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诗赏
——培养引进创新型人才:引进一批战略科技领军人才、行业领军人才等“高精尖缺”人才,整合现有人才培养工程,建立各领域各部门相互衔接、覆盖人才不同发展阶段的培养体系。重点培养具有成长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等高层次人才潜力的人才队伍。
在渝北区仙桃数据谷C2号楼,经常可以见到一位人称“金博士”的老者。他就是台湾逢甲大学教授、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金重勋。
今年69岁的“金博士”是台湾光电信息领域的顶级专家。如今,他的最新身份是重庆光电信息研究院首席科学家。
2017年,在我市引进海内外英才“鸿雁计划”启动实施大会上,金重勋作为该计划首批受资助的人才之一,与重庆光电信息研究院正式签约,成为该院首席科学家。
“重庆市的引才力度和相关配套政策到位,体现出了满满的诚意。”金重勋说。
被“鸿雁计划”吸引来重庆“筑巢”的不止金重勋一个。现在,越来越多的优秀海外人才,在“鸿雁计划”的支持下,从重庆展翅高飞。
加盟重庆光电信息研究院之后,金重勋为公司制定了以智能种植系统为代表的智慧农业方向、以智能灯杆为基础的智慧城市方向产品路线,并带领科研团队研发出了“种植机”“智慧路灯”等智能项目。
“创新驱动发展离不开智力支撑。”渝北区科委负责人说,“以前,我们没有一所理工类高校,高水平的研发机构也严重不足,无法聚集创新人才。”
创新要素的不足,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匮乏,曾让渝北区在技术供给和创新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
事实上,这也是重庆面临的问题。据市委人才办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的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与重庆自身发展需要都还有差距,这在很大程度上缘于全市创新创业平台还不够多,近年来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大多数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等方面的“引擎”作用还不够突出。
人才是第一资源。如今,全国各地都求贤若渴,人才的竞争已经从单纯靠政策优惠,转到以制度、环境、服务等综合条件为决定因素的“生态竞争”。
那么,身处西部内陆地区的重庆该如何做好“招才引智”这篇文章?
“必须有引才聚才的强烈危机感和紧迫感。重庆当前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渴求人才,特别是卓越人才。需要以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市委人才办有关负责人说。
为此,重庆加大引才聚才力度,围绕中央相关决策部署,出台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人才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以大数据智能化引领创新驱动发展,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行动计划,瞄准重点领域重点产业,深入实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工作,努力让更多人才“鸿雁”飞到重庆。
让金重勋感到颇具吸引力的“鸿雁计划”,就是重庆为延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推出的“大手笔”之一。
为弥补我市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和产业发展人才短缺,重庆市在学习借鉴其他省市成熟经验的基础上,出台了《重庆市引进海内外英才“鸿雁计划”实施办法》。
市人力社保局有关負责人表示,该计划用五年左右时间,每年引进1000—2000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及团队,服务于重庆的支柱产业、十大战略性新兴制造业等领域,具有很强的“靶向效应”。对人才个人的奖励将参照其实际缴纳个人所得税额度的一定倍数确定,最高可达200万元。
可以说,“鸿雁计划”相比以往的人才引进政策,具有更为新颖的“人才观”,意在从更大范围内引进优秀人才,其规模和力度都为人们所瞩目。
具体来说,“鸿雁计划”改变了过去主要依靠学术头衔、学历等评价的做法,采取市场化引才手段,以人才能力水平、薪酬待遇为标准,将人才分为三大类,并分别按相关标准给予奖励。同时,按照人才年薪的5%给予用人单位补助。
此后,我市又对“鸿雁计划”有关政策进行了补充:将人才认定标准最低年薪调整为30万元,认定范围从研发类科技人才扩大到符合规定的创新、管理等岗位人才。同时,对人才的奖励申报时间也变为“随时申报”。
这意味着重庆正在打造一个更加包容、更加开放的平台,以吸引更多“鸿雁”飞来山城筑巢。
“鸿雁计划”出台后,其吸引人才的独特魅力很快开始显现。
跟金重勋一样,美国马里兰药学院博士、美国健康基金癌症研究所博士后蒙敏,也是因为被“鸿雁计划”吸引而回到家乡。
蒙敏是地地道道的重庆人,在美国学习、工作了二十多年,她独创的关于核酸药物分析检测方法验证模型和技术,在行业内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蒙敏现在是重庆生物医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总顾问,她坦言:“回顾回国后的经历,每天都处于十分忙碌但很充实的状态,心中就像燃起了一团火。”
