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之母的“看家本领”:好情绪创造大格局

2018-05-21 16:41国馆
家人 2018年5期
关键词:看家本领大儿子胡适

国馆

17岁嫁人,23岁守寡

冯顺弟出身于安徽农村,长相一般,认不了几个字,能做几门手工,过着清贫的日子。

17岁那年,媒婆前来提亲。父亲同意了婚事,母亲却坚决反对。因为:男方叫胡传,一个49岁的老头。年纪大就算了,还死了两任老婆,冯顺弟嫁过去是做填房。

父母意见不合,只好征求女儿自己的意见。虽然才17岁,冯顺弟却非常懂事,说:“给人家做晚娘,聘金彩礼应该多些,你们重建祖屋的心愿总能实现了……”

就这样,17岁的冯顺弟嫁给了比她大32岁的胡传。

胡传虽老,却不糟。也算是书香之家,官虽不大,却能办事,人称“三先生”,在当地颇有名望。两年后,冯顺弟生了个儿子,取名嗣穈,后来改了个名字,叫胡适,字适之。

就在胡适还不满4岁时,传来了胡传病死他乡的消息。死讯传回家时,顺弟正坐在老屋前堂房门口的椅子上,她身子向后一倒,与椅子一同倒在了房门槛上。一时间满屋子的哭声,好像天地都在那一瞬间倾覆了。

23岁的冯顺弟就此成了寡妇。

作为当家的后母,大女儿却比她大7岁,大儿子比她大2岁,双胞胎的二儿子和三儿子只比她小4岁,要当好这个家并不容易。

宁愿委屈自己,也要家庭和睦

胡传死后,胡家尚剩下几千两的存款,放在同乡的店家生息,还能勉强支撑家用,不至于挨饿受冻。可大儿子败家,抽鸦片烟、赌博,到处欠下烟债、赌债。每年除夕,家中总有一群讨债的,每人提着一盏灯笼,坐在大厅,不给钱就不走。

冯顺弟表面上依旧平静,走进走出,料理年夜饭、谢灶神、给孩子压岁钱,只当不曾看见这些人。等到近半夜,才请一位临近的本家来,给每位债主发一点钱,好说歹说,将这些债主一个个打发回去。债主走后,大儿子才敢敲门回来。因为是新年,冯顺弟也不骂他,脸上也不曾露出怒色,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吃饭过年。

大儿子没出息,大媳妇也不是善茬,总是指桑骂槐,时不时拿些尖酸刻薄的话来刺激冯顺弟。冯顺弟也不去计较,假装没听见,从没说过一句伤人的话。

冯顺弟仁慈大度,却并非没有原则。

胡适的五叔是个游手好闲的小人,成天在外游荡、赌博、吸食鸦片。一次在烟馆里发牢骚,竟说胡适的母亲生活不检点,家中有事总请某人帮忙,肯定给过不少好处。

这话传到了冯顺弟的耳中,气得她大哭起来。哭完之后,她将本家的几位长辈请来,并把胡适的五叔叫来,当面质问。五叔自知理亏,最后当面认错赔罪,冯顺弟这才罢休。

胡适也像极了母亲,对人永远是谦谦君子,哪怕遭到奚落,也从不记恨于心。可在民族大义、自由真理面前,他却丝毫不会退让,哪怕是蒋介石,也敢当面批评。

其实,冯顺弟只是宁愿委屈自己,也不愿弄得家庭不和睦罢了。胡适本人也坦承,他日后好脾气的养成,和他那段日子的冷眼旁观很有关系。

从不当众教训孩子

胡适在《四十自述》中这样回忆母亲:“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严厉的眼光,就吓住了。”

如果犯的是小事,冯顺弟就在第二天等儿子醒来时再好好教育,让胡适反思昨天所做的错事;如果犯了大错,则会等到晚上夜深人静时,关上房门,该骂的骂,该罚的罚,该打的打。

有一次吃饭后,胡适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件背心,小姨怕他着凉,就拿了件小衫出来叫他穿上,胡适不肯穿。小姨说:“穿上吧,凉了。”胡适随口回了句:“娘(凉)什么!老子都没老子了。”

