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粉玲
【摘要】语文作为小学教学当中的主要学科,为了更好地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果,需创新教学模式。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的融合,能够拓宽学生范畴,由书本知识向网络延伸,为学生创造更好的语文学习途径。为小学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希望可以為相关学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语文课堂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7-0056-02
引言
因信息技术具有诸多的优势,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当中能够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高效融合,能够创新语文课堂呈现模式,增强学生视觉以及听觉感官,同时可以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科学地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促进学生更深入掌握语文内容。
一、巧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调动积极性
布卢姆曾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因此,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投入到语文学习当中需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更好地展现语文知识,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课堂效果。举例来说,《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这一课中,对于“清明上河图”的理解,若依然延用传统的理论讲解、分析,通过死板的语言向学生描述街道的繁华、清晨田野的幽静等,那学生则无法通过语言真正了解到课文所要表达的意境,无法领悟课本所要传达的艺术价值。因此,无法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若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清明上河图画卷进行展示,并配以生动的语言进行讲解,学生则一下子就被清明上河图的壮观所深深吸引,从而积极地欣赏此幅鸟瞰图,了解田野的清秀以及街道上摩肩接踵、川流不息的繁盛。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学习气氛浓厚,全面调动其积极性,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多媒体技术所营造真实的氛围,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画卷的壮观与气势恢宏,同时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以及理解力,对其所要表达的艺术价值有更好的体会。
二、利用声音、图像、动画等技术,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增强学生理解能力,需加强声音、图像以及动画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同时对语文课本内容完成生动的展示,增强知识代入感。例如,在教学《静夜思》时,教师需通过PPT课件对诗人与全诗背景资料进行展现,并让学生观察图片。然后播放此古诗的声音视频,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诵将学生带入到诗中所要表达的意境。此时,教师对全文给予详细的说明,对重点词语给予领读,让学生对生僻字的读音与笔画进行练习,并理解词语所要表达的含义,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诗词内容。在此过程中,可通过相对应的图片对每一句诗句所要表达的意思进行展示,引导学生通过图片理解诗人当时所要表达的情感,增强对诗人心理变化的掌握。同时教师通过播放相关动画视频对诗词所展现的意思进行展现,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把握诗人心境。在此过程中,通过以上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情景,提升知识内容美感,让学生更好地品悟知识所带来的魅力。
三、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文作为语文知识当中的一个难点,大部分的学生提到作文,总是不知从何下手,因而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更甚者会产生厌学心理。通过分析学生对作文感到困难的原因,主要是因其阅读能力低,文学积累相对比较少,缺乏词汇,从而导致作文不知写什么、不知如何写等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需积累作文素材,提升词汇表达力。在此过程中,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配以图片、音乐、动画,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写作素材,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写作水平。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中不能没有信息技术的帮助。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给小学生的语文创造了许多学习的机会和良好的氛围,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学生的疲劳。信息技术为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作出了贡献,教师应该善于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开展教学,认清形势,更新自己,使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朱硕.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运用[J].吉林教育,2017(Z1):44.
[2]呼瑛.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中的实施[J].新课程(上),2016(01):158.
[3]段廷柱.论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运用[J].科技视界,2015(35):244.
[4]沈建芬.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恰当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0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