点燃这团火的“火花”,则来自于“鸿雁计划”政策所带来的高效细致服务。
“回重庆的第一天,我到两江新区组织部对接。不到十分钟,涉及项目的相关部门的七八个工作人员就被召集起来,我们当场建立项目微信群,这令我非常惊讶!”这样贴心的服务令蒙敏很感动:“在办事大厅呆了不到一个小时,我就办好了回重庆工作生活的各类证件和手续。”
与蒙敏有同样感受的,还有从事航空材料研究的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黄爱军。
“来重庆之前,重庆的人才部门就帮我和我的团队解决了子女入学问题。”对重庆市人才工作的高效服务,黄爱军十分满意。
据了解,未来重庆的“鸿雁计划”及相关政策将为优秀人才解决更多后顾之忧。重庆不仅制定出台了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还特别注重加强对引进人才的综合服务,在中国(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立了引进人才“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为海外优秀人才回国工作和生活创造全方位便利条件。
客观地说,尽管目前重庆在人才数量、政府资助额度等方面与沿海发达省市仍有差距,但在引才方面却独具优势。
蒙敏表示,与北上广等城市相比,虽然这些城市聚集的人才更多,但竞争压力也更大,海归人才难以享受到在重庆这样的贴心服务,组建的团队人员流动性也大,不利于项目研发。
谈及“鸿雁计划”,美国医学生物工程院院士宋国立更看重在重庆的发展机遇和工作环境。
一方面,重庆所在的中西部地区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发展机会更多。另一方面,因为高端人才相对匮乏,人才在渝就业创业更受重视,也能获得更加周到细致的配套服务。
如今,“鸿雁计划”正在引起连锁反应,助推重庆打造西部人才高地。
重庆将于5月推出引才新招——“博士渝行周”项目,届时将组织全国各类高校博士应往届毕业生来山城进行为期一周的考察。
此次“博士渝行周”项目由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重庆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承办。参与活动的单位和博士均全程免费。
据活动协办单位重庆外企德科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活动将根据报名企业的具体需求,在全国90余所高校中进行博士与专业的精准匹配,为企业搜寻最适合的高端人才,“以便精准地匹配高端人才与企业需求”。
据悉,本次为期一周的考察内容包括重庆市人才引进、人才服务政策等内容的展示,重庆市高端人才和项目对接洽谈会,在意向单位开展岗位体验、考察参观、交流等一系列实践体验活动。通过丰富的活动内容和紧凑的活动安排,帮助有来渝意向的博士领略重庆的城市人文环境、就业创业环境等,从而促成企业与人才达成双向合作,进一步助推重庆产业发展和人才聚集。
除市級层面外,我市30多个区县也根据自身需求,发布了引才引智及创新创业优惠政策。
沙坪坝区正在积极开展国际国内合作。设立1000万元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资金,支持企业、高校院所对接国际规则,参与海外项目合作。对各创新主体开展国际产学研合作,对于成功实现产业化的重大项目,按技术合同实际发生额的10%给予补助。
江北区在引才政策上也是卯足了实力。对企业有优惠、对基地平台有扶持,对人才除了资金奖励,亦发“人才绿卡”,保障人才引进家庭安心落户。江北区对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重点行业紧缺人才给予重点资助,按A、B、C三个类别,对高层次创业人才分别给予不超过300万元、150万元、60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
为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来渝发展,我市出台的《重庆市引进高层次人才若干优惠政策规定》在引进对象方面,主要引进院士、“长江学者”和“杰出青年”,以及各类国家级人才奖项、计划入选者。其中,在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方面,主要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人选,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并在知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世界500强企业等单位具备两年以上工作经历的高层次人才,以及国(境)外经济金融、科教文卫知名专家。
在优惠政策上,对于调入迁入的高层次人才,可享受一次性安家资助,其中最高达200万元,在科研项目扶持、人才培养使用,以及住房、税收、购车、子女入学、户籍等多方面也给予优惠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重庆市引进高层次人才若干优惠政策规定》和《重庆市引进海内外英才“鸿雁计划”实施办法》两个文件,前者注重学术评价,后者注重市场化引才,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引才政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