话一出口,冯顺弟就从家里出来了,胡适便赶快把衣服穿上。到了晚上,冯顺弟把胡适叫来,让他跪在地上,重重地责罚了一顿:“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

冯顺弟气得发抖,胡适则跪在地上哭,一边哭一边用手抹眼泪,不知道擦进了什么细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都不见好。冯顺弟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她便真的拿舌头舔胡适的眼翳。

书,才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学区房

胡传临死前曾留下遗言:“穈儿天资聪颖,应该令他读书。”冯顺弟的心中也一直怀揣着这份信念,不惜成本,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

在胡适还不满4岁时,便被冯顺弟送到了学堂。因为年纪还小,要别人抱起才能坐到高凳上,一坐就是好久,因为坐上去就爬不下来了。

学堂的学费并不贵,每年2块大洋。为了让先生多加照顾,冯顺弟给了6块,而且逐年增加,最后一年加到了12块。因为先生的照顾,即便年纪小,胡适的功课也丝毫不比别人差。

据说经常有一些十几岁的小姑娘围在胡适的身边听他讲故事。于是就有了这样神奇的一幕:胡适用他的绩溪土话将古书的故事翻译过来,身边则有一群姑娘一边听他讲故事,一边纳鞋底。

为了不耽误儿子求学,冯顺弟对胡适也经常“报喜不报忧”。

在胡适出国留学的几年里,冯顺弟日益病重,连床都起不来了,却从未告诉过兒子。她请人来家里拍了张照片,然后保存起来,跟家人说:“吾病若不起,慎勿告吾儿,当仍请人按月作家书,如吾在时。俟吾儿学成归国,乃以此影与之。吾儿见此影,如见我矣。”

最令人敬佩的是,她甚至向别人借了80块大洋给儿子买了一部图书集成。80块大洋是什么概念呢?当时北京一套四合院的房子也不过200块而已。

冯顺弟却全部用来给孩子买书了。

“民国之后无大师”

冯顺弟45岁那年,胡适留学归来,任教于北京大学,成为名声大噪的“洋博士”。第二年,儿媳怀孕的消息从北京传来,冯顺弟高兴得合不拢嘴。对她来说,一生的使命与期望算是全部了结。

紧绷了数十年神经,一旦松懈,冯顺弟本来疲惫不堪的身躯在瞬间轰然倒塌。从发病到溘然长逝,不过十几天的时间。胡适都还没来得及从北京赶回来见她最后一面。

后人常常感叹“民国之后无大师”。民国的确是个大师云集的时代,其中很多都出身寒门,他们依然能够屹立在中国文化的巅峰,让后人感叹、仰慕和尊重。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背后有很多像冯顺弟一样的父母:

他们自己生活在社会底层,同样迫切希望子女成龙成凤。但是他们不会动不动就以父母之权威,凌虐在孩子的意志之上。

他们自己生活在社会底层,同样迫切希望子女成龙成凤。但是他们不会动不动就以父母之权威,凌虐在孩子的意志之上。或许他们没钱,无法给孩子丰厚的物质财富,却能给予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好的馈赠:一条通往知识巅峰的路。

他们在生活的苦难面前坚强、坚忍,在孩子的教育中慈爱、温柔。他们本身就是孩子最好的导师和榜样。如果说胡适为代表的大师们是民国天空中耀眼的星辰,在背后点亮这些星辰的就是像冯顺弟一样的父母。

为此,他们可能耗尽了毕生的精力与心血。

猜你喜欢
看家本领大儿子胡适
《胡适》
“本领恐慌”与“看家本领”
掰断筷子
掰断筷子
每类肉都有“看家本领”
瞻仰胡适故居 见其未知一面
尊经或贬经?——胡适等人对“六经皆史”的不同解读
加强理论学习 提高“看家本领”
穿靴子的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