采取科学的融合方法。互融的教育理念在推行的过程中受到了特殊学生家长的阻碍,很多家长怕互融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自尊心。在互融教育理念应用的过程中,要制定一个合理的班级规范,并在班主任的配置上给予一定的中水,在课程上也要得到一定的调整。互融的教育理念提出,要重视学生之间的融合方法,为了提高特殊教育的质量,学校可以在班级内部对教学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首先要在课程上进行融合,其次要重视教学方法的融合,最后将教学的资源以及教学的质量进行融合,这是互融教育理念中的核心内容[2]。

四、特殊教育理念的关键——共享教育理念

共享的教育理念是特殊教育理念之中的关键内容,在共享理念的之中,要充分的考虑特殊学生的接受能力,并引导学生参与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中,保障其能够更好的服务社会。在特殊人员的学习环境的共享上,要实现对教育设备及教育工具的共享,能够利用现代教学的技术,提高特殊教育人群的学习能力。学校要重视校园环境的共享,不能将特殊的教育人群独立出去,要保障学校内公共场所的无障碍化。平等、互融、自立以及共享的教育理念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互联系的,要尽可能的保障其能够在发展之中共同存在,并能够有效的提高教育的质量。在特殊教育理念之下,学生能够拥有一个健康的学习及成长环境,这是特殊教育理念提出的最终目标。

结论:总而言之,特殊教育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要包含一定的人文价值性,再教育的过程中关注特殊的群体,并给予其充分的尊重,与此同时,在教育的过程中还要重视特殊人群的生活质量,能够在教育的过程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这是在现代教育论下特殊教育理念的主要内容,笔者希望在特殊教育理念下,学生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冰,张汶,俞程成.关键期理论视阈下的现代教育理念更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34):17-20.

[2]李龙子.分析宏观教育理念下的高职教育教学管理方法[J].现代职业教育,2017(07):62-63.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