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018-05-19 09:29乌兰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7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家长心理

乌兰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7-0050-01

近年来,初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不断出现,作为语文教师能否认识和把握学生的心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将成为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这也就对语文教师成长提出了新要求。

一、认识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

一个学生心理状况直接影响到他的学习的态度、人际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等)和他的将来。经过调查,我校学生当前心理状态及存在问题如下:

1.我校学生大多处于十四五岁这个阶段,期间固有的“逆反心理”较为突出。有些学生过分强调自我,对于家长和老师的善意批评、帮助不愿接受。他们经常用叛逆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这种逆反心理如果加以正确引导,可以成为一种积极的因素;如果不能正确把握,就会形成偏激、固执、猜疑等不良性格。

2.在中考的指挥棒下,学校的阶段性考试使学生经常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心情压抑。有些学生总担心考试会失败,产生焦虑。而一旦失败,情绪低落,否认自我,这种现象在初三毕业生中尤为突出。挫折感、失败感强烈,表现出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失眠、敏感等症状。

3.家长对子女教育的缺失较为严重。我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周边农村,在校住宿,每月回家一次,家长对学生的监管职能依赖电话遥控。家长与子女的沟通偏少。

4.自信心缺失。部分教师和家长对学生消极评价多于积极评价,这就使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常因一次考试失败而苦闷、低落、失去自信心,甚至产生厌学现象。

5.我校有一部分学生,不善于处理与同学、老师、父母的关系。我校近60%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生活中缺少同伴,一旦遇到挫折或不顺心的事,心中的烦恼没办法得到排解,就会处于焦虑、抑郁状态,长时间这样也有可能出现心理障碍。

6.我校是薄弱校,学生基础弱,成绩低。有个别学生在小学就沾染了不良的习惯和嗜好(说脏话、抽烟、上网等),这严重危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这些主要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尽管十分复杂,但由于中学生的心理具有可变性与可塑性、过渡性与动荡性等特点,只要我们老师能加以正确地引导、帮助和教育,这些学生的问题是能够得以纠正与调整的。

二、在语文學科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语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创设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和活跃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提高兴趣、产生自信心。

我校开展“三导四学五课型”教学改革,班级创设学习小组,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让学生在自学、互学、展学、拓学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语文课上,我鼓励学生多发言,多交流,说出内心感受,在这个过程中我就运用心理学知识与学生进行心理交流,倾听学生的心声,尊重并鼓励他们。通过营造平等、民主、合作氛围,缩短我们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关心理解学生,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去感受他们内心世界,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愉悦感。

2.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初中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其中的价值观、道德观都将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起着导向或制约的作用。但语文书毕竟不是的心理健康课本,它所蕴含的心理教育因素需要教师深入细致地挖掘整理,并在语文教学中潜移默化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①阅读渗透。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有意识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如在阅读校本教材中,我就深入挖掘文本内涵,提取有价值的心理健康教育成分,与学生交流或分享。如阅读《诗经》中《关雎》时,可以引导学生对爱情的思考。爱情不是朝朝暮暮的厮守,而是心与心的相知与坚守。那么很多同学会重新思考要不要开始或结束“早恋”。

②背景渗透。在学习语文课文背景时,可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如在讲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一文背景时,让学生体会作者遇到挫折后体现出来的超脱的人生态度和乐观的情怀。让学生学习凯勒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

③写作渗透。在作文教学中,把作文教学与心理沙盘游戏结合起来,打开孩子们的想象空间,让孩子们根据在自己的想象摆放出生动真实的画面,再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创造的沙盘世界,如此写作文也就像玩游戏一样简单了,而且作文也变得像生活一样鲜活灵动。孩子们就做到了在玩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在成长中学习,同时,也增加了孩子们的写作兴趣。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保持心理健康,形成健全的人格,从而让学生能愉快地面对每一天,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为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家长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心理感受
家长请吃药Ⅱ