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湘香 刘忠慧
【摘要】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多媒体技术逐渐引入到高中历史教学中,促使历史教学成效得到显著提升。新课程教育改革要求摒弃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强调教育信息化发展,而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整合教育资源,改善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将新颖、趣味性的内容直观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于教学成效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高中历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价值展开探究,提出合理对策予以实践。
【关键词】高中历史 多媒体技术 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7-0051-02
高中历史教学中,为了迎合新课程教育改革,应该摒弃传统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大力引进多媒体技术,拓宽课堂教学空间,整合教育资源,对于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具有重要促进作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除了传授学生学科知识以外,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素养,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切实提升历史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推动教育事业信息化发展。由此,加强高中历史教学中多媒体价值分析,有助于改善传统教学中的不足,促进教育现代化发展。
一、创设教学情境,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有助于整合教育资源,带给学生视听多种感官体验,学生可以更为积极主动的去学习知识,改善传统历史教学中的不足,促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通过多媒体技术,有助于刺激学生感官,提升历史知识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学习知识,锻炼学习思维,养成良好的学习素养。所以,教師结合教学内容,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身临其境,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1]。
诸如,在讲解《鸦片战争》一课中,可以播放相关的《林则徐》电影,讲述其中关于虎门销烟的历史内容,帮助学生了解林则徐在面对这一事件所采取的对策。通过教师的提问来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虎门销烟是一场正义行动,鸦片战争的爆发究竟是不是禁烟导致的?学生对于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发言更加积极踊跃,从以往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学习效率大大提升。
二、整合教育资源,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整合教育资源,拓宽课堂教学空间,通过多媒体技术突出的表现力,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模拟再现历史情境,学生在观察直观画面时,可以获得更加丰富的想象和情感体验,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加高效的学习知识。
诸如,在讲解甲午中日战争内容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甲午风云》电影,电影中有几个镜头,邓世昌率领北洋水师奋勇抗敌,慈禧太后筹备六十大寿庆典,铺张浪费,以及李鸿章下令北洋水师避而不战等镜头。通过观察这些镜头引发学生思考和分析,为什么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在短期内被对手消灭,联系之前观察到的慈禧太后为过寿铺张浪费和李鸿章的命令等事件,最终得出结论,清政府的腐朽无能是导致假如中日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2]。在思考和分析的同时,学生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素养。
三、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打破教学难点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一些复杂的、抽象的知识简单化,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改变以往单一语言讲解的酷造型,打破教学难点,提升教学有效性。通过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活动,抽象知识变得更为具体,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加深感官刺激,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3]。
诸如,讲解新航路的几位航海家时,关于哥伦布、麦哲伦和伽马等航海家的航海路线,如果是仅仅依靠单一文字讲解可能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借助多媒体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演示航海家航海过程,更加直观形象的展示航海路线地点,动画演示效果更为可观,帮助学生加深知识理解和记忆。更为关键的是,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延伸课堂空间,丰富教学内容,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充分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结论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知识较为枯燥,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活动开展,促使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素养,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切实提升历史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推动教育事业信息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南泽刚.微课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外交流,2017,23(50):268.
[2]刘洋.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运用的适度性[J].新课程·中学,2015,1(11):473.
[3]张琪.视觉传达设计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D].扬州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