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善平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次要矛盾。毛主席告诫我们,抓工作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抓住了主要矛盾,就抓住了工作的“牛鼻子”。从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视角,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抓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六大任务。
从我国经济结构看,供给侧结构不合理是主要矛盾,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首先要抓住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要矛盾,需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二是加快形成新动能,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三是改造提升傳统动能,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四是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
从制约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要素看,创新不足是主要矛盾,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最大的瓶颈就是创新不足。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是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战略科技力量,实现重大突破和颠覆性创新。二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换。三是倡导创新文化,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四是实行更加积极有效的人才政策,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人才和创新团队。
从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因素看,农村发展滞后是主要矛盾,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抓好“乡村”这个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二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三是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宽农民就业创业和增收渠道。四是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五是加强农村基础工作,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从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看,区域发展不平衡是主要矛盾,要大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很不平衡,在现代化进程中,东部地区的发展大大快于中西部地区。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过程中,要针对这种不平衡的主要矛盾采取措施,力促各区域协调发展。一是协调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地区优化发展。二是协调推动“一带一路”相关地区开发开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保护发展。三是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加快发展。四是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
从全面深化改革的难点看,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是主要矛盾,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前,体制机制问题日益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障碍。因此,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针对这一主要矛盾,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是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二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完善市场监管体制。三是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消费、投资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看,对外开放是主要矛盾,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通过改革开放,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管理以及资金,推动我国经济实现了40年的高速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也要坚定不移抓住开放这一决定性因素。一是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二是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优化进出口结构。三是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四是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资和生产服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