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陕西省政府办公厅 连涛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只要将“人才、土地、经济、文化”最主要的几个领域抓紧抓好,必能振兴乡村。
前些日子回家探亲,看到近年在精准扶贫、农村土地改革等系列政策推动下,乡村面貌大为改观,唱衰中国农村的声音渐少。然而,如何让乡村实现真正意义上振兴仍须受到普遍关注。
留住人是前提。人才留,则乡村兴;乡村兴,则国家兴;国家兴,则人民兴。振兴乡村必须解决好“人”这个主体问题。首先要解决好“有人愿意回到乡村的”问题。乡村与城市相较而言,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医疗条件差,子女受教育环境不如城市好等等,种种因素使得乡村人更愿意留在城市中。这些问题解决不好,有谁愿意回乡村。其次要解决好“乡村人回得去”的问题。落叶归根,当人们想回归故乡时,会发现自己遇到诸多障碍与困难,比如回乡之后的生计问题、工作问题、养老问题以及情感纽带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中首要解决的是工作问题,如若没有工作,仅靠家乡的一亩三分地是养不好自己的,更何谈让孩子留在乡村。因此,需给更多的回乡人提供相应的工作岗位,将可转移延伸的产业逐渐向乡村转移延伸,进而解决乡村人想回不能回的尴尬问题。还要解决好“乡村人留得住”的问题。乡村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原因多种多样,其中有乡村产业发展的萧条化,乡村文化的碎片化,乡村设施的简陋化等等。比如在产业发展方面,许多乡村搞旅游业千篇一律,缺乏竞争性,大多数照搬其他乡村发展农家乐的方式,最终只落得被选择的境地。如果乡村人回乡发展产业,遇到困难时得不到支持和帮助,那只会导致更多的人不想留在乡村。乡村振兴要让人留得住,需结合自身文化背景,发展带有本地特色的产业,这样才能实现持续发展,留住人,振兴乡村。
管好土地是基础。土地问题历来是核心问题,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的制约。耕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但近些年在进城务工收入增加和农产品价格低廉双重影响下,耕地对农民而言几无价值,抛荒严重。我的家乡虽然也有人通过土地流转搞合作社或家庭农场,但规模小、产品单一,加之政府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效果差强人意。十九大报告指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给农民吃下了“定心丸”,要继续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落实承包地“三权”分置,实现土地与农村产业和农业科技的高效匹配,切实提高土地经营效率和效益,在壮大集体经济实力的同时,稳步提高农民收入。
发展经济是关键。从经济角度看,如今的乡村户户新居、村村新路;很多家庭都买了车,城里的堵车现象节假日期间在农村上演;消费的水平和层次极大提升。不过,节假日期间短暂的繁荣并非乡村内生,而是大多由农村外出人员与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创造,且往往在节日的喧哗后,陷入长时间的冷清。的确,近几年乡村虽然在改变,但并没有走出候鸟式困境——逢年过节热闹一阵,平日则是长时间的宁静。且随着时间推移,在城市安居的农村人渐多,回乡过节的人会越来越少,短暂的繁荣也难以维持多久。党的十九大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乡村振兴都提出了具体要求,振兴乡村首要的还是发展乡村经济,让乡村具备自身造血功能。一方面要利用好原有的特色与优势。例如,农村生产的各类土特产,以往在丰收时只能廉价出售,但在村村通公路后,通过发展农村电商,加快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可为农民提高更多收益。另一方面,要通过改革激活农村土地的价值。包括把农户分散的土地利用起来,让企业入驻,集约土地资源发展现代农业、养殖业、旅游业等,对解决农民就业和增收多有裨益。
振兴文化是根基。中国曾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乡土社会,直到1990年,中国城镇化率仅26%,也就是说当时74%的人口居住在乡村。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到,乡村传统是生活所累积的经验,人和人的关系都有着一定的规则,行为者对于这些规则从小就熟习,不问理由而认为是当然的。然而,传统的礼俗历经现代社会数十年冲刷,不少已徒有其表。在城里多年回乡的人往往感叹“乡味淡了”,因为礼俗背后原本承载的意义不再,徒有其表的仪式让年轻人陌生甚至抵触。与此同时,赌博、攀比和酒席文化不断腐蚀乡村在民众眼中原本纯洁的印象。乡村曾经是中国文化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振兴乡村文化,既需要革除当前种种陋习、移风易俗;也应完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推进乡村文化站、农家书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惠民工程建设,并结合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与社会主要核心价值观等先进理念,教育和引导农民,提升精神生活质量。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只要将“人才、土地、经济、文化”最主要的几个领域抓紧抓好,必能振兴乡村,推动国家兴盛发展,最